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市暫緩之後,京東數科能否趟出自救之路?

2021-01-19 野馬財經

作者 | 餘青

編輯 | 李紅梅

來源 | 風雲資本界

螞蟻上市被暫緩後,京東數科動作頻頻,不僅在近日臨陣換將,宣布首席合規官擔任京東數科CEO。更是在幾天之後宣稱擬將雲與AI業務併入京東數科。

京東數科此舉,意在增強「科技含量」?

12月30日,京東集團(09618.HK)發布公告稱,將旗下京東智聯雲業務併入京東數科,以換取京東數科的若干股權的可行性及條款。

同時,公告指出,此舉可使京東數科更好的為其業務合作夥伴提供服務,並將繼續專注於核心競爭力及協同業務,以更好地服務客戶。

此次合併對京東數科有何影響?是否和螞蟻被暫緩上市有關呢?

為了降低金融比重、加強科技屬性?

官網顯示,京東智聯雲是京東集團旗下的智能技術提供商。京東智聯雲,提供包含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專有雲在內的多雲、安全、可信賴的基礎雲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集團在去年12月6日宣布整合京東雲、人工智慧、loT三大事業部的架構與職責,並設立京東雲和AI事業部,由京東集團副總裁周伯文負責。

同時,周伯文在今年3月接受《華夏時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京東智聯雲將與京東傳統意義上的三駕馬車零售、物流、數科一起,組成京東四大核心業務版圖。

但是,僅在組成四大核心業務不到一年的時間,京東集團再次宣布將京東智聯雲業務整合到京東數科,如此操作究竟為哪般?是否為了降低金融業務的比重?

對此,有行業分析人士稱,此次將雲和AI等科技業務併入京東數科,增加了科技的比重,金融比重自然就下降了。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京東數科改名本身就是要突破金融限制,拓展更廣擴的應用領域。而雲和AI屬於大數據的正常延伸。

而某研究機構人士分析,京東宣布把雲與AI事業部併入京東數科,並非是在降低京東數科的金融比重,其實是要把金融科技的屬性做的更好。

根據FSB(金融穩定理事會)定義,金融科技是一種創新,它是指把各種技術運用到金融環節,提高金融效率,改進金融產品和服務。京東的雲計算和AI其實是各類金融場景所必需的基礎技術框架,所以京東會把雲與AI業務併到京東數科中,其實是把京東數科放在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有利於更好做集團內部的資源協同。也可以看出京東AI、雲計算基礎設施的下一步主要用途是用在金融科技方面。

需要提及的是,業務整合併不是京東數科在這個月內宣布的唯一變化。

特殊節點,合規老大任職京東數科CEO

就在12月21日,京東(JD.O)宣布,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擔任京東數科CEO,京東數科原CEO陳生強轉任京東集團幕僚長以及京東數科副董事長,均直接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換帥的時間節點的特殊性也引來眾多輿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人士調動與近期京東金融廣告內容被質疑和批評有關。

陳生強作為京東老將,一手打造了京東的金融業務。但其在職期間,京東金融的一則短視頻卻將京東推向了風口浪尖。

短視頻中,一名乘客暈機,空姐竟建議其升艙解決。而後座的西裝男子高喊「錢我來出」,結果卻是教人直接開通網貸......

隨後,京東兩度致歉。

而李婭雲作為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在京東數科內部,她的角色一直是建立有效的合規及內部控制,防止政策性風險對企業業務造成衝擊。

而此次新設立的幕僚長一職,在京東屬於首次設立,甚至有網友認為,陳強生已被架空。風雲資本界就此消息聯繫了京東數科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並未獲得回復。

對此,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在行業監管趨嚴,以及上市的當口上,京東數科調整了CEO的任命,在如此時間當口進行CEO的調整,顯示出此決策背後可能意味著京東數科階段性戰略側重的變化。在政策和監管的變化中,積極擁抱監管,穩健合規可能才是當下數字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京東數科新任CEO由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擔任,統籌負責京東數字科技的日常經營管理,並協助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陳生強做好戰略、產品和研發的落地,向劉強東匯報。這樣的管理層安排,也更利於落實合規與創新增長之間的平衡。

如此頻繁的操作,惹來了眾人的關注。有業內人士認為,近期的變化是否意味著螞蟻集團被暫緩IPO後,京東數科採取的一系列自救措施。

螞蟻暫緩後,京東數科的自救之路

前段時間,螞蟻集團IPO因為「網際網路小貸新規」被暫緩後,京東數科由於業務中的「金條、白條」與螞蟻集團的「花唄、借唄」業務相似,隨即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與討論。

在招股書中,京東數科的金條業務實現的科技服務收入從2017年的9.20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20.88億元,並進一步增加至2019年的36.60億元,2020年上半年為26.36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99.41%。

京東白條業務實現的科技服務收入從2017年的14.73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27.34億元、並進一步增加至2019年的32.10億元,2020年上半年為17.94億元,同樣增長迅速。

