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一作家正逼著中國「賠錢」,給出的理由是在疫情期間只有中國「賺錢」了,其他國家都在面臨經濟危機。與此同時,他還在呼籲如果中國不「賠償」,英國可以派出炮艦讓中國屈服。與其說該作家是「公知」,倒不如說是給英國幫腔地,在他說出這番話後,英國對外宣稱將在明年派出「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打擊戰鬥群部署在西太平洋。從這也就能夠看出,英國跟該作家是一條戰線的,不過話又說回來,該國本來就是美國的「跟班」,有此舉動也不足為奇。
英國在疫情期間的損失,中國是否真的有必要「賠」這個錢?
答案毫無疑問是否定的。英國想把疫情這個「鍋」甩到中國身上是不可能的,我國經濟回升取決於中國人自己的努力,英國經濟遭到嚴重影響,跟中國有什麼關係?這是兩碼事,英國如今要做的是如何能讓疫情不再蔓延,而不是在這推卸責任。用威脅的方式想要我國屈服,更是不可能,現在的中國早已經不是百年前的中國,想複製「割地賠款」的事件是不可能的。
「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打擊戰鬥群部署到西太平洋,浪費油錢不說,能嚇唬誰?
想要武力逼迫中國,英國怕是還以為現在是19世紀?光有一副21世紀的身子,腦子卻沒從19世紀帶過來可不太行。英國覺得向西太平洋派遣本國最尖端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就能在海上擴張力量的同時,還能威懾中國,卻沒想到這些在中國眼裡根本不值一提。目前,英國海軍軍事力量包括13艘23型護衛艦,6艘45型驅逐艦以及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這樣的配置只能算是「二流」軍事強國,如果不是英國核潛艇撐起的門面,該國海軍怕是早就跌出全球軍事大國的水平。
相比之下,我國海軍總噸位數高達227.5萬噸,早已超過英日兩國海軍總噸位之和。30艘的054A,20多艘的052D,6艘052C,8艘下水的055萬噸驅逐艦,以及2艘6萬噸的航母。可以說中英兩國海軍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既然如此,英國難道不清楚這個事實嗎?為什麼還要派出航母逼中國「賠錢」?分析認為,或許英國根本就沒打算真的叫囂中國。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出海,只有兩個作用
其一,刷存在感;其二,向美國表示忠心。英國深知自己無法跟我國抗衡,但又迫於美國,因此不得不做出個樣子來。值得一提,在英國對外宣布派航母后不久,就有消息透露出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級航母漏水,受損程度非常嚴重,起碼在明年5月份之前,這艘航母都沒辦法進行任何軍事行動了。
前腳要派航母,後腳就出現嚴重事故,這很難不讓人懷疑是英國人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沒辦法進行活動,既可以不得罪美國,又能不跟中國對抗,是一舉兩得。然而早在英國宣布要派出航母的時候,我國人就料到了該國不敢真的與我國作對,現在花招被看穿,就像美國網友也看出「貓膩」嘲諷起來,「戲演完了,英國也該退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