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在海洋裡行駛,一般能抗多大風浪?什麼情況下軍艦會沉

2020-12-14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這是一個關於艦艇生命力的問題。抗風浪能力是艦艇生命力的一個方面。艦艇能抗多少級風浪,設計時就根據將來可能遇到的情況,按照極端的狀況計算好了,按照設計要求建造的艦艇,都能達到設計要求,不然是交付不出的。據我所知,一般的艦船抗十級風浪是沒有問題的。

一、什麼情況下艦艇會翻沉

翻和沉是不一樣的,沉是這條船的浮力不能支持現在的重量,就沉下去了;翻了不一定會沉下去,因為還有浮力,只有船翻了進水,水進多了,浮力不足以支持,才會沉。所以保持船的正常浮態很重要,船翻了進水,離沉就不遠了。那麼船在什麼情況下會翻呢?

先了解兩個概念,一個叫「重心」,一個叫「浮心」。重心是這個船所有重量的中心點,好理解;浮心是這條船浮力的中心點,也就是這條船排開的水的重心。當重心在浮心下面是,船是穩定的,像個不倒翁一樣,搖到左邊就有個力把它往右拉;搖到右邊,這個力把它往左拉。這個力是重心以浮心為支點的力矩,而這個力矩把船拉回正常狀態的能力叫船的穩性。當浮心低於重心時,浮心就會產生力矩,船就會翻沉。

重心的位置是不變的,浮心的位置隨著船的搖擺而變化。所以讓船搖擺小一點,浮心位置變化小一點,船就會安全;如果搖擺大避免不了,那麼讓船的浮心不會高過重心,船也是安全的,不會翻過去。我們經常聽到介紹說「這艘軍艦最大可以搖擺到35°」,意思就是「搖擺到35°重心還是在浮心下面的」。

所以,當重心高於浮心時,船會翻;當浮力小於重量時,船會沉。

二、艦艇有哪些抗風浪設計

風浪大時,會使艦艇搖擺,這樣艦艇就會進水、浮心位置就會變化。如果水進多了,艦艇就會沉掉;當艦艇搖擺大,艦艇就會翻了。而艦艇要在任何時候都能執行任務,所以要求在大的風浪下都能安全,這些艦艇在設計時都有所考慮。

首先,艦艇的水密性很好,門、艙口、舷窗都是特效設計製造的,保證水密,即使外面的水有一定的壓力,也不會進來,這樣就保證了艦艇的浮力;其次,艦艇的重心很低,主甲板以上東西很少,這樣保證了一般的搖擺都不會使重心變高得很厲害,只要重心在浮心下面,艦艇就是安全的;再次,艦艇上的物體都固定的很好,不會亂移動,油水艙有的有縱向隔板,使油水這些液體流動小,專業叫「減小自由液面」,這些措施都使浮心變化小,不利的力矩少,也就保證了艦艇的安全。

總之,這些使重心低、浮心高、位置變化小、水密性好、液體流動小,都是艦艇抗風浪的設計,是保證艦艇生命力的重要措施。

三、在海上,艦艇怎樣操縱抗擊風浪

在海上航行,抗擊風浪最重要的三點就是:重的物品一點要移到更低的位置、不要讓艦艇正橫位置受風浪、保持好水密性讓外面的水進不來。這些措施的作用是:讓重心低、讓浮心變化小、讓浮力保持好。

有一個著名的艦艇沉沒案例,是日本的「友鶴事件」。友鶴是日本在建的一艘軍艦名字,當時日本為了儘量在軍艦上多裝武器,就犧牲了一些穩性。因為甲板上武器多了,重心就會高。結果這個「友鶴」剛剛出廠7天就遇到大風浪,艦艇搖擺過大,翻了,接著進水,不一會就沉了。

現在艦艇的抗風浪能力都很好,十級大風對艦艇沒什麼威脅。比如現在我國最小的22艇就能抗風十級,更何況大的艦艇。這麼說吧,大的軍艦是不怕風的,航空母艦遇到颱風,漂著不動好了,不會有問題,叫漂航。

