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將軍石海景滑雪場就要給它的這個滑雪季劃上一個句號了。作為大連滑雪產業的「後來者」,該滑雪場負責人王兆軍對於剛入場的這番「初試身手」,總體感覺滿意。
「目前,大連地區有6家規模較大的滑雪場,此外,還有各類戲雪樂園10家左右,整個滑雪產業的規模在快速放大。」大連市滑雪協會副秘書長王樹琨表示,如今,2015年冬天啟動的滑雪季已逼近尾聲,各滑雪場冷暖自知。不過,自2003年大連出現首家滑雪場至今的13年裡,大連滑雪經濟卻當真如「滾雪球」般增長,尤其是戲雪樂園項目成為該產業的強勁增長點。
冷暖自知的滑雪場
「將軍石海景滑雪場是去年12月中下旬正式開業的。」王兆軍透露,該滑雪場總投資約4000萬元,共有3條雪道和一條雪圈道。
記者調查了解到,該滑雪場開業以來,平均每天接待近300人次,對於這樣的客流量,王兆軍表示滿意。「我們是一家剛開業的新滑雪場,相信幾年之後接待量一定會翻幾番的。」
「我們的滑雪場於2006年正式開業,10年來累計投入了4000多萬元,目前已經收回成本,處於盈利階段。」大連歡樂雪世界滑雪場負責人於福良介紹,2015年冬天的滑雪季,該滑雪場遊客接待量為4萬人次,比上一年度減少了10%左右。接待量減少主要是天氣原因:在滑雪高峰期時,大連的大霧和寒流天氣頻繁,而這種壞天氣往往都趕在周末或節假日,阻住了人們進入滑雪場的腳步;另外,團體消費在萎縮,往年,有的單位年會及活動等會選在滑雪場裡舉辦,但現在這類團體客戶已難尋蹤影了。
「據了解,2015年冬天以來的這個滑雪季,大連一些滑雪場的遊客接待量及收入都是萎縮的,天公不作美以及團體消費萎縮是主要原因;此外,2015年冬天屬於暖冬,滑雪場造雪等成本提升,由此也拖累了其利潤。」業內人士表示,當然,對於大連滑雪經濟來說,也不乏好消息。比如,消費者對於滑雪這項休閒體育運動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參與其中的人群悄然增長。
戲雪樂園項目的崛起
「我們滑雪場最大的特點就是戲雪樂園項目,我們雖然只有一條初級雪道,但戲雪樂園所佔比重很大。」大連東北獵戶滑雪場總經理於海華表示,去年冬季,其滑雪場的運營思路就是主打戲雪樂園項目,以低價吸引大眾消費,目前看效果很好,接待人次比上一年度增長了30%左右。
「相對於一些大型滑雪場冷暖自知的現狀,最近兩年大連湧現出來的戲雪樂園項目則大多生意紅火。初步統計,目前,大連有各類戲雪樂園10多家,包括勞動公園冰雪樂園、星海廣場的迷你雪魔方、金州天雪宮戲雪樂園等等。」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戲雪樂園項目已成為大連滑雪經濟最強勁的增長點。
「戲雪樂園項目在大連爆發式的發展其實是順應了大連的氣候特點。大連滑雪季雖然比較短,但優勢在於大連冬季的寒冷度較為『溫和』,更適宜玩雪者以及初級滑雪愛好者,而戲雪樂園項目恰好對接了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王樹琨表示,哈爾濱等城市雖然滑雪季很長,但冬天寒冷刺骨,可能並不適合普通滑雪愛好者。
能招徠30萬人次
為何難留
上千發燒友
據業內權威人士介紹,大連首家滑雪場出現在2003年,到2010年前後,大連已有5家滑雪場,各滑雪場一年共接待滑雪愛好者約20萬人次,但當時戲雪樂園還比較少。「初步統計,目前,大連各大滑雪場及戲雪樂園年接待滑雪和玩雪愛好者約30萬人次,比6年前增長了50%左右,而在這30萬人次中,經常滑雪者能佔到15%左右。」王樹琨介紹,最近幾年,大連滑雪經濟增長比較快,滑雪、玩雪人群基數在迅速擴大,而未來,該產業的發展空間仍然非常巨大。
不過,囿於天氣、場地等方面原因,大連滑雪場的短板也逐漸顯現。「大連大部分滑雪場規模較小,學道長度不夠,而且,因為大連冬季較暖,導致有時人工造雪融化,雪道的質量不夠理想。」上述權威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大連各滑雪場雖然每年能招徠30萬人次的初級滑雪者和玩雪者,但卻留不住本地上千名高水平滑雪愛好者,他們常年滑雪,但很少留在大連滑,而是去哈爾濱等地,乃至國外的滑雪場。
「我們去日本、韓國考察時,在其滑雪場裡看到很多中國滑雪愛好者,其中不乏大連人。」王樹琨也表示,這部分頂尖滑雪發燒友的外流,對於大連滑雪產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此外,大連滑雪場規模偏小及雪道長度、難度不夠等問題,也使得本地很難舉辦一些國家級的滑雪比賽。
[責任編輯:王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