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頻發難民強姦案華人憂心治安 女生不去上課
責任編輯:郭慶娜
核心提示:在杜塞道夫就讀藝術專業的小武表示,波鴻強姦案曝光之後,她身邊的中國留學生都已將安全防範措施提高到「最高級別」。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導 德媒稱,波鴻強姦案6日宣告偵破,重要破案線索來自其中一名受害者的男友。近期有難民背景的性侵犯罪案件接連曝光,德國治安狀況成為在德華人的關注話題。一些生活在德國的女性華人大多表示已經加強了安全防範。
案發大學女生人人自危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12月7日報導,在杜塞道夫就讀藝術專業的小武表示,波鴻強姦案曝光之後,她身邊的中國留學生都已將安全防範措施提高到「最高級別」。她有一個朋友就在強姦案受害者所在的波鴻大學,這位朋友告訴她,自從這一案件曝光之後,不少在波鴻讀書的中國女生都表示學校下午四點以後的課一概不去上了。
波鴻強姦案的偵破情況是,第二名受害者遭到作案者襲擊的地點距離大學教學區、學生宿舍都很近,除非特意繞遠路,否則那裡就是往來教室和宿舍之間的必經之路。
「我身邊的很多女性同學身邊都有辣椒水噴霧,過去是裝在包裡,現在是走在路上的時候就直接拿在手裡」,小武講述道,「凡是有男朋友或者是有老公的,只要晚一點回家一定會讓男方去接。」不過她也表示,身邊的德國女同學對此並不以為然,她們都認為這類案件過去也有,應該發生的頻率也跟現在差不多,只不過因為公眾的關注程度提高了而已。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在波恩大學從事醫學研究工作的於女士表示自從去年年底以來,她已經基本不去人多而且是流動人口多的地方,比如與波恩臨近的大城市科隆中心地帶。
幾個月前剛剛生下自己第二個孩子的她和家人一起居住在波恩一個比較安靜的城區,居民區附近有一座幽靜宜人的自然公園。正在休產假的她表示,白天需要推童車帶娃出去散步的時候會刻意選擇在居民區裡走動,而不敢到原本環境更好的自然公園,因為在森林裡白天幾乎沒有人,「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呼救也沒有人聽見」,她講述道。自從默克爾對難民實行"歡迎政策"以來,她家附近的一座建築就成了難民營。而且在原本住在她家對門的一戶德國家庭搬走之後,這間公寓就被政府租了下來,安置了一個難民家庭。
在德國學習工作多年的於女士表示,與十年前相比,生活在德國對於安全的確定感下降了很多。「要說其實也沒有什麼很直接的威脅,但正是這種內心的恐慌和不確定感,不知道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會出現什麼樣的人和事,更加影響心情」,她說,「總之德國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德國了,大家都比較有危機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越拉越大。」
「還是正常生活」
生活在慕尼黑的一位年輕華人女性表示,由於最近這類新聞曝光的比較多,所以會對安全有一些擔憂。但是她表示,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一些朋友都沒有感覺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不過還是會儘量保證晚上在十點之前回家。
「大家對德國的治安還是有一定信心的」,她說,「至少在我的朋友圈裡,不少人都認為這類刑事案件其實一直都在發生,只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社會關注度比較高。……所以我覺得只要注意一下自身安全,避免太晚回家就好。我並沒有太大的恐慌,還是應該正常地生活。」
另一位張女士也生活在慕尼黑,在德國完成大學學業之後自主創業的她表示自己並沒有感覺生活受到太大影響,倒是新婚丈夫非常擔心她的出行安全,很早就給她買了一支「防狼噴霧」。雖然她並沒有經常隨身攜帶這支噴霧,但是出門在外還是會提高警惕。正在學習駕駛的她每次去駕校上課都要穿過一個公園,如果下課時間是在晚上,丈夫都會去接她。
網民質疑默克爾難民政策
在社交媒體上,波鴻連環強姦案的告破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在新浪微博上,針對默克爾難民政策的質疑聲越來越高。比如「稀裡糊塗混江湖」就發帖寫道:「波鴻大學連環強姦案的兇手被抓到了,伊拉克難民,重點是他有妻子和2個孩子,而且都在德國!呵呵,一個妻子果然遠遠不夠啊!」
也有網友注意到波鴻強姦案偵破過程中,第二名受害者男友提供了重要線索的細節。比如「打呼嚕的可愛」就此評論道:「希望勇敢的姑娘早日振作,姑娘的男友在如此艱難的時刻陪伴這位姑娘並協助警方緝拿兇手,你們就是華人之光。」
「非常態段子手」對德國的治安狀況諷刺道:「巴赫曼表示暫沒有跡象顯示本地區社會治安惡化,老百姓們都鬆了一口氣……服!」巴赫曼是波鴻檢察院負責相關案件的高級檢察官。
此外也有網友對德國的難民政策提出質疑,「西風頌200206」寫道:「博愛搞成泛愛,這是最直接的惡果。必須警惕泛愛。……將博愛搞成泛愛,最後,不但沒愛成,反倒搞出農夫與蛇的故事。不能認為他們大多數是好的就放鬆警惕,腫瘤一旦成癌,再好的機體也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