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現代傳遞琉球王國歷史和文化的衝繩縣那霸市首裡城的正殿因火災而全部燒毀。首裡城在戰爭中被破壞後,在衝繩縣民眾的強烈要求下被復原,一直是衝繩的象徵。日本政府和衝繩縣顯示出重建首裡城的方針,但是7棟主要建築物被燒毀,要復原到原來的面貌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首裡城建在一覽那霸街景的山丘上,國營首裡城公園的的收費區域內建有10扇門和14棟建築物。其中,作為主要建築物的正殿、北殿和南殿等合計7棟建築物被燒毀。
正殿是琉球王國的國王處理政務和舉行儀式的地方,是最重要的建築物,木造,共3層。琉球史的研究者們基於古代文書的修復情況記錄、戰前的照片、民眾的證言以及古建築調查結果等,經過反覆考證,再現了屋簷的飛龍裝飾、朱紅色外牆等18世紀前後的面貌。
被燒毀的建築內還收藏有琉球王國時代流傳下來的繪畫和工藝品。
火災後的首裡城(上)與2012年時的面貌(那霸市,kyodo)
首裡城內的石牆和到達正殿的臺階等古建築結構保留了琉球王國當時的狀態,2000年包括首裡城遺址在內的「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日本文化廳稱,「可能因火災而受損」,向當地派出了4名調查官。
首裡城在二戰前被指定為日本國寶,但1945年因美軍的炮轟等而被毀。由於衝繩縣民眾希望重建首裡城,日本政府1986年決定,作為紀念衝繩回歸日本的國有公園建設項目而復原首裡城。
這項復原工程於1989年啟動,由修建宮殿的木匠和漆匠等參與,在衝繩回歸日本20年的1992年,完成了正殿等建築物的復原,首裡城公園開園。之後也繼續進行園內的建設,長達30年的復原工程於2019年1月剛剛徹底完成。
從初期就參與復原計劃的前衝繩縣副知事、琉球大學琉球史名譽教授高良倉吉強調,「展示衝繩獨有的歷史和文化的首裡城已經成為民眾身份認同感的基礎」,同時表示,「通過上次復原工程積累了資料和人才,但重建並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完成的」。
據管轄公園的內閤府衝繩綜合事務局的消息,2018年度約有281萬人次到訪首裡城公園,是開園的1992年度(約111萬人)的2.5倍左右。首裡城還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聖火傳遞路線中的一站。
首裡城公園歸日本國家所有,從2019年2月開始由衝繩縣負責運營。該縣委託一般財團法人「衝繩美之島財團」進行管理。正殿等建築物的重建計劃和資金源將在今後討論。
熟悉歷史性建築物的保存和修復的日本工學院大學教授後藤治指出,「復原時材料、工匠和預算的確保等成為課題。以木質重建的情況下,除了找出此次火災發生和蔓延的原因外,還要慎重討論防火對策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閱讀日經中文網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