奇葩說最近有一個辯題,伴侶一心當鹹魚,你選擇鞭策還是該接受?程璐說到一個觀點,作為一條鹹魚,其實心理是不好過的,當你午夜夢回,你會問自己「難道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了嗎?我真的只適合做一條鹹魚嗎?」
這段話打斷了很多人,因為這個觀點,蔡康永從反方轉變為正反,罕見的與薛兆豐教授觀點一致。
有的人說,我就喜歡做鹹魚,我沒有理想,而有的人說, 我不想做鹹魚,可是不得已啊, 那什麼的算是鹹魚呢?
1 那什麼是鹹魚呢?
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裡面有句話,「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 所以平時我們所說的鹹魚是指那些懶惰的,不思進取的,沒有夢想的人,他們不想自己拼搏,就想著靠別人,比如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上班靠同事,自己能不做就不做,自己能不出力就不出力。
當然,現在大家生活壓力大,有的人不斷的拼搏,不斷的失敗,進而開始自暴自棄,於是有了佛系人生的說法。
而「佛系」是這樣一種淡然的生活態度: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所以他們的生活是這樣的:
對工作已經完全喪失了熱情,呆又呆不下去,走又他媽一時走不掉,又氣又怒又喪又傷心,前已無通路,後不見歸途,索性放下執念,化身成佛,心如止水,不喜不悲,不怒不嗔,老闆罵我我說知道了,老闆表揚我說哦謝謝,工作量驟增我說好的,客戶催我提前一周交方案我不說草泥馬,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一絲想笑。我人坐在電腦前,心處於躺平狀態。阿彌陀佛,活成了一個大寫的「哦」。這其實也是一種鹹魚心態。
人類的天性是懶惰的, 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勤勉和上進需要克服人性中的惰性,衝破安逸的狀態,這是很難受的一件事。
2 鹹魚有什麼表現呢?
可以肯定的是,一開始並不是一個鹹魚,或者說墮落的人,甚至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當時你的理想,你的追求隨著時光的流逝,被磨滅殆盡,可以看看鹹魚的表現。
1)在同一崗位工作多年
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一兩年,如果沒有升職或者換崗,工作起來就遊刃有餘,熟悉的內容,熟悉的同事,熟悉的領導,熟悉的環境,你會發現工作對於你來說沒有挑戰,每天工作3~4小時可以做完,由於做的事情太熟悉,發現不了可以改進地地方,或者也沒有心思去改進,開始混日子
在日復一日重複機械的工作中,漸漸會產生一種疲憊、睏乏,甚至厭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難以提起興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著一種慣性來工作。 這就是職業倦怠。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師克麗絲汀·馬斯勒將職業倦怠症患者稱之為「企業睡人」。
而且在這個熟悉的環境待久了,在公司裡,很多人什麼都不怕,就怕被淘汰,於是見了領導點頭哈腰,見了可欺負的人頤指氣使、倚老賣老,世上再牛的師傅也炸不出他這樣的「老油條」,成為了大家所說的「油膩大叔」。
如果你是在大公司,在作為一顆螺絲釘,在大平臺呆久了,會覺得取得成績是你自己的,更平臺無關,其實是平臺成就了你,奧尼爾說的:我奶奶來做教練也能奪冠,一樣的道理。
外企呆久了,作為一個螺絲釘,專注在一個點,每天一半時間開會扯皮,寫很詳細的郵件,文字+圖片,一定要說清楚,既是為了溝通,也是為了出問題的時候保護自己,所以呆久了,你發現只會用英語寫郵件和PPT
肖申克的救贖瑞德道出了體制化的規律起初,你討厭他,然後你逐漸地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他,這就是體制化。」體制化剝奪了你的個性和思想,人沒有了自我的感受和想像,使心靈由麻痺轉入僵死。
所以在同一崗位待久了,毀掉了你的進取心,每天舒舒服服的工作,在自己的舒適區呆著,想溫水煮青蛙,等著沸騰的時候毀滅了。
2) 長時間刷機器算法分發的App
機器算法的機制是讓你一直有新鮮感,一直刷,一直有新的期待,所以你開始刷以後,是停不下來的,拿起手機的時候,想著刷10分鐘,不過一會,2個小時過去了
這些軟體提供各種即時反饋和刺激內容,讓人的腦海一直產生多巴胺,形成依賴,並渴望下一個刺激到來,陷入死循環。
