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網友@三悔堂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110公裡的栃木縣那須鹽原市拍到一組變異雛菊的照片,引發日本國內外對於福島核汙染的擔憂。
照片顯示,在一簇雛菊中間,幾枝花莖上生出了雙頭花朵,黃色花蕊分成兩半,呈環裝開放。
這組照片迅速在網上傳播。不過,植物學專家指出,核輻射也許是誘因之一,但其它因素也可能導致枝條或花朵表現出簇生現象。
@三悔堂主要推送有關福島核輻射方面的信息。在推文中他稱,照片拍攝地的輻射值為0.5μSv / h。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嚇人,但被認為僅略高於正常水平,對於「中長期居住者」來說是安全的。
「核輻射確實有可能導致了雛菊的畸變,」美國康奈爾大學植物學教授Jeffrey J. Doyle稱,「不過這種畸變在雛菊裡是很常見的,我在很多沒有輻射的地方都見過這樣的雛菊。」
導致這種畸變的因素有多種,Doyle說。這些因素包括化學物質、疾病、激素紊亂以及基因突變。這種畸變在全世界2萬種雛菊上廣泛出現。
他並不排除福島核輻射是誘因的可能性。但他認為,僅憑一種植物的畸變,不足以將其與核輻射聯繫起來。如果更多的畸變在該地區被發現,將為歸咎於核輻射提供更多的證據。
南卡羅來納大學的植物學家Beth Krizek持同樣觀點。「這並不是那麼罕見,你偶爾可以在你的花園裡發現這種現象。」
2014年,科學家們在《遺傳》雜誌上發表文章稱,日本的核輻射很有可能已經對野生動物造成了很大影響。1986年的車諾比核輻射後,科學家們觀察發現,輻射區內鳥類、昆蟲和植物的死亡率都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