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地圖軟體導航應該聽說過「環島」二字,特別是新手司機開始導航的時候,聽到「前方環島走第三出口」,如果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有可能就會走錯車道。「環島」其實就是一種環形交通,是交通節點的一種特殊形式。「環島」在臺灣地區稱之為「圓環」;在港澳地區稱之為「迴旋處」;在我們貴陽稱之為「轉盤」,最為有名的就是人們經常提起的「小河轉盤」。
貴陽這座城市是出了名的堵城,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其實一些「環島」,是在時代的發展中被拆除了,隨著拆除的,還有貴陽的知名地標。拆除這些環島,有利也有弊,有人認為:緩解了大部分的交通壓力,才堵城當下需要解決的難題,所以利大於弊;也有人認為,一些地標隨著時代變化只能成為歷史,難免會少了些城市文化,好處也大不到哪裡去。咱們本期就來聊聊,貴陽那些已經消失的或者即將拆除的轉盤。
噴水池轉盤
噴水池一直是市民認為的城市中心,聊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很多老貴陽人經常會用「糞水池」、「銅像臺」來稱呼。其實在噴水池之前,這裡是民國時期貴州省省長周西成的銅像,所以很多人將這裡稱之為「銅像臺」,銅像臺在1952年拆除,建起噴水池,噴水池成為了中華路和延安路的中心。但後來因為交通壓力,噴水池也被拆除,在路口設小噴泉代替。噴水池這個地標也隨著環島拆除消失,但還留下一個地名,讓很多人知道「噴水池沒有池」。
八匹馬轉盤
觀山湖區是貴陽新建的新區,建區歷史不過短短20載。「八匹馬」就是觀山湖的地標,八匹馬的打造,就是奔著市區「大十字」去的,所以也有人將八匹馬稱為觀山湖的「大十字」。建區之初,其實路中央的雕塑考慮過很多動物,有「牛」,有「龍」,最後選擇了「萬馬奔騰」的「馬」。馬代表著很多精神含義,有勤勤懇懇、本領非凡、龍馬精神之意,也比較符合新區的含義。2020年9月,八匹馬移至信訪局,八匹馬環島拆除,主要目的還是交通升級。八匹馬被移動,讓無數觀山湖的人感嘆不已。
綠色未來轉盤
就在這幾天,綠色未來轉盤拆除工作已經啟動,過不了多久,這個金陽北路上的著名轉盤也將消失。此環島位於金陽北路和林城路的交匯處,也是建立新區的時候開始建造的,聳立在林城路上已經有18年的光景,也是觀山湖區出現最早的大型雕塑,雕塑上端以飛天為造型,顯得新穎別致,象徵著觀山湖生態文明,高起點騰飛。如今還是迫於交通壓力,還是將其拆除。
這裡以上這幾個環島以外,大十字天橋環形轉盤雖算不上環島,但也是因為交通升級,在2015年已被拆除。接下來貴陽會有哪個轉盤會被拆除,大家都來說說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