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富書專欄作者)
這兩天討論度最高的國產劇,非《三十而已》莫屬。
其中,童瑤飾演的顧佳,原來的外企白領,辭職後陪老公創業,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
三十歲的人生關口,有車有房,夫妻恩愛,孩子可愛,看似是獨立女性中的人生贏家。
但在孩子的教育上,顧佳卻相當能屈能伸。為兒子能上最好的幼兒園,她想盡辦法,甚至求樓上的王太太寫推薦信。
這個王太太,丈夫是幼兒園的名譽校董,家裡三層樓,連餐桌後的裝飾畫,都是莫奈的真跡。
在目中無人的王太太眼裡,顧佳就是個貧民窟的灰姑娘。而她擺著高高在上的姿態,企圖通過貶低顧佳抬高自己,沉浸在自視甚高中無法自拔。
殊不知,優越感爆棚,肆意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的樣子,才是真的low爆了。
有人曾說:「所有的優越感不是來自於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它只來自缺乏見識。」
人性最大的愚蠢,其實就是炫耀。炫耀比別人富有、優秀,比別人更有智慧和學識。
真正優秀的人,早已經放下了優越感。而你秀優越感的樣子,真醜。
那些將優越感「穿」在身上的人
作家李清淺說:「高個子比矮個子有優越感,貌美的比面相普通的有優越感,工資高的比收入低的有優越感,學歷高的比學歷低的有優越感,甚至居住在北上廣的人比居住在省城的都有優越感。」
其實,具有優越感是很普遍、很符合人性的一件事,區別只在於一個人應對的方式。
看過電視劇《三十而已》後,讓我聯想到,前幾年時尚雜誌主編洪晃與鄧文迪、李冰冰等名媛明星合照。
洪晃的身形十分肥胖,形象不佳,結果她在照片中被裁掉了。
說起洪晃,社會地位並不低,出身於外交官世家,還是中國最早的時尚媒體人。
不得不說上流社會的鄙視鏈,財富、地位、美貌統統加起來,作為他們炫耀優越感的砝碼。
雅麗前幾天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衣服回來之後,她迫不及待穿上上班了。
對於一向節儉的她來說,買衣服本來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可卻引發了一些人的群嘲:
這什麼牌子的衣服呀?我怎麼沒見過呀?這一看就像是在某寶上面買的,我從來不買這種不出名的地攤貨。這種衣服也好意思拿出來曬?
聽到大家這樣說,雅麗的心情可想而知。
每個人的家庭條件不同,自然選擇也就不同,你家庭條件好,平時會穿一些名牌,有些人可能家庭條件不好,她可能會穿些比較平價的衣服。
但這並不是你炫耀的資本,更不是你隨意對別人評頭論足的理由。
我想起作家陳大力曾經說過:你拿優越感咬別人的尾巴,自己的樣子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只會作繭自縛,變得可憐又可笑。
你不是別人,別人也不是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與選擇,不要拿自己的審美來批判別人。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秀優越感
有人說,優越感只不過是自卑感以倒立的姿態走路。
沉浸在別人優越感中的人,容易迷失自我;沉浸在自己優越感中的人,容易忘乎所以,夜郎自大。
最近,佟麗婭作為嘉賓參與了一檔張大大的節目。
節目中,佟麗婭聊起了兩人初識的經歷。透露,在自己成名之前,經常會被剛認識的張大大看不起。
大家一起聚會的時候,張大大總是會故意挑刺,吐槽佟麗婭穿衣風格土氣。有時,還會嘲諷佟麗婭太窮酸,請不了貴一點的造型師。
據佟麗婭所說,兩人在2011年的一場聚會中就認識了。
剛認識的那段時間,佟麗婭遠沒有現在的名氣,只能算是娛樂圈的半個新人。
而彼時的張大大,已經是圈內小有名氣的主持人,還主持了當時非常火爆的綜藝《挑戰麥克風》,名氣自然大些。
你有所成就,心裡存在優越感,這很正常,但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到處展示給別人看,只會讓自己難堪。
蘇東坡少年時就博覽群書,才智過人,於是漸生傲氣。他曾以這樣一副對聯標榜自己: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蘇東坡見這麼大歲數的人都找自己問問題,心中十分得意,他說道:「老先生可有什麼疑難?」老人沒有說話,笑吟吟地捧過一本書來。
他面露難色,老人看後說道:「怎麼?這些字連蘇才子也不認識啊?」
由此可見:一個人知道的越少,越以為自己懂得很多。而一個人懂得越多,反而會發現自己知道的越少。
其實,當你去炫耀自己的才華和學識時,不僅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反而會愈發顯露自己的淺薄和無知。
有一種修養,叫放下優越感
作家亦舒在《圓舞》中曾經說過: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越是優秀的人,越會懂得隱藏自己的優越感,做人做事就會越低調。
記得看過這個一個關於名著《飄》的作者瑪格利特·米切爾的小故事。
在美國的一場作家聚會上,一個穿著華麗的青年男子,趾高氣昂地走來走去,跟別人大吹他的小說,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情。
他注意到會場角落裡有一位衣著樸素的中年女子,便跑過去炫耀:「在下某某某,我寫過30多部小說。」女子淡淡地「哦」了一聲。
男子不高興了,想羞辱她:「請問你寫過多少部小說?」女子回答:「只有一部。」
男子鄙夷地問:「哪一部,不知我讀過沒?」女子回答:「《飄》。」男子頓時滿臉羞愧,紅了臉。
瑪格利特·米切爾沒有把優越感當成一件精美的內衣,不會瞎顯擺,只會在暗地裡拼命努力,賦予它更高階的美。
就如蔡康永所說:「看到別人做不好時,也許會暗爽在心,得到一種『我比他聰明』的優越感。但真正聰明的人,是觀察別人為什麼做不好,然後警惕自己,儘量不要犯相同的錯。」
古人說得好:「氣忌盛,心忌滿」。
如果你總是帶著優越感,滿臉自傲,讓人敬而遠之,自己也會失去很多機遇,遇到很多麻煩。
如果你虛懷若谷,海納百川,那會讓人敬重,讓人樂於交往。
一塊金子落在了一塊泥土上。
金子黃燦燦耀人眼目,泥土黑乎乎黯然失色。金子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泥土,一股優越感油然而生。
金子不屑地問泥土:「在我面前你一定無比自卑吧?」
沒想到泥土卻很自信地回答說:「不好意思,我沒有半點自卑。」
一會兒,風吹來了幾粒種子,種子連看都不看金子一眼,就直接奔泥土而去。
又過了一會兒,來了一群燕子,徑直飛向泥土,然後叼上一口飛走了。
金子不解地問泥土,泥土說:「你先思索一下,你能把一粒種子培育出禾苗嗎?你能為燕子築起一個過冬的窩嗎?如果你想清楚了,你就明白優越感沒什麼可炫耀的。」
由此可以看出,「優越感」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貶義詞。
一個人,過度炫耀優越感,只會為自己當前所取得的一些成績沾沾自喜,變得尖酸刻薄,咄咄逼人。那麼就很難再進步了。
因此,做人謙卑一點總是好的,你的世界才會越走越寬。
作者簡介:張女子,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訓練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前都市報情感傾訴記者,傳播學碩士,現以女兒小名寫作的中年少女,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