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結碩果 千年古鎮換新顏——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黨委政府一...

2021-01-10 山西日報數字報

朔州市委書記陳振亮(左五)、朔城區委書記張立新(左三)、區長龐明明(右三)在神頭鎮調研

  神頭鎮舊貌換了新顏,是朔城區委、區政府號召全區各級黨委、政府,黨員和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關於「三農」和扶貧工作重要思想,進一步落實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書記駱惠寧在山西省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真正落實在朔城區「三農」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堅持「三農」重中之重的地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宣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把「三農」問題解決好,建設富民強縣,引領經濟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2017年11月26日,塞外的朔州已是寒風刺骨,筆者驅車順著柏油路,來到了千年古鎮——朔城區神頭鎮。向北望去,青山南北延綿,綠水倒映藍天,馬路兩邊的吉莊村和東神頭村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大地賜給這片土地的神頭泉,千百年來,湧出的泉水滋潤著神頭古鎮和萬畝良田。
  朔州的人們從小就知道神頭海,這裡有著厚重的歷史,這裡在當地老百姓的心中有著迷一樣的神化和傳說。神頭五月五古廟會於2006年入選山西省民俗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7年,神頭鎮被評為「全國文明鄉鎮」「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鎮」「全國十佳美麗宜居小鎮」。說明神頭鎮黨委、政府在神頭鎮鄉村振興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認識到堅持做好 「三農」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黨委、政府班子的責任感。
建設美麗鄉村
  在神頭鎮政府辦公大樓二層,見到了神頭鎮黨委書記——郝雲,他臉色黝黑,中等偏高略瘦的身材,渾身充滿朝氣,說話有力度,政策水平高,思路敏捷有責任心,一心考慮的是神頭的發展振興。他說:「取得這麼大的變化,得到了朔城區委張立新書記,朔城區區長龐明明等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區裡各相關部門、鎮黨委、政府和各村的支部書記、主任、廣大村民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
  前幾年,剛來神頭鎮,郝雲同志就考慮,神頭如何發展,別的地方有山無水,有的地方是無山無水,而神頭如何發展,這裡又有山又有水,打造美麗鄉村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經過反覆考慮,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付諸實施。通過保護環境、保護文化古蹟,發展旅遊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村民收入,是一件造福百姓的事情。如何做思想工作,他想百聞不如一見,首先帶領鎮相關領導外出參觀學習,回來後又帶領全鎮所有村支書、主任、村民代表去河北、陝西、山西晉城等地,親眼看,親身感受人家美麗鄉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和不同自然環境下的發展成果,使前去的人們振動很大,積極性很高。他們分別回到了各自的村裡,做通各村村民的思想工作,經過規劃「按照一河帶九區、多業新古鎮」的發展思路,出現了各個村分別拆舊房、危房、修路、規劃農田、興修水利。根據各村的特點去發展,體現出了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現代農業、設施農業、綠色農業。各個村街道整潔乾淨,房屋有序,窗明潔淨,花草樹木開遍了村裡的房前屋後,太陽能路燈將整個村子照亮,村裡綠化了,村裡美化了,地裡的莊稼長勢喜人。
  全鎮呈現出村風正,民心順喜人局面
  2016年之前,這個鎮是當地有名的上訪鎮,上訪人數佔全區上訪人數的60%左右。2016年變成僅有1人上訪,2017年沒有1人上訪。究其原因是,在信訪工作中幫助上訪的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從鎮裡書記、鎮長到相關部門,和村裡書記、主任形成一條線,設立信訪中心,認真聽取上訪人員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建檔、設卡,來了解事情真相,造成問題的原因,限時解決;是村民們的錯講明道理;是領導的錯加以解決;對起鬨的、靠上訪鑽空子掙錢的進行打擊,很快上訪群體得到控制,從源頭上維護了穩定。要建設平安鄉村,要樹新風、倡德治,加強鄉村道德建設,塑造鄉村德治新秩序。現在的神頭鎮、各村各戶,到處呈現出村正民心順的局面,家家戶戶家居樂業。
  發展經濟,調整結構,建設生態旅遊鎮
  以鄉村振興為己任,發展生態綠色農業,立足神頭鎮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踐行習總書記「兩山」理論,努力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同時,著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切實解決民生問題,高度重視信訪維穩,重點工作亮點紛呈,常規工作整體推進。一是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按照「一河帶九區,多業興古鎮」的發展思路,集全鎮之智,聚全鎮之力,在桑乾河畔3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展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目前,神女山旅遊區基本建成,神海溼地景觀區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明清商業區正在施工。共動土石方100多萬方,栽植各類苗木5萬多株,建成了全長2.5公裡的生態旅遊通道、佔地400多畝的4個採摘園,配套建設了音樂噴泉、近水平臺、臺邑龍堆,重建了唐代水月禪寺、北魏千佛塔,對三大景區全部實施了美化、亮化、綠化工程。神頭鎮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發展環境有了較大改觀和提升。2017年,神頭被評為 「全國文明鄉鎮」「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鎮」「全國十佳美麗宜居小鎮」,東神頭、吉莊兩個村獲得了「最美鄉村」榮譽稱號。今年中秋節,繼去年成功舉辦神女山首屆中秋晚會和首屆迎春燈會之後,神頭鎮又舉辦了「月圓神頭,追夢桑源」文藝晚會,極大地鼓舞了民心,提升了神頭古鎮的影響力。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山西衛視、山西日報對神頭鎮打造「綠水青山」情況進行了深度報導。二是推進了農業農村工作。新打機井6眼,新修U型渠5500米,夯實了農業基礎。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種植、養殖、魚業、勞務輸出為主的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三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補助、五保、低保補助按時足額發放。四是加強了信訪維穩,維護了全鎮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持之以恆抓學習,更好服務於「三農」
