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孟加拉,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大型貓科動物孟加拉虎。這種老虎主要生活在南亞次大陸地區,在1758年被瑞典科學家卡爾琳奈命名,因為老虎在動物界比孟加拉國在世界的地位尊貴多了,於是孟加拉虎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反而要超過人口一億多的孟加拉國。
孟加拉陸地領土面積大約15萬平方公裡,人口大約1.6億,是亞洲地區的伊斯蘭國家第三人口大國,但是卻比巴基斯坦、印尼等國相差太多,根本就不受世界的關注、孟加拉原名叫東巴基斯坦,聽到這名字,你就應該知道,他曾經是巴基斯坦的領土,可是後來東巴基斯坦的人民追求獨立自治,就和巴基斯坦鬧分家!這個國家太窮太落後了,以至於沒有哪個國家會想起他來,在世界上也就幾乎沒有存在感了。
今天的世界,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上被關注,除了有拿得出手的名片,還有就是他的國民要經常在世界上刷存在感才行。比如二戰結束後日本經濟快速崛起,這個和孟加拉國人口差不多的國家開始在世界各地晃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成群結隊在世界各地旅遊的老百姓。仿佛一夜之間,各國人就發現周圍的日本人多了起來,無論他們對這些人的態度如何,最起碼「日本」這個國家給了他們深刻的印象。但是,作為人口大國的孟加拉就沒這個條件了。
據統計,孟加拉國老百姓2017年的收入是1751美元,貧困人口佔國內總人口的23.1%,極端貧困人口佔國內總人口的12.1%,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對很多孟加拉人來說,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哪有條件出國玩呢。也就沒有在全世界存在感,不像中國的人,在全世界旅遊,一個小國出個車禍,都有可能受傷的人員中就有中國人,孟加拉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如果孟加拉這個國家能出現幾十個諾貝爾獎得主,哪怕他們的國籍已經不是孟加拉國國籍了,這個國家也會被世界各國所側目。可惜,孟加拉人並沒有在科學界作出如此大的貢獻。不僅如此,孟加拉國至今在對教育的投入上依然處於較低的水平,還不足GDP的2.5%,遠低於印度的另一個鄰居巴基斯坦。
孟加拉國獨立於1971年,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獨立之初,這個國家的經濟一直裹步不前,到1988年,孟加拉的人均收入(購買力平價)只有500美元,而巴基斯坦當時是1100美元。2000年之後孟加拉國經濟得到了快速增長,到2017年孟加拉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4040美元(購買力平價)。雖然還是比較低,但和南亞其他國家相比差距已經沒那麼大了,並且被評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五個國家之一。
建國時間短,國家窮,儘管這些年發展較快,但依舊處於邊緣,準確說是處在世界媒體的邊緣,如果報導很多可能也是負面新聞,比如水災、房子塌了等等。
人口數量的多少並不能直接對應該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比如在人口超過1億國家中的菲律賓、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奈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國家在國際上也同樣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如果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按照國家的人口數量來算的,那麼我國老早就應該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了。所以我們看待孟加拉國也要平常心看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