而且,每個新的視頻或者新聞都是算法推薦,你是被動接受的,長此以往,你的信息篩選和處理能力被弱化,習慣被動獲取信息,·意志力被消磨,大腦和機體習慣,並逐漸成癮。
受到損傷的還有邏輯思辨能力,被大量碎片化信息掩埋,意味你能改變人生命運的能力就更弱了,每一天短暫的舒適,都在透支未來。
刷完了幾個小時以後,當你放下手機,還是覺得空虛,無聊,什麼都沒有得到,然後你就立一個flag,明天不刷了,我要看書,我要學習,我們健身。
可是第二天起來,當手上沒有事情的時候,自然就打開了抖音,心理這麼想,今天這麼累,先刷個10分鐘的,然後就2個小時過去。
以算法為分發的APP,毀掉你的時間,別人獲取了流量和金錢,而你獲得的是,日復一日的虛擬滿足和無盡的空虛。
3)沉迷於追劇,追綜藝
每天下班以後,周末追著連續劇,追著綜藝,不停不休。
現在的國產連續劇注水嚴重的,最少40集,裡面各種家長裡短,唯一作用就是消磨時間
美劇也要追吧,而且美劇有個特點,一次放出來一季,10集,12集的,一次看完,可是架不住來個10季,8季的啊。
還有綜藝,從周五到周日,綜藝都可以把時間排滿,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嚮往的生活,中國好聲音,各種街舞等等,把周末全排滿了。
看看這些視頻網站,多麼貼心,把所有的時間安排妥當,你只要去看就好了,當然
追劇,綜藝佔滿了你所有的時間,網站獲得流量和金錢,而你知識消磨了時間。
4)沉迷於各種新聞,微博,知乎
現在的各大新聞網站或者客戶端,各種標題黨,點進去,發現被騙了,後面都有評論,網易的著名的跟帖文化,大家在評論裡各種地域黑,各種噴, 看著爽,撩動著我們的情緒,看完不平靜,夠憤青
微博上各種娛樂新聞,各種炒作,當你看各種熱搜的時候,看看微博,看看評論,一直跟下去,情緒性的東西居多,理性的東西偏少。
知乎上本來有很不錯的問題,答案, 可是現在發現抖機靈,段子能過得更多的贊,而深度答案沒有人看,沒人點讚,排很後面。
關注了很多人,一直看別人的回答,沒有自己的想法,總是想刷出更多,有什麼問題,直接上知乎看,開始覺得學的不少,後來發現只是懂得多一些了,各種政治正確,大旗黨,看著很爽,其實看完挺空虛的。
長期看各種新聞,微博,知乎,毀掉你的深度思考的能力, 你會發現你知道了很多, 可是沒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深度的思考,不深度思考,長一點的文章看不下去,喜歡看圖,然後就是視頻,所以目前的各種也從編輯的新聞,到短新聞,微博,到按照機器分發的頭條,自媒體,標題黨。
5)常年聽各種課程不實踐,增多話題
現在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得到,喜馬拉雅,千聊,荔枝微課,在行,知乎live, 混沌大學,樊登讀書會,報名了很多課程,在碎片時間,上下班聽了不少,不過一半是「晚上想想路千條,明天起來走老路」,斷送了自己的思考,進步的機會,然後聽回來一堆的名詞,風口上的豬,工匠精神。
總想找到捷徑,別人在講的時候,只講了自己努力,不講自己踩過的坑,所以你去實踐的時候,發現有難度,放棄,再去找新的課程,繼續來,有句話說的對,就你做事情的深度,還沒有要考慮智商的時候
這樣,你花了錢,覺得你自己能成為風口上的豬,其實你把販賣知識,販賣焦慮那些人吹成了風口的豬,毀掉了自己的持續學習的能力。
這些東西,讓你失去了導致,沉迷其中,或者讓自己做鹹魚找到了藉口,真正能讓你成長的,絕對不是那些讓你快樂輕鬆的東西,而都是那些讓你痛苦到極致的東西。你在看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請不要滑進去了
3 做鹹魚是要有資本的
其實,做鹹魚是最容易的,可是生而為人,需要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 年少時,可以靠父母,可是當自己長大了,那就需要靠自己了,而結了婚,還需要養小孩,父母年紀大了,需要贍養父母,還有就是房子,車子這些都需要有資本的。
你想做鹹魚,可以啊,你必須有基本,李誕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他跟鹹魚有什麼區別,但是如果一個人他的夢想就是做鹹魚,那他跟人生贏家有什麼區別?」不過李誕說他的夢想是鹹魚,可是他早早的出書,做脫口秀編劇,做脫口秀藝人, 現在還有演戲, 妥妥的成功人士。他的這種假象很容易讓人降低期待,然後才有超出預期的驚喜,這真是個「心機boy」無疑了。
馬東說的,當鹹魚是一種結果,誰不想當鹹魚,但是當鹹魚有沒有門檻,說人間不值得有沒有本錢,鹹魚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的。面對伴侶時,我們想要就是一種接受一種鞭策,讓我們變得更努力。就像郭京飛所說,努力讓身邊的人做一條「幸福」的鹹魚,不要活得那麼累。
4 那應該怎麼自律呢?
