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共同守護海洋生態(國際視點)

2020-12-13 環球網

在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附近的芒特拉維尼亞海灘,志願者清理海洋垃圾。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日益引起各國重視。專家認為,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持續加大防治力度,同時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一份最新報告稱,該機構完成的首次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總量評估顯示,全球深海中約有1400萬噸微塑料汙染物,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總量的兩倍以上。面對嚴峻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各國紛紛採取適當的國家防治行動,不斷強化國際協調合作,持續推進海洋環保工作。

塑料汙染日趨嚴重

今年10月,巴西裡約熱內盧的一家水族館裡展出了3個2米至4米高的裝置作品——一隻章魚、一隻海馬和一頭鯨魚。這些裝置是由志願者在裡約海灘上收集的垃圾製作而成,志願者們短短3個月就收集了約半噸海洋塑料垃圾。

裡約水族館的裝置作品,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的嚴重性。據聯合國的統計數據,每年估計有至少800萬噸的塑料製品被排放或拋棄到海洋中,相當於平均每秒鐘就有一卡車的塑料垃圾被倒入海中。

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會被分解成微型碎片,然後被浮遊生物攝入,並最終對海洋生態鏈乃至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目前在太平洋垃圾帶漂浮的微塑料面積甚至達上百萬平方公裡。據科學家估計,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此喪生。海洋塑料汙染給各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80億美元。

歐洲環境署對歐洲地區148萬平方公裡的海域環境質量進行評估後發現,118萬平方公里海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汙染問題,其中塑料垃圾佔海洋垃圾總量的近90%。一項來自荷蘭和比利時海洋環境問題專家進行的研究顯示,目前地中海16%的海面面積微塑料含量超出安全標準,其中部分地區含量超標5倍以上。如果汙染情況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到2100年,地中海表面69%的區域將不再適於海洋生物的生存。

在非洲,隨著人口和經濟增長,對塑料產品消費以及塑料包裝需求激增,導致大量塑料垃圾的產生。尤其在非洲沿海地區,塑料垃圾造成了日益嚴重的漁業和生態危機。在加勒比海東北部,每平方公里海域的塑料多達20萬件,這些塑料又會進一步分解成微塑料,構成新的汙染威脅。

防治措施不斷加強

據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科學問題聯合專家組發布的報告顯示,海洋微塑料來源主要分為初生來源和次生來源。初生來源的海洋微塑料,包括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排放到海洋環境中的原料樹脂顆粒、個人護理品和清潔劑中的塑料磨砂顆粒等。

次生來源微塑料是指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環境後,在風浪、紫外線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漸破碎或分解形成的塑料碎片。其中,次生來源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於生活垃圾、管理不善的垃圾填埋場、旅遊業和漁業活動等。

近年來,許多國家紛紛就海岸漂浮垃圾處理、化妝品中禁用塑料微珠等方面制訂相應法案和防治行動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出倡議,號召世界各國應逐步淘汰並禁止塑料微珠用於個人護理品和化妝品。

歐盟於2018年推出「循環經濟中的塑料戰略」,通過對設計、生產和回收等領域的標準制定,提高塑料製品的循環利用率。2019年3月,歐盟通過了關於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規定,針對10種最主要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發出禁令。同時,要求成員國必須確保2030年前塑料容器中可再生成分必須達到30%,2029年前容器回收率達到90%。

針對遠洋航運等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問題,歐盟出臺政策,提高港口對航運垃圾的存儲和處理能力,並加強對企業和船隻的有效管控。在近期提出的經濟復甦計劃中,歐盟決定將從2021年1月起,對塑料包裝垃圾徵收每公斤0.8歐元的稅費,通過經濟槓桿減少塑料汙染。