總之,軍艦抗擊風浪沒有一個確定的數字,如果非要說的話,我覺得十級風是沒問題的,前提是你要操縱方法得當。

相關焦點

  • 海軍中地位最高的軍艦:任何軍艦都得鳴笛致敬,遼寧號也不例外
    許多大國都十分重視,海上軍隊的建立,海上軍隊作為一個國家維護海洋權益的重要手段,以守護國家海洋主權為最崇高神聖的使命。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對於疆域遼闊,擁有長海岸線的國家而言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國防力量就會變得薄弱,在國際交往中也會縮手縮腳,特別是發生戰爭的時候,因此一個國家要強盛,海軍就顯得尤其重要。
  • 日本威脅出動軍艦「驅離」進入釣魚島海域中國「軍艦」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 王盼盼】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12日報導,日本政府對於中國「軍艦」巡航釣魚島制定了新的應對方針,一旦發現中方船隻進入釣魚島海域,將基於國際法發出「警備行動」命令,派海上自衛隊艦船迅速驅趕中國「軍艦」離開。
  • 軍艦軍史館,湛江市民海洋周好去處
    原標題:軍艦軍史館,市民海洋周好去處 記者日前從市旅遊集團了解到,今年9月30日—10月4日,我市舉辦第二屆海洋周活動,南海艦隊將在海洋周期間舉辦軍艦及軍史館開放周活動,為市民提供一個國慶期間的好去處。
  • 軍艦的抗風能力有多強?7000噸級的052D驅逐艦居然能抗12級颱風!
    水面艦艇的抗風能力指的是在能夠安全航行的情況下,自身所能承受最大風力的能力。其實軍艦因為建造標準和設計優化比民船要高許多,因此抗風能力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強的多,許多比航母要小的多的軍艦都具有抗12級颱風的能力,像福特級航母這樣的龐然大物想要被風吹翻,這真是一件考驗地球的難事!
  • 這下輪到越南吃癟了,軍艦火速馳援受傷漁民,下一秒雷達全部失靈
    圖為印尼西格瑪級護衛艦 近期,一場衝突在南部海域爆發,這下終於輪到越南吃癟了,原來越南漁船突然闖入靠近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直接遭到了印尼海軍的驅逐,漁船上的3名漁民無視警告吃了大虧
  • 臺軍4年前綠島外海沉放軍艦 艦體解體損及珊瑚礁
    臺軍4年前綠島外海沉放軍艦 艦體解體損及珊瑚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6日 14:26 來源: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4年前,「漁業署」主導「跳躍的太平洋─-漁業資源保育及軍艦礁投放活動」,將排水2425噸的軍艦沉放在40米深的海底,原本寄望能豐富當地魚群與帶來浮潛等觀光效益,希望成為漁場及潛水觀光的新據點
  • 軍艦爆炸沉海 韓國海軍遭重創(圖)
    風浪大搜救不暢  獲救58人中有13名士兵受傷,已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韓國軍隊聯合參謀本部說,受傷士兵中有的有腦出血症狀,但他們均沒有生命危險。  「天安」號艦長崔元日(音譯)在獲救者行列而且並未受傷。他獲救不久即加入搜救隊伍。  增派的搜救人員27日已抵達沉船現場,但由於事發海域風浪較大,搜救工作進展不暢。
  • 波瀾壯闊軍艦「出海」的背後是什麼?
    習總書記曾說過,"一艘軍艦就是一片'浮動的國土'。"對於海軍來說,出海是最日常的任務,而眾所周知,海上生活和陸地生活區別還是很大的,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波瀾壯闊軍艦"出海"的背後是什麼?可能在多數人眼裡,隨軍艦出海一定是波瀾壯闊、熱血澎湃的,但事實上對於常出海的水兵們而言,永留在心底更多是堅定的責任和默默的奉獻。
  • 日本或在美國聯盟之外獨自派軍艦前往荷姆茲海峽,打什麼主意?
    日本軍艦然而沒有想到,並沒有過多久,日本又考慮派軍艦前往波斯灣,這是最終屈服了美國人麼?但是,日本方面又表態自己不和美國人組隊。如果不參加美軍的行動,那麼波斯灣又和日本有什麼關係呢?日本這又是打什麼主意?
  • 日本海軍的奇葩傳統,因為軍艦自爆,45年裡沉沒的軍艦佔總數1/6
    而在海軍也有自己特色的傳統,比如無論是多大的軍艦,在海上遇到掃雷艇時都必須先鳴笛致敬,哪怕你是艘十萬噸級的航母還是幾萬噸級的戰列艦。不過今天要講的這個比較特殊,除了日本外其他海軍國家都比較少見,日本聯合艦隊的這個傳統則比較特別,就像我們過年放炮一樣喜歡「響」,他們的軍艦特別喜歡自爆。
  • 狂風巨浪中的軍艦如何正確保持「姿勢」 而不至於被船震呢?