要想擺脫鹹魚,就要自律,一個人要自律起來,其實並不容易,是抖音的小哥哥小姐姐的視頻不好看還是頭條不好刷啊,要讓自己自律起來。
1)首先你的有想法
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有的人喜歡及時行樂,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升職,加薪,創業,過上好的生活,幫助他人,總之你需要有自律的動機,想法。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裡面,柯維談到:「所有事情經過兩次創造,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在頭腦中構思,進行智力的第一次構造,然後付諸實踐,完成體力上的第二次創造。」
人所有的行為都需要再頭腦裡先過一遍,這樣才會在下一步的行動中表現出來。你想要自律,就需要有上進的想法,從鹹魚的泥潭中跳脫出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2)從樹立自己的目標開始
有了動機,要建立目標,目標分為兩種,短期目標還有長期目標。長期目標可以五年,三年,一年的目標,這種目標就是一個指引,讓自己往這個方向上走,在實現的路上,有很多的坑, 如果沒有目標,就容易迷失方向, 那就會一事無成,如果有了長期的目標,遇到問題,我們可以繞過去,也是可以,只要能追求的最終目標就成。
還有就是短期目標,這個目標是長期目標的分解,滿足Smart目標選擇,這樣的目標是可執行的。
制定目標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你的目標尋找意義,比如提高自我,比如為了賺錢,比如為了實現自我。這樣為執行得時候找到動力。
目標與自己的興趣相關,這非常的重要,當一個東西的話,興趣沒有興趣的話,你會發現說,這有什麼東西呢?一點不好玩,那就直接就扔了。
你的目標要獲得家人的支持,這一點非常重要。你準備參加某個學習,做自媒體,加班工作,這些都需要時間,如果這邊話了時間,就要減少和家人的時間,所以需要家人支持,因為只有家人只支持了,然後你才能毫無顧慮的去實施。
就像我寫文章的目標,就是要自己一年之內,粉絲到10000以上,實現每個月5000的收入。
而對於短期目標,就是每個星期的兩篇長文, 10個問答,每天一個微頭條。
3)運用PDCA來執行目標
制定了目標以後,就需要執行,一個沒有執行的目標就是空想,那可以怎樣來做執行呢? 可以按照PDCA來執行。
第一,制定計劃
把目標進行分解,落實到每一項,把每一項安排到日常行為裡面,這樣才能執行。計劃不能安排太滿,需要有盈餘的時間,這樣才有可能去執行,沒有盈餘, 就會陷入稀缺的狀態,產生借用,不然一次沒跟上,次次跟不上,後面就放棄了。
根據每個星期的兩篇長文, 10個問答,每天一個微頭條的目標,這樣差不多也把我的任務給安排了,所以目前周日會定下來下個星期文章的主題,然後周一確定觀點,周二找齊材料,包括案例, 金句,周三寫作,修改,上線。 這樣才能完成兩篇文章。 至於問答,則是每天的上下班的時間完成。微頭條則是隨時有靈感就可以寫。
第二,執行
根據計劃,沒有開始執行,需要不折不扣的執行,在執行得過程中,需要有動力。每一天做什麼不重要,開始做非常作用,這個東西的話其實是這樣的,就是說如果你開始做一個東西以後,你其實會慢慢的就做成了,那如果沒有開始,你就沒有了。
一來看意志力,這個會慢慢得衰退,所以需要補充,可以回顧目標的意義,好處。
二來階段性的獎勵自己,完成了小目標,可以獎勵自己,可以是吃一頓大餐,買個心儀的電子產品等等。
正向反饋特別重要,如果一直沒有結果的話,你會覺得說,現在有什麼意義呢?如果開始自我懷疑了,那就可能整個計劃都是失敗的。
在公開寫作過程中,只要你寫得好,不斷有人給你點讚,轉發,甚至讚賞,而頭條也有青雲,月度青雲。這些都鼓勵著你繼續寫,繼續做。
第三,考核
做完了以後,需要考核,只有執行,沒有考核,不知道自己的執行質量。既要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所以階段性的停下來考核,可以給自己調整。
在考核的時候,可以發現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也就是復盤。
好的地方,為什麼好,是不是哪裡做對了,哪裡是運氣,這個要分清楚,做的對的可以保持,這樣才不會盲目自信。
做的不好的地方,要看為什麼做的不好,錯誤在哪裡?如果換一種方式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列出改進清單。
每個周日,都要自我復盤,復盤這周寫作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完成,如果沒有完成,為什麼沒有完成,有什麼阻擋了你完成, 文章的質量,閱讀量,粉絲都要看,看看有沒有進步。
第四,修正
修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目前已經做錯的,看看可以如何補救,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二是根據改進清單執行。
每周的復盤,可以知道自己需要改進的點,文章的標題是否吸引人,文章閱讀量怎麼提高,怎麼跟用戶互動, 怎麼寫可以更吸引粉絲等等。
運用PDCA進行執行,一圈一圈的螺旋上升。一個人要自律,需要有上進的想法,然後建立自己的目標,通過PDCA方法執行。
5 寫在最後
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當你有了夢想,然後去奮鬥,你就能進步,取得成績, 在這個過程中,鹹魚翻身。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精進,你可以運營PDCA框架,讓自己不斷螺旋上升。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讚支持阿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