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速也出現了不小的縮減——由去年同期的4.5%,下滑至今年第一季度的0.7%,較上年同期放緩了3.8個百分點,但仍然實現了正增長。
其中,服務業在一季度表現最好,實現3.1%的增長,製造業整體也增長了1.5%。但由於疫情使得全球對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礦產資源的需求銳減,導致馬來西亞的採礦業出現了20%的下降。
由於疫情和行動管制令的影響,一季度馬來西亞的農業下降了8.7%,建築業下降了7.9%——他們和採礦業一起成為拉低馬來西亞一季度經濟增速的主要因素。對此,馬來西亞官方表示這些都在預料之中,且一季度的經濟整體情況好高於他們之前的預期(之前預估是下降1%)。
馬方認為:馬來西亞原本的計劃是今年取得3.9%至4.2%的增長,但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乏力和旅遊業不振,對高度依賴貿易、旅遊業的馬來西亞經濟造成較大衝擊。雖然一季度仍保持了正增長,但整個2020年仍不容樂觀。
一季度,馬來西亞GDP已趕超深圳
按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的名義GDP為3672.23億林吉特,剔除物價因素後環比實際下降2%,同比實際增長0.7%。按季度平均匯率折算為877.5億美元,6124.4億元人民幣——人民幣名義下同比增長2.6%。
去年的這個時候,馬來西亞的經濟總量還是略微低於中國深圳市的,那現在如何呢?南生查詢到,今年一季度中國深圳市的經濟同比實際下降了6.6%,完成的名義GDP下滑至5785.6億元人民幣(約829億美元),已比馬來西亞低了338.8億元人民幣。
當然了,在人均GDP上深圳市仍佔據較大優勢。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深圳市的常住人口為1343.88萬,人均GDP已接近3萬美元。同期,馬來西亞人口約為3260萬,人均GDP約1.1萬美元。
發展中國家裡,馬來西亞工業能力較強
之所以將馬來西亞和中國深圳相比較下,不僅僅是因為兩者的經濟總量相當,而是因為馬來西亞也特別重視發展工業,其工業能力在發展中國家裡屬於相對較強位置。以2019年馬來西亞出口商品結構為例,科技產品佔比超過了50%。
具體來看:2019年馬來西亞出口的「機電產品」佔比高達43.6%,「化工產品」佔比5.3%,「光學、鐘錶、醫療設備」佔比4.4%,「運輸設備」佔比2%……。而資源類產品佔比較低,如「礦產品」佔比15.3%,「賤金屬及製品」佔比6.35……。
作為對比,我們再看看發展中國家裡的另一「明星」的表現。2019年印度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佔比僅為11.2%,「化工產品」佔比14.9%,而「礦產品,貴金屬及製品,紡織品及原料, 賤金屬及製品」等初級產品合計佔比卻更高。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