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本人非測繪專業,對各種
坐標系未做過深入研究,只是對平時工作中用到的幾個坐標進行一個簡單總結。
光伏工作從業者,尤其是開展前期選址的工作人員,一定接觸不少坐標。然而,由於不同的情況,會用不同的坐標,大家經常聽到一些有關坐標的詞語,如:
經緯度坐標、大地坐標、54坐標、80坐標、三度帶、六度帶。
它們都是什麼意思?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下。
1、經緯度坐標我們常用的地圖、手持GPS用的坐標都是經緯度坐標。
經線也稱子午線,定義為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線上的半圓弧。任兩根經線的長度相等,相交於南北兩極點。每一根經線都有其相對應的數值,稱為經度。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零經度線稱為本初子午線。對於絕大多數地理坐標系,本初子午線是指通過英國格林尼治的經線。
緯線定義為地球表面某點隨地球自轉所形成的軌跡。任何一根緯線都是圓形而且兩兩平行。緯線的長度是赤道的周長乘以緯線的緯度的餘弦,所以赤道最長,離赤道越遠的緯線,周長越短,到了兩極就縮為0。
經緯網的原點(0,0) 定義在赤道和本初子午線的交點處。
東經正數,西經為負數。北緯為正數,南緯為負數。
地球的子午線總長度大約40008km。平均:緯度1度 = 大約111km;緯度1分= 大約1.85km;緯度1秒= 大約30.9m。
緯度的每個度大約相當於111km,但經度的每個度的距離從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離隨緯度的不同而變化,等於111km乘緯度的餘弦。
2、大地坐標我們經常在測繪圖、CAD做圖中見到大地坐標,它是由一個8位的Y和一個7位的X組成。
大地坐標是大地測量中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的坐標。地面點P的位置用大地經度L、大地緯度B和大地高H表示。當點在參考橢球面上時,僅用大地經度和大地緯度表示。
大地經度是通過該點的大地子午面與起始大地子午面(通過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子午面)之間的夾角。規定以起始子午面起算,向東由0°至180°稱為東經;向西由0°至180°稱為西經。大地緯度是通過該點的法線與赤道面的夾角,規定由赤道面起算,由赤道面向北從0°至90°稱為北緯;向南從0°到90°稱為南緯。大地高是地面點沿法線到參考橢球面的距離。
目前,我國經常使用的坐標系有:
(1)1954 年北京坐標系大地原點在蘇聯,將與蘇聯大地網聯測後我國東北邊境的三個點的坐標作為我國天文大地網起算數據,然後通過天文大地網坐標計算,推算出北京一點的坐標,故命名為北京坐標系,屬於參心大地坐標系。其長半軸a=6378245,扁率f=1/298.3。
(2)1980 年國家大地坐標系採用1975 年國際橢球,大地原點在陝西省永樂鎮,橢球面與我國境內的大地水準面密合最佳,屬參心大地坐標系。其橢球參數採用1975 年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推薦值,它們為:其長半軸a=6378140m; 扁率f=1/298.257。
(3)WGS-84 坐標系是世界大地坐標系統,其坐標原點在地心,採用WGS-84橢球。WGS-84 坐標系是美國國防部研製確定的大地坐標系,是一種協議地球坐標系。WGS-84橢球採用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第17 屆大會測量常數推薦值,採用的兩個常用基本幾何參數:長半軸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3563。
3、三度帶和六度帶我國1∶2.5萬及1∶5萬的地形圖採用6度分帶投影,即經差為6度,從零度子午線開始,自西向東每個經差6度為一投影帶,全球共分60個帶,用1,2,3,4,5,……表示.即東經0~6度為第一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6~12度為第二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9度。
1∶1萬的地形圖採用3度分帶,從東經1.5度的經線開始,每隔3度為一帶,用1,2,3,……表示,全球共劃分120個投影帶,即東經1.5~ 4.5度為第1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4.5~7.5度為第2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6度。
地形圖上公裡網橫坐標前2位就是帶號,例如:1∶5萬地形圖上的橫坐標為20345486,其中20即為帶號,345486為橫坐標值。
兩個Y坐標的差值就代表垂直方向的距離,兩個X坐標的差值就代表水平方向的距離。如:20345486與20345496,就代表兩者之間,垂直相差10米。
這張圖代表,最左邊頂點坐標是E101°0′,N36°50′。
Y、X的帶號分別為17和40,紅圈處大地坐標為Y =17679000,X=4079000;
每兩條橫向、豎向線之間為1000米,每個小方塊內面積為1平方千米。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