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靈玲動物王國大熊貓館13日正式開館。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5月13日電 (楊伏山林來生)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將在廈門度過愉快五年時光的大熊貓雙胞胎「思念」「思筠筠」,有了閩南語暱稱——「古錐(意為「可愛」)」和「古意(意為「熱情好客」)」。
廈門靈玲動物王國13日對外公布大熊貓雙胞胎兄弟從上千個閩南暱稱中徵集而來,經市民朋友投票和組委會討論之後塵埃落定的正式名稱。 楊伏山 攝
13日,廈門靈玲動物王國對外公布了大熊貓雙胞胎兄弟的新暱稱,雙胞胎兄弟安家的大熊貓館正式開館,這對大熊貓兄弟也開啟了它們的首次外展。
當天,廈門市集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賴朝暉、廈門市旅發委副主任鍾海林、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副局長王亞平、集美區政府副區長黃穎、廈門市臺商投資協會會長吳家瑩等出席了開館儀式。
大熊貓古意麻利地爬上樹幹玩耍。 楊伏山 攝
廈門靈玲動物王國總經理黃肖珠為登「鷺」雙胞胎大熊貓閩南暱稱徵名活動一等獎獲得者頒獎。大熊貓「思念」、「思筠筠」的閩南語暱稱徵集了上千個名字,後經市民朋友投票和組委會討論方塵埃落定。這兩個名字高度契合了廈門靈玲動物王國大熊貓雙胞胎兄弟可愛、熱情好客的性格。
記者在現場看到,首次對外開放的大熊貓館內假山、吊椅、滑滑梯、棲架和水池等設施在綠色植物間若隱若現,屋頂開闊的玻璃天窗將館外的景色引入內部空間,讓大熊貓雙胞胎兄弟在室內也能看到陽光燦爛的天空。
大熊貓館室外運動場布局運用了大量竹林、原木、巖石、小溪等元素,便於遊客們對大熊貓的自然生活環境有更直觀的認識。
大熊貓古意悠然自得地享用「竹筍蛋糕」。 楊伏山 攝
在遊客翹首以盼中,大熊貓「古意」憨態可掬來到室外運動空間,麻利地爬上樹幹玩耍;倏忽間,又迅速地爬下樹,爬上棲架床,爾後又移步冰磚,悠然自得地享用起「竹筍蛋糕」;而「古錐」卻任憑眾人萬般期盼,始終躲在室內館,偶爾對外露個臉,就不願移步室外,待在室內「賣萌」。
廈門靈玲動物王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熊貓雙胞胎兄弟自4月26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飛抵鷺島,入駐廈門靈玲動物王國之後,經過十幾天的新環境適應,現已達到對外開放條件。
園區飼養員介紹說,兩隻「寶貝」從來到熊貓館的第一天起,就不認生,精神、狀態一直都很好,平均溫度控制在23℃的室內展館讓大熊貓雙胞胎兄弟舒適得很。
「每隻大熊貓每天要吃掉60公斤的竹筍、300克的蘋果、600克的窩窩頭,每天休息8-9小時。」飼養員說。
為便於市民和遊客朋友更親近觀賞大熊貓,廈門靈玲大酒店將開展「嘉庚風尚地·國寶臥龍居」活動,入住大熊貓主題親子客房,可與國寶大熊貓比鄰而憩,感受國寶魅力。
集美區旅遊界人士說,大熊貓雙胞胎兄弟將成為集美文化旅遊形象大使,極大提升集美區乃至廈門市的旅遊影響力,為打造集美「嘉庚故裡、百年學村、親子勝地、研學之都」注入新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