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珂
近日,石家莊市一位網友在微博中曬出了自己在某飯店就餐後結帳的帳單,上面赫然有一項「四捨五入」,在經過四捨五入後,總價128.8元的餐費被自動結算成了129元。網友對商家此舉表示不滿,很多人表示也曾遇到過這種情況。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餐費「四捨五入」,合適嗎?
據發布這條微博的博主稱,當日他在石家莊市橋西區某飯店就餐後,無意間看了一下列印出來的帳單,這才發現上面有一項「四捨五入」。因為點了一道3.8元的特價菜麻婆豆腐,所以最後的總價是有零有整的128.8元,但商家在沒有任何說明和溝通的前提下,自行把價錢「四捨五入」成了129元。這位博主對此很不滿,在微博中曬出了自己的帳單並附上質疑:「店大欺主?都要四捨五入的嗎?」
這條微博發布後,有網友表示也曾在這家飯店結帳時遇到過餐費「四捨五入」的情況。
記者隨後聯繫了這家飯店。據飯店工作人員稱,所有餐費帳單都是由電子系統自動核算出來的,「四捨五入」也不是人為計算的,「之前也有顧客說過這個事,如果要求按實際消費付帳,我們就會把錢退回去。」
為了兩角錢維權,你怎麼看?
習慣了「四舍」,不能接受「五入」嗎?
帳單自動「四捨五入」,你怎麼看?記者隨機走訪了一些市民。
市民張先生說,無論是在飯店還是其他消費場所,一些顧客常常會向商家要求「抹零」或是「索要」折扣,習慣了打折,因此對「五入」不能接受,但「這其實也是沒按實際消費金額支付」。其實以前電子支付沒普及時,打車都是默認四捨五入,現在很多超市結帳也是四捨五入。張先生還有其他一些市民認為,為了幾毛錢斤斤計較沒必要。
真為算帳方便,就該定成整數價啊!
不過,多數受訪者認為,商家不抹零理所應當;消費者想討個優惠,商家不同意也無可厚非;但商家如果不提前告知就私自「加價」,那消費者就很難接受了。況且現在電子支付非常普遍,絕大多數商家都可以掃碼付款,根本不存在「不好找零」一說。
「真要是為了方便,為什麼不給商品都定成整數價格呢?」有市民質疑,商家定價有零有整,尤其是喜歡定那些9.9元、18.8元、29.9元之類的價格,結帳時卻要「四捨五入」,讓人懷疑其動機。
消費者為「零頭」維權有先例
類似爭議多年來在全國各地都時有發生,而且常常發生在飯店。「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合不合理、合不合法的問題。」有消費者表示,平時不會注意帳單,都是大概算一下就付款,所以一旦發現被「四捨五入」,會有被蒙在鼓裡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如果是當場向商家提出質疑,對方往往也會退回相應錢款,但如果是事後才發現的話,為了幾角錢維權成本太高,大多就算了。
不過也不乏「較真兒」的顧客。《錢江晚報》2014年1月18日曾報導,杭州的鄧女士就曾為了5角錢的「零頭」與就餐的飯店死磕,最終在當地工商部門協調下,該飯店補償了她188元並道了歉。
不能以自動結帳為由拒絕找零
北京市京師(石家莊)律師事務所李建朋律師介紹,商家在沒有提前告知或與消費者事先協商好的情況下,私自將交易商品金額「四捨五入」肯定是不合理的。
李建朋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即便只是幾角錢,也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雖然為了幾角錢維權確實不太划算,但還是應當提倡消費者積極維護個人合法權益。
記者就此事聯繫了河北省物價局,據價格監督檢查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系統自動結帳不能成為商家拒絕找零的理由,消費者如對價格有異議,可以保留相關證據致電12358向河北省物價部門舉報,物價部門將第一時間調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