  加強學習是提高素質和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徑。這幾年來,把學習作為一種基本要求,始終擺上位置、抓在手上,著力在思想政治、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等方面下功夫,使學習成為常態、成為習慣。通過採取集中學習、個人學習、專題輔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十九大和今年兩會,把十九大和兩會精神的學習作為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聯繫實際學,帶著問題學,帶著責任學,力求學懂理解黨的十九大報告、兩會精神提出的新思想、新戰略、新任務、新舉措,掌握好他們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通過學習,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確立的奮鬥目標充滿了信心,進一步增加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進一步增強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和富民強鎮的思想得到具體落實。
從嚴從實抓廉政
  公生明,廉生威。廉潔自律是黨員領導幹部的從政之要、立身之本。神頭鎮黨委政府始終重視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各項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廉政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四個實施辦法和市委、區委十項規定。帶頭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遵守黨的廉政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抓班子、帶隊伍,努力打造政治堅定、作風過硬、心系發展的堅強戰鬥集體。同時,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和做人的準則,時刻不忘組織培養和人民的重託,真心關心群眾疾苦,主動解決群眾難題,和群眾融為一體,打成一片。時時事事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嚴以律己,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生活上的廉潔人、工作上的帶頭人。
  圍繞三基抓黨建,基層基礎和黨建水平明顯增強
  「抓黨建就是最大政績、不抓或抓不好就是最大失職」的理念,圍繞省委書記駱惠寧提出的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三基」建設,著力找準神頭鎮在黨建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克服瓶頸,補齊短板,從建強組織、配強幹部、增強活力入手,全面推進了神頭鎮的基層黨建工作。一是全面加強了鎮機關建設。制定完善了班子成員黨建工作例會制度,包村包片工作制度,信訪維穩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制度規範行為,以制度促進落實。同時,從嚴落實主體責任,層層籤訂責任狀,逐級壓實責任,傳導壓力。二是從嚴強化村「兩委」主幹的管理考核。嚴格執行村兩委主幹承諾踐諾制度和雙述雙評制度,村黨支部每半年向鎮黨委匯報一次黨建任務落實情況。今年圓滿完成了各村黨支部換屆工作,為農村基層組織輸入了新鮮血液,完善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三是開展了思想紀律作風大整頓。狠剎「四風」問題,堅持整治庸、懶、散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繼續開展「三基」建設,引領各種人才,「上山下鄉」充足 「三農」第一線,為農村服務。黨的建設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堅強保證。
千年古鎮——神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現代化文明要素,提升傳統鄉土文化,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整合鄉村文化資源,實施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和鄉村文化記憶工程。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展現其魅力和風採。
  相傳,神頭古廟會是當地漢族民間為紀念北魏拓跋公主和三大王逐漸形成的,北魏拓跋公主在神頭山生三大王時,在堅硬的石頭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至今清晰可見。在端午這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神頭山上,拜謁印記,紀念拓跋公主和三大王,紀念形式多種多樣,由於靈驗,廟裡香火不斷,煙霧繚繞,人們熙熙攘攘,盛況空前。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變遷,古廟會的規模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豐富。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神頭古廟會遠近聞名,人們從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和邊牆湧入這裡。
  這裡還誕生過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氣的文武大臣,為國家在不同時代做出過很大貢獻。
  三國名將張遼(169-222),字文遠,雁門馬邑(今朔城區神頭鎮大夫莊村)人,「張遼止蹄」名振江東。
  尉遲恭 (585-658),字敬德,馬邑郡人,唐名將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這裡的許多村名,都與尉遲恭有關聯。
  這裡還有許多歷史有名的人物,周德威,字鎮遠,五代(今神頭鎮紅壕頭)人,為中國五代名將。
  崔斌 (1222-1278),字仲文,元初馬邑龍池村人(今司馬泊)人,後任中書省左承。
  霍鎂 (1578-1631),字中明,人稱霍巡察,為明馬邑(今神頭鎮新磨)人。
  田喜苒(1632-1697),字子湄,清馬邑(今神頭鎮)人,康熙二十九年五月,任內閣大學士兼禮部侍郎,內閣重臣。
  神頭泉為山西省19大巖溶泉,泉群分布面積五平方公裡,大小泉眼1000多處,呈散狀排洩,泉水四季不斷。
  馬邑古城,位於神頭鎮馬邑村,是一座較為完整的明代土城,古城保存完整,高10米,馬邑建縣從唐開元五年(717)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
  馬邑不但物華天寶,而且人傑地靈,歷代文武人才輩出,都是「一肩空囊,兩袖清風」的好官。老百姓都戀戀不捨,念念不忘,其清廉行為,為世人敬重,銘昭後人。
  千年古鎮——神頭,是一顆鑲嵌在雁門關外洪濤山下,桑乾河畔耀眼的明珠,在神頭鎮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大力開展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全面轉型升級,農村全面繁榮進步,農民全面富裕發展,神頭鎮的明天更美好!
