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據了解,中國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已注射進人體,志願者分為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3組,每組36人,共108人。注射後將集中隔離觀察14天。
I期試驗需要的志願者僅限武漢地區常住居民,年齡18~60周歲的健康成人,無疫苗接種過敏史,無新冠肺炎病史或感染史,並能堅持完成6個月的研究隨訪。志願者招募信息顯示,有三類志願者可優先入選:女性志願者優先入選;年齡在23周歲以下或55周歲以上的健康志願者優先入選;武漢洪山區、武昌區、東湖風景區常住居民優先入選。
據了解,在接種後半年內,醫學團隊會定期對志願者進行多次隨訪,看其是否有不良反應,以及體內是否產生抗S蛋白特異性抗體。
據介紹,同接種其他疫苗一樣,該疫苗接種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反應,如接種部位觸痛、腫、低熱等,一般會自行緩解消失,無需治療;個別可能出現較強烈的反應,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對症治療。此外採血部位可能會出現瘀斑和輕度疼痛。
前期,為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疫苗研發者陳薇院士團隊等7人已應急接種該疫苗,目前各類指標特徵良好,未觀測到需要處置的不良反應。
本研究所用疫苗,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聯合研製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使用了重組生物技術,不含感染性物質,具有安全性高、穩定性好、只接種一次的特點。試驗的目的,就是測試和評價重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月18日,在廣州市舉行的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不能靠集體免疫,疫苗是解決新冠肺炎的根本。
02
新冠疫苗首批探路者任超:「那就做一件可以讓自己驕傲的事吧」。
任超,今年36歲,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幾年前,參軍入伍,去新疆服役兩年,轉業復原回到武漢,在武漢大學保衛部工作。新冠疫情爆發後,他一直留守學校,負責維護校園秩序。閒暇時,他開車接送在一線拼命的醫護人員。
任超說,「這些可是在一線為我們拼命的人,還這麼待我,我能做點什麼呢」?
「那就做一件可以讓自己驕傲的事吧」。
「全國都來幫助我們,救我們。幾個小時不吃不喝,在那裡工作。然後女孩子把頭髮都給剃了。臉上長時間戴口罩,都被勒出印了,確實看得很揪心。剛好知道有這麼一件事,就想做點什麼,也算報答大家吧」。
「說不怕,那是假的,我也怕。但是怎麼說,我也相信我們科學家。打完後,反正我到現在,我自己的各項身體感覺都還是非常良好的」。
「疫苗注射志願者的要求比較嚴格。首先來講,你必須是武漢市的常住人口,然後你的身體的各項指標必須是正常的,比如你的血壓、心率啊。有自己是私人老闆的,有在校大學生,社會各個行業的都有。不能入選,都是非常沮喪。我們年紀大了,能不能讓他們來,讓年輕人少承擔點風險什麼的,其實這個蠻感動的」。
「我們有一個這樣的接種日記卡,大家可以看下,然後我們每天要在上面,在規定時間,記錄下自己的各種數據」。
「體溫方面都很正常,有的人有低燒這樣的反應,目前來講,都是在可控範圍內。而且基本上,你一說你有不舒服,醫生護士就馬上來給你做各項檢查,給我們安排得挺好的」。
「大家好,我是任超。今天是我接受隔離觀察的第二天。到目前為止,我的身體各項狀況良好」。
新冠疫苗首批探路者小米(化名):「偶爾也想脫離一下低級趣味的一個普通人,真的該感謝的是所有一切站在普通人面前的人」。
小米記得,19日去注射疫苗時,一起接種的朋友,大部分30歲以上,「四、五十歲的蠻多,都有家有口」。
小米說:「我只是覺得自己剛剛好符合條件,沒有太多負擔,能承受結果,偶爾也想脫離一下低級趣味的一個普通人,真的該感謝的是所有一切站在普通人面前的人」。
新冠疫苗首批探路者海峰(化名):「能給國家和社會提供一點力所能及、微不足道的作用,此生無憾」。
海峰說,自己是當天年紀最大的志願者。
03
魯迅先生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像這種人我們應當極端感謝。「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確實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
任超、小米(化名)、海峰(化名),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積極、樂觀、向上的個人品質和勇於嘗試、無私奉獻、勇於擔當、大愛無疆、勇敢無畏的精神。
注射新冠病毒疫苗的那一刻,他們所想的絕非是成名,也不是個人的安危,而是作為祖國的兒女,要為祖國做貢獻,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他們都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此刻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人類,負重前行。他們是國家的英雄,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徵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
無論是在今後的學習,還是工作中,我們都要爭取成為新時代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國人,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我們要感謝他們!願他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END-
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