    船舶在海上航行時,會受到風浪等外力擾動從而產生各種搖擺運動。這種運動可以分為橫搖、縱搖、首搖、橫蕩、縱蕩、垂蕩(或升沉) 。船舶劇烈地搖蕩運動會使航行性能變壞,使船舶操縱困難,導致艦員出現身體不適;劇烈的橫搖可能使艙內物品移動,引起船舶傾斜,甚至導致翻船;激烈的縱搖將會造成飛車現象,對主機工作有害,還會引起船首底部的砰擊,出現船體抨擊應力及局部流體衝擊力,對船體結構有害。對於軍艦來說劇烈的搖蕩會嚴重影響軍艦戰鬥力的發揮,例如降低艦炮與飛彈的命中率、艦員操作困難、影響艦載機安全起降。
  • 孫增善,一名普通的鉗工,鑿沉了日本人的巨型軍艦
    民生號軍艦就是江南造船廠自行建造的新式炮艦,裝備了120毫米主炮一門、100毫米副炮一門、57毫米戰防炮4門、76毫米高射炮2門。 民生號兼具水面、對地和防空作戰能力,是國民政府海軍1932年才開始服役的多用途炮艦。奈何抗戰時期中日實力的巨大差距,海軍噸位上日本以25萬噸位碾壓了中國的5.2萬噸位。民生號這樣的新式炮艦也根本無法改變戰局,只落得沉江阻敵的結局。
  • 軍艦側面的排水孔有什麼用?為何軍艦齒輪箱不能用海水冷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很多時候,我們在電視上或電影裡會看到很多軍艦。而細心的小夥伴就會發現,在這些軍艦的側面,有很多排水孔。這一個個的水孔時不時都會有水流出來,那有沒有人知道,這些所謂的排水孔到底有什麼作用呢?而從裡面流出來的水,又是些什麼呢?這些不斷排出的水其實是一些廢水,是由發動機冷卻排出來的。一輛軍艦在航行的過程中,是需要啟動很多設備來提供一些動力跟電力的。其中包括了主機、副機、鍋爐或是各種泵鋪等等。而這些設備又需要通過使用一些滑油或者淡水來進行冷卻。
  • 軍艦航速都可達30節,為何一般只開18節?會開車的人都懂
    據資料顯示,尼米茲級航母在服役的錢18年裡,總共航行了100萬海裡,平均下來每年航行5.5萬海裡,總航行時間為4500小時,也就是說平均航速僅僅為12節。這裡提一下,節也是一種速度單位,一節等於一海裡每小時,而一海裡等於1.85公裡,因此30節的航速就是55公裡/小時,這樣的速度就是不少軍艦的最高航行速度。
  • 解放軍情報船南移,臺軍艦突現
    解放軍船移動軌跡異常根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民眾發現臺東附近出現了一艘軍艦,它正在慢慢的往南行駛。除此之外,島內民眾還發現在海域上似乎還有兩艘灰色的軍艦,正在進行聯合作戰演練。島內民眾感覺到了一絲奇怪的地方,近段時間,臺灣東部海域活動有些頻繁,似乎有大事情要發生。
  • 在海上航行,軍艦的生活垃圾怎麼處理?會直接排到大海裡餵魚嗎?
    這支600餘人的編隊將在海上航行長達半年左右,這麼多人每天的吃喝拉撒都在船上,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那麼在茫茫大海上,這些生活垃圾怎麼處理?海軍會直接把它排到大海裡餵魚嗎?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或許會是這樣,直接往大海裡排,又簡單又省事。而且這三艘軍艦上600多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對於佔地球表面積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洋來說,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 蘇聯用不鏽鋼造米格25,軍艦為啥不能用?還是刷漆划算
    圖為生鏽的軍艦 作為海軍當中的主角,軍艦在大海上航行時看起來十分威風,但哪怕是剛剛出廠的新軍艦,在海上航行一個月的時間後,這艘軍艦的艦體就會出現各種情況
  • 中國4艘軍艦返航通過西表島 向釣魚島方向行駛
    資料圖:東海艦隊艦艇編隊11月底經路線2進入太平洋,本次經與那國島、西表島之間水域返回【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防衛省12月10日發布公告稱,經過日方確認,北京時間10日凌晨4點左右,中國海軍艦艇編隊4艘軍艦經過仲之神島西南約
  • 為什麼很多貨輪和軍艦船頭下有個「大鼻子」?它的作用是什麼?
    平時我們看遠洋船舶和大型軍艦時,經常會看到船首前端底部有一個突出的「大鼻子「,非常引人注目。它叫球鼻艏,英文名「Bulbous Bow 」,就是一個球形的船首。在軍艦上,球鼻艏裡面會裝重要的聲吶設備。在一些大型船舶上,球鼻艏裡邊還裝著側向推力器和聲吶。其實,以上這些只是球鼻艏的副業,它真正的主業是減小阻力。
  • 這下輪到越南吃癟了,軍艦火速馳援受傷漁民,下一秒雷達全部失靈
    圖為印尼西格瑪級護衛艦 近期,一場衝突在南部海域爆發,這下終於輪到越南吃癟了,原來越南漁船突然闖入靠近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直接遭到了印尼海軍的驅逐,漁船上的3名漁民無視警告吃了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