趙永忠

相關焦點

  • 朔城區:水域治理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而生態環境則是宜居的根本,也是群眾安居樂業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朔城區通過水域治理,帶動生態提升、環境改善,有力助推鄉村振興。在朔城區神頭鎮新磨村神頭泉保護項目的施工現場,施工隊正在清理河道淤泥,一個月後將完成清淤工作,預計將清理淤泥六萬方。
  • 朔城區神頭:「迎中秋慶豐收」文藝活動啟幕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隨著天籟般的童音響起,由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委、區政府主辦,朔城區神頭鎮委員會、鎮政府、朔城區神頭文化旅遊發展協會承辦的、以「塞上綠洲·月圓神頭」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中秋文藝演出於9月20日晚上8時在神頭鎮水上舞臺拉開了帷幕。
  • 朔城區,一個美麗的地方(神頭鎮)
    藉此機遇,神頭風情小鎮旨在打造鄉鎮休閒旅遊核心和神話故鄉旅遊新高地,助推朔州市走進新時代、滿足廣大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由觀光為主向休閒旅遊轉型,實現神頭鄉鎮旅遊業的大力騰飛攝影.劉志偉編輯.視覺朔州拍攝地.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
  • 桑乾古邑  大美朔城———山西朔城區
    一、 朔州老城,千年文脈朔城區古稱馬邑、善陽,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28000年前的中石器時代,「峙峪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周、春秋時為狄戎所居,戰國歸趙國轄管。朔州老城始於先秦,盛於北齊。元末明初,重筑州城。朔州歷代多兵家大事,有「邊塞之都」之稱。
  • 朔城區榮獲「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
    近日,《小康》雜誌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以網絡大數據、縣域專題調研、社會公眾態度和專家評審進行加權,經綜合測評推出「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岢嵐縣、大同市雲州區榜上有名,其中朔城區位列前十。
  • 朔州市朔城區東神頭村: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用心描繪「山水神頭」
    近年來,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東神頭村依託自然生態、優美環境、豐富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區位優勢、主題策劃、人文典故、商業古鎮等為主要載體,為遊客的「詩和遠方」描繪了清晰「藍圖」。近年來,東神頭全心打造鄉村旅遊,規劃建設出「一河帶九區」的發展新格局。依託桑乾河為中心,輻射周邊共同發展,打造鄉村特色旅遊。其中,「九區」為神女山旅遊區、神海溼地景觀區、明清商業區、晉北民俗體驗區、文化創意區、根祖文化區、醋文化產業區、馬邑軍事文化區、虹鱒魚垂釣觀光區。
  • 朔州市朔城區東神頭村: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用心描繪「山水神頭」
    近年來,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東神頭村依託自然生態、優美環境、豐富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區位優勢、主題策劃、人文典故、商業古鎮等為主要載體,為遊客的「詩和遠方」描繪了清晰「藍圖」。發揮優勢資源打造品牌體系東神頭村作為北魏時期京畿之地,秦代名將蒙恬、漢代韓王信,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遼,隋唐名將尉遲恭等人文歷史,自然稟賦優勢得天獨厚。
  • 祿豐縣黑井鎮:特色小鎮創建 古鎮舊貌換新顏
    祿豐縣黑井鎮:特色小鎮創建 古鎮舊貌換新顏 2020-09-03 17:0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朔州市朔城區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項目招標公告
    朔州市中天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受朔州市朔城區民政局的委託,對朔城區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採購,歡迎具備本項目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參與投標。一、項目名稱:朔城區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項目
