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2017年12月期間,「羊山家園·鄉韻仁裡」美麗鄉村溼地旅遊推廣活動在龍華區的羊山地區精彩舉行。活動期間,廣大市民遊客深入羊山地區的仁臺村、斌騰村、潭豐洋溼地等進行徒步慢行與鄉村旅遊體驗活動,感觸和發現羊山地區鄉村生態旅遊的魅力。
據了解,羊山地區位於海口南部,因盛產黑山羊而得名「羊山」。數萬年前經過火山淬鍊,如今這裡被火山石所覆蓋,本地人就地取材,以火山巖構建出一方遠離喧囂的獨特天地。這裡的風景至今仍留存火山的痕跡,居所、生活器械,更是用火山巖加以製作而成,可以說,羊山與自然緊緊相依。
紅色村落仁臺村:紅色記憶裡的火山巖文化
仁臺村是瓊山十三區瓊崖縱隊的革命根據地,是著名的紅色旅遊鄉村。瞭望臺位於仁臺古村口,原用於抗日戰爭時期仁臺根據地的情勢觀測。臺高6米,臺前是經過休整的村裡古道,連接附近的仁南村、仁臺村、仁新村;臺側是村民世代供奉的聖母娘娘廟及恩德公廟,承載著仁臺村民求財、求子、求平安、求功名的生活願景。
羊山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當地人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原材料。由火山爆發而生的火山巖就為當地人所用,精工巧作之後,搭建出當地特有的火山民居。早年間,當地水源奇缺,需要缸蓄存雨水,於是缸成了當地生活的必需品,漸漸形成一種當地的「缸文化」,回歸到衣食住行,甚至對當地的婚嫁都有著一定的影響。今天的仁臺村始終默默延續著「缸文化」,村內的路牌,指向標至今都有「缸」的身影。
斌騰村:古樹文化、祈福文化、石斛文化、鷓鴣茶文化
村內一條3.5米寬的水泥道路將這個小山村環抱其中,縱橫巷道合理布局,古屋新房各有特色。「樹」是斌騰村最深刻的歷史印記,村內三處知名的古樹都已有百年樹齡。騰福谷旁的兩棵加布樹,又稱「夫妻樹」,明朝初期由村的先祖所植,是當地的愛情「聖樹」;武康谷旁邊的三棵烏墨樹據傳乃三清天尊仙氣所化,故名「三清客」;還有村口的送客榕,屹立百年,早已是村內眾樹之中名副其實的「長老」。
斌騰村依託火山地區優質的土地資源,興建了石斛種植基地,在火山谷口周邊呈「八卦迷宮」式種植著素有「仙草」之稱的石斛。
斌騰村屬羊山地區,村場佔地約100多畝。西高東低,村中有三個呈「品」字型分布的自然火山坑,村道環繞四周,周邊喬木叢生,荔枝樹、龍眼樹、菠蘿蜜樹等果樹綠葉成蔭,村中還種植眾多鷓鴣古茶樹。而鷓鴣茶作為海南的特產,葉圓味甘,是一種奇特的野生茶葉,其茶質醇厚,眾口皆碑。品之其味,甘辛、香溫、散發出濃鬱的零陵香氣。千年來,被歷代文人墨客譽為茶品中的「靈芝草」,是海南各地方人們日常生活,四季常飲和接待賓客的綠色養生健康飲品。在健康養生的斌騰村,家家都飲鷓鴣茶,就連村落裡面都彌散著鷓鴣茶的芬芳。
斌騰村內有石斛居、石斛苑兩家以養生休閒為主題的民宿。石斛居有8間客房,石斛苑有12間客房。兩家民宿都是以火山石建造而成,院中植有幾株海南特有的樹種——海南黃花梨,水車、木棧道、柵欄、瓦片窗......細節所到之處無不透漏的羊山地區的淳樸與精緻。
村內有3個顯「品」字形分布的火山噴發口,保持完好,分別名為「文安谷」、「武康谷」和「騰福谷」,意為文武騰飛,其中的「安」「康」「福」寄託了當地人民對生活的祝福,和原始的自然崇拜。斌騰村名,也出於此。
潭豐洋溼地:鷺鳥蹁躚淺草環繞
潭豐洋溼地總面積1萬餘畝,是海口唯一一塊黑土地的大田洋,也是海口市境內生態完整性、生物多樣性最好的溼地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目前在溼地範圍內發現植物300餘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4種,珍稀植物2種;發現鳥類50餘種,其中保護鳥類40餘種,具有代表性的有紅原雞、褐翅鴉鵑等。
潭豐洋的溼地類型豐富,在《溼地公園》列舉的五大溼地類型中,潭豐洋溼地佔有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以及庫塘溼地其中四類。洋上不同視角可見四種不同地貌景觀,渾然天成的火山石八卦陣,火山石田洋,成方連片的灌叢沼澤,還有自湖面延伸天際的土路橋,都是大自然賜予潭豐洋的寶物。
走進美麗的羊山地區,感受在城市與鄉村間交換的愜意!誠邀島內外遊客來到仁裡美麗鄉村 「訪羊、吸氧、享養」——三陽(羊)開泰,訪讀羊山美景、吸納富氧空氣、暢享綠色生態養生。
(責編:盧少雄、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