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無小事#
導語:
「36歲,結婚10年,說說我經歷的七年之癢」
說到七年,你會想到婚姻的「七年之癢」,夫妻生活的七年。比如,你最熟悉的情感男女,在戀愛初期,男女在情感中的地位總是這樣。女人位於強勢,男人位於弱勢,女人再怎麼無理取鬧,男人都會無限包容。
在步入婚姻後,熟悉到無視,慢慢不在乎對方的感受,「老夫老妻了,不要那麼矯情,不要那麼敏感」,成為理所當然的事。這就是典型的所謂的七年之癢。
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說嚴重一點,就是忘了初心,我們最初相愛,追求的就是幸福的日常一再重複,不要產生意外。怨偶的日常,每天都新鮮,猜不出明天將如何互相折磨,互相傷害,很刺激,卻不是有意思的生活。
比如我自己,婚姻曾經歷七年之癢,也曾經歷漫長的平淡期,近幾年卻越來越多的溫暖開心,每個紀念日都有小小的儀式感,每個月和老公看一兩場電影,有機會就一起出行旅遊。
我是一個相對勤快的人,上班掙錢、帶娃(孩子已上幼兒園)、做家務。
從內心說我喜歡做家務,喜歡家裡整潔乾淨舒適,也喜歡做飯,飲食乾淨健康可控,但有時會無端著急焦慮,感覺自己每天重複這些瑣碎的家務浪費時間,應該做一些更重要的事,但我知道這是生活本來應有的樣子。
作為36歲的已婚女人,做飯、拖地、洗衣等,帶著圍裙在我的小廚房裡轉來轉去感覺像跳舞一樣,拿著菜刀也感覺自己很酷。
忙完家務,也有時間陪孩子做遊戲、看動畫片、騎自行車……總之,我在讓身邊的小事在一點點變得更好,相信會有一個更好的自己。
再說到老公,先生正直,善良,能幹,負責任……開學季,我和先生分工明確,早上先生負責送二寶上幼兒園,下午我負責接;晚上我負責搞衛生,他負責搞定孩子;偶爾的小問題小矛盾也很快溝通好。我自己要多修煉,多看到對方的好,才能更幸福。
上周,先生因公出差三亞,非要也逼著我也訂機票從上海到三亞,和他一聚,趁機度個短假。因為這一年工作太忙,節奏太快,也沒有時間好好籌劃度假,他心裡覺得愧疚我這個太太。
生活太需要切換場景,製造小浪漫,尤其是太熟悉的一對人。我們結婚已經10年,經常會我們兩個人一起去看電影。
因為看電影而單獨相處的時間大約800小時(包括選片,步行往返,用餐,觀影)。
這個過程會聊很多,電影故事、導演、演員、幕後、觀後感受等等,非常好的表達、傾聽、交流,我們都很喜歡且享受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
最近一部是《檢查方的罪人》,返程路上,他問我:「如果是你,會選擇繼續追查真相嗎?」
我說:「我不會,因為我覺得比『真相是什麼』更扎心的是『知道真相又怎樣?』」
他說:「雖然如此,我還是會繼續追查真相,因為我好奇。」
婚姻需要有一點變化,如果沒有變化,就去創造一些,不然真的容易忽視對方的感覺,也會不想理會對方的感覺。
愛情的新鮮感很難保持,夫妻之間的旗鼓相當會越來越重要。一段好的婚姻和愛情,都需要用心經營。
有時候我們也會討論,我們從家裡老人的贍養問題,聊到自己和閨女,聊到社會百態,雖然有的觀點不能一致,但是也並不強求對方接受,只是看作一種交流。
相愛的人,要經常一起看看電影,聊聊天,要有意識,每周彼此相待的這幾個小時,沒有孩子的幹擾,我們就得在一起呆著,玩,當初不就是這麼戀愛的嗎?不要忘了愛的初心,更要知道簡單的技術就可以維護愛。
在夫妻感情和婚姻中,困擾我們的更多的是覺得對方應該怎麼樣或者做什麼。其實在婚姻中,更應注意求同存異,彼此尊重,包容對方的小心思,這樣才會讓交流順暢,讓婚姻有趣而不沉贅。那麼,還怕什麼「七年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