  • 臺灣蕾迪詩泉水玫瑰莊園項目籤約神頭鎮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本報訊 (特派記者 王東紅通訊員 邊雲芳 劉菲)4月27日,神頭蕾迪詩泉水玫瑰莊園籤約儀式在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政府舉行,神頭鎮東神頭村與臺灣蕾迪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泉水玫瑰莊園項目進行籤約,雙方就有關事項達成共識,標誌著該項目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 永泰縣嵩口鎮黨委書記張承煜:實施鄉村振興 打造古鎮樣板
    實施鄉村振興 打造古鎮樣板  ——永泰縣嵩口鎮 黨委書記張承煜  嵩口鎮位於永泰縣西南部,地處四市五縣結合部(福州永泰和閩清、泉州德化、三明尤溪、莆田仙遊),轄1個社區元朝置鎮,明設巡檢司,是一座歷經千年的歷史古鎮,擁有眾多文化遺存。「兩張」(張元幹、張聖君)文化、趕圩文化、耕讀文化、海絲文化、民俗文化異彩紛呈;溪湖肥獅、蘆洋紙獅、嵩口伬唱等非物質文化珍貴無比。
  • ​神頭街道傳統文化活動助推鄉村振興
    廣場舞、健身操、唱村歌、搭臺唱戲,節目精彩紛呈,不僅吸引了神頭鎮、小平易鄉10多個村文藝隊伍參演,而且吸引了周邊各村村民二千多人觀看。習近平總書記講:「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村歌是一曲鄉村讚歌,承載著一個村莊的歷史、村風、民風,不僅能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新時代團結凝聚村民的強大紐帶,對促進鄉村文化的發展繁榮,促進鄉風文明和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
  • 探訪安徽巢湖千年古鎮烔煬:舊貌換新顏
    探訪安徽巢湖千年古鎮烔煬:舊貌換新顏 2016-10-16 2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合肥10月16日電 題:探訪安徽巢湖千年古鎮烔煬
  • 山丹:矢志耕耘結碩果 登高望遠踏新程
    矢志耕耘結碩果登高望遠踏新程  ——山丹縣陳戶鎮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藍天白雲下,現代化的鋼架大棚一字排開;村道小路旁,「農事鐘點工」一地繁忙;路邊花壇裡,榆葉梅、垂楊柳隨風搖曳……隨意走進山丹縣陳戶鎮的一處村莊,都仿佛走進了一幅幅恬靜安詳的田園山水畫裡
  • 鄉村振興看南京|千年古村換新顏 村民三個「萬萬沒想到」吐真言
    這裡曾是嶽飛將部隊駐紮過的千年古村莊——世凹桃源,也是南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湧現出的網紅村代表。得知政府開始打造世凹桃源生態旅遊特色村後,他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2013年3月,「荷塘人家」開始營業,經過多年的經營,目前農家樂年純利潤近30萬元左右。
  • 山西省朔州市建成區排名,朔城區最大,右玉縣最小,了解一下?
    朔州市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山西省的北部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朔州市平均海拔1000多米,四季分明,是全國避暑勝地。朔州市地理位置圖朔州市西北部為山地,朔州至仁懷走廊為衝積平原。朔州市地形圖朔州市總共管轄了2個區、3個縣、1個縣級市,還有一些新區或開發區,這些屬於功能區不是行政區,不在這裡介紹。到底哪個地方城區規模最大呢?
  • 山西省朔州市建成區排名,朔城區最大,右玉縣最小,了解一下?
    朔州市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山西省的北部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朔州市平均海拔1000多米,四季分明,是全國避暑勝地。 朔城區 朔城區是朔州市的主城區,是朔州市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朔州市政府就位於境內。 城區建在七裡河兩岸的平原上,河流穿城而過。以七裡河公園為城中心,房屋向周邊修建,呈現團狀分布。實測建成區面積為53.2平方公裡。
  • 陵城以水利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天明河舊貌換新顏
    自9月底陵城區啟動引黃灌區農業節水項目以來,歷時兩個月,天明河舊貌換新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馬頰河裡的水突然猛漲,在河道拐彎處水流湍急,把河道衝出了一道口子,恰逢天明,於是便起名叫天明口。」談起天明口的由來,徽王莊鎮董豆村黨支部書記竇建軍如數家珍,「天明河是徽王莊鎮東南部的主要灌溉水源,近十年沒清淤了,由於彎道比較多,河道淤積比較嚴重,河內雜草叢生,蓄水量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