非洲國家也在積極應對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南非將每年10月的第二周定為「國家海洋周」,並在《國家環境管理》《垃圾法》《農業法》等多項立法中加強對海洋塑料汙染的管控。模里西斯、肯亞、塞內加爾、衣索比亞、坦尚尼亞等20多個非洲國家已經實施了對塑膠袋的禁令或稅收政策,其中在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上,全島禁止使用塑膠袋。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不少國家使用稅收、禁令和技術創新等方式限制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目前,安地卡及巴布達、哥倫比亞等國都已實施「禁塑令」。厄瓜多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禁止使用和銷售吸管、塑膠袋、不可回收瓶子和聚乙烯容器等。阿根廷也通過法令,將逐步減少和禁止在保護區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綜合治理迫在眉睫

提出微塑料概念的海洋生物學家、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教授理察·湯普森表示,解決塑料汙染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相關產品應該從第一道工序開始就考慮如何有效控制塑料垃圾的產生,這是循環經濟的基礎。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找到替代產品對減少人們對塑料的依賴至關重要。報告建議大力發展生物產業,從農業產品及植物廢料中提取天然纖維以及生物聚合物是尋找塑料替代品的重要來源,有利於提高循環利用率。

環保科技領域的創新為有效應對海洋塑料汙染問題提供了新途徑。智利一家公司利用聚乙烯醇等材料,製成可溶於水的手提袋,與傳統需要數百年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相比,這種產品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在水中溶解,且不影響水質。挪威一家科技公司研發的雷射探測和定位系統,可以對海平面以下最深一海裡範圍內的塑料垃圾進行精確搜索和定位,同時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清理。

巴西聖保羅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亞歷山大·圖拉認為,海洋汙染並不只是沿海國家和城市的問題,它幾乎涉及所有國家和城市。為防止海洋汙染惡化,各國政府應鼓勵出臺可持續發展舉措,發展循環經濟。大學可以和企業合作開展教育計劃,不斷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幫助公眾了解和反思過度使用資源的危害。

(本報布魯塞爾、約翰尼斯堡、裡約熱內盧、北京10月27日電)

相關焦點

  • 合力應對塑料汙染 共同守護綠色家園
    塑料製品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如泡沫箱、垃圾袋、快餐盒……但在塑料製品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環境問題。隨著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和全社會環保理念的不斷提高,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生產、出售,鼓勵推廣使用可降解的環保產品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出爐,全社會各行業一齊行動,為美好江城「降塑」。
  • 內蒙古自治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實施...
    〔2020〕653號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滿洲裡市、二連浩特市人民政府,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自治區各相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精神,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結合我區實際,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廳聯合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
    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塑料汙染治理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製品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權威專家、龍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治理塑料汙染的有效途徑。
  • 《杭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解讀
    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可參照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五、此次杭州市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對2022年舉辦亞運會提出哪些要求?答:根據「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結合亞運城市行動計劃,《杭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專門提出,制定並全面實施綠色亞運行動方案,將「綠色亞運」作為杭州亞運會重要宣傳口號。
  • 「長興」治理塑料汙染 建設綠色生態海塘
    點擊關注「崇明水務海洋」為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及市、區相關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等工作要求,長興海塘所以打造「世界先進的海洋裝備島、水源生態島,獨具特色的旅遊景觀島」為目標,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例如,如果海洋環境中存在多氯聯苯、雙酚A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一旦微塑料和這些汙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個有機汙染球體。微塑料相當於成為汙染物的坐騎,二者結合起來可以在環境中到處遊蕩。微塑料部分來源於塑料製品,本身釋放著有毒有害物質,對海洋環境造成直接危害。同時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體內蓄積,危害海洋生物安全,危害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
  • 《江門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方案》印發 到2025年全...
    市民陳曉雯由於經常加班,成了外賣常客,每次看到過度使用塑料外包裝,她都覺得十分可惜。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近日,《江門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城區基本實現塑料垃圾零填埋,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 遼寧加強供暖季大氣汙染治理 守護藍天白雲
    新華社瀋陽12月19日電(記者孫仁斌)記者19日從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針對供暖季可能出現的環境空氣汙染,一段時間以來,遼寧省以治理「散煤」和「散亂汙」企業為重點,加強燃煤和工業汙染治理,推進城市建成區和城鄉接合部散煤替代,目前已全面完成「散亂汙」企業整治,守護藍天白雲。
  • 慶陽市西峰區齊抓共管 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西峰區齊抓共管 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翟娜娜)近日,西峰區組織執法人員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專項檢查,重點對轄區10餘家塑料加工企業環境保護管理有關規定的執行情況、塑料加工企業汙染防治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現場檢查。
  • 山陽縣積極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
    今年以來,山陽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措施,細化任務,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制定方案。高度重視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縣發改局聯合縣生態環境局,印發《山陽縣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細化了責任分工,層層夯實責任,明確時限要求,有序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二是認真排查。
  • ...十大最具影響力工作】「大氣汙染治理」 你我共同守護「新樂藍」!
    【2019年十大最具影響力工作】「大氣汙染治理」 你我共同守護「新樂藍」!03大氣汙染治理2019年,新樂市委、市政府堅持「日會商、周研判」等六個機制,持續強化「壓煤、降塵、控車、遷企、減排、增綠」各項措施,我市綜合指數7.10,同比下降2.51%;PM2.5年均濃度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6%;優良天數174天,超額完成11天,優良率為47.67%,被石家莊市政府評為「大氣汙染防治優秀
  • 內蒙古重點對郵政快遞業塑料汙染治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為進一步加強全區塑料汙染治理工作,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市場監督管理局、郵政管理局等10部門聯合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專項檢查,重點對我區郵政快遞業塑料汙染治理情況進行抽查。
  • 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全世界共同參與
    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全世界共同參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時間:2020-10-28 13:45:31 專家認為,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持續加大防治力度,同時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一份最新報告稱,該機構完成的首次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總量評估顯示,全球深海中約有1400萬噸微塑料汙染物,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總量的兩倍以上。
  • 治理塑料汙染,駐馬店有了「時間表」
    到2025年,全市所有縣(區)白色汙染將得到控制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劉金霞)在公司加班叫一份外賣,商家告知不再提供一次性餐具;下班路過飲品店時買杯飲料,發現一次性吸管變成了紙管……市民生活中這些細小變化將會越來越多。
  • 治理塑料汙染,咱新樂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治理塑料汙染,咱新樂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2020-12-21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滄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關於開展全市星級飯店行業塑料汙染治理...
    ,提高全行業、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和公德意識,根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等十一部門關於聯合開展2020年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現就開展全市星級飯店行業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有關工作通知如下:一、專項行動時間2020
  • 平陸:拒絕塑料汙染,市場監管在行動
    為了引導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抵制塑料汙染,樹立綠色消費觀念,平陸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監管職能,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塑料汙染專項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紮實安排迅速行動。召開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部署安排會,學習傳達了省、市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制定了《平陸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塑料汙染治理重點領域的任務分工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採取局所聯動的方式,全面開展排查治理。 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 清水縣召開2020年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檢查工作推進會
    11月26日,清水縣召開2020年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檢查工作推進會;市生態環境局清水分局、清水縣發改局、縣工信局、縣住建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文旅局、縣市場監管局和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共計20餘人參加。
  • 最新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出臺,上海市民應該怎麼做?最全攻略來了
    今天,上海市發改委聯合相關部委召開新聞通氣會,就近期出臺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行了說明。 根據《實施方案》,上海將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分步驟、分階段對塑料汙染進行治理。在新一輪治理時期,新政策將會如何影響廣大市民的生活?市民又該如何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通過採訪市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委、郵政管理局等部門為大家梳理了7大熱點問題問答。最全攻略看這裡!
  • 重慶制定塑料汙染「三步走」治理目標 今年將率先在中心城區禁止...
    重慶制定塑料汙染 9月29日,市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稱,按照國家工作部署和市政府要求,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的《重慶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