兩者相加,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科技服務收入分別為68.7億元、44.3億元,這裡的「科技服務收入」與「營業收入」口徑有何差異暫不可知,不過已經可以看出這兩項業務的分量。

對此,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稱,「京東也是以聯合消費小貸為主,新規同樣影響京東,京東同樣需要滿足新規的規範性要求,所以會對上市時間有影響。其中,白條和金條都是消費小額網貸業務,也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對於京東數科此次上市主要存在政策性風險,其他還好沒什麼障礙」。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風雲資本界分析,「螞蟻暫緩上市背後,是螞蟻高管進行監管約談,公司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其中最直接的是《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臺,落地執行後可能對佔螞蟻總營收比重為39.4%的微貸科技業務產生較大影響。螞蟻的微貸科技業務主體目前主要是兩家網絡小貸」。

於百程進一步分析稱「京東數科也同樣存在消費信用業務,也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京東數科旗下有「白條」及「金條」業務,白條主要屬於賒銷服務,金條業務和螞蟻借唄相似。京東數科旗下有四家小額貸款公司,其中也涉及網絡小貸業務,但規模均不大,其中最大的重慶兩江新區盛際小貸,總資產規模在29億。因此,網絡小貸的最新辦法對京東數科依然會有影響,比如在註冊資本、聯合貸款等方面,預計京東數科或者用純科技服務的方式開展消費信用業務,或者根據監管要求申請牌照來開展」。

而對於近期京東數科的頻頻操作,於百程認為,在京東集團的幾大業務中,京東智聯雲的雲和AI業務,與京東數科服務的方向和領域比較一致,都是利用科技服務產業數位化。京東集團擬將旗下雲與AI業務整合到京東數科,有利於實現科技一體化協同,集中資源,一體布局從而進一步做大數字科技業務,這也是原京東數科CEO陳生強成為京東集團幕僚長後的京東首個重大戰略性調整。

王驥躍則表示「可能有關係,金融監管從嚴,需要規範,但並不是比例降了就沒事了,重要的是規範」。

你覺得京東數科的「自救」策略能夠闖關成功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螞蟻捅了馬蜂窩,京東數科有苦難言!
    來源:財華網「京東數科還上嗎?果然最大的風險就是政策」這是某投資平臺用戶的網絡留言,顯然市場對於螞蟻金服於A港兩地市場暫緩IPO表示了一定的擔憂,繼而這個擔憂落在了同樣具有網絡小貸業務的京東數科身上,那麼京東數科究竟能否順利上市呢?
  • 螞蟻捅了馬蜂窩,京東數科有苦難言
    「京東數科還上嗎?果然最大的風險就是政策」這是某投資平臺用戶的網絡留言,顯然市場對於螞蟻金服於A港兩地市場暫緩IPO表示了一定的擔憂,繼而這個擔憂落在了同樣具有網絡小貸業務的京東數科身上,那麼京東數科究竟能否順利上市呢?
  • 螞蟻再被約談,半年內重啟上市來得及嗎?
    暫緩上市一個多月後,螞蟻集團的後續走向繼續引發市場關注。12 月初,監管表示已在研究螞蟻重組相關事宜,螞蟻自身也在考慮調整業務架構和重組業務單元。12 月 15 日,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今年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這一個多月來,螞蟻在監管的指導下全力做好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
  • 研究|京東數科:子公司問題頻出拷問內部治理 京東白條催收不當涉嫌...
    而11月3日,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集團」)被監管層要求暫緩上市,一時間「激起千層浪」。市場如驚弓之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數科」)將何去何從?2020年上半年,京東數科陷入虧損,未來業績走向如何?此外,京東數科旗下京東白條因催收不當,已引發投訴不斷,或正將其推向輿論「風口」。
  • 京東黨委書記李婭雲接任京東數科CEO,劉強東在想什麼?
    不料,7年後,劉強東的三大王牌之一京東數科也出了一位幕僚長。 01京東集團黨委書記李婭雲 12月21日,在億萬家庭正享用熱氣騰騰的冬至餃子時,京東集團平地一聲雷,突然宣布京東數科換帥,原CEO陳生強轉任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出任京東數科新掌門,震動了業界。
  • 低俗廣告風波、緊急換帥,京東數科IPO懸了?
    今年以來,京東先是完成京東集團的港股二次上市,其後又完成了達達的美股上市,最近京東健康港股IPO更是將市值做到了5000億港元,今年新上市的幾家公司累積創造超萬億資產,還差最後一家,京東數科上市即可完美收關。今年9月11日,上交所科創板正式受理京東數科註冊申請,9月30日閃電通過問詢,但至今3個月再無更新,京東數科IPO突然出現了卡殼。
  • 螞蟻集團暫緩幾個月上市 公司最大的股東是誰?
    螞蟻集團是支付寶的母公司,原名叫螞蟻金服,於今年7月份正式更名為螞蟻集團。近期,各大媒體對螞蟻集團討論較多,對於其暫緩上市也是比較關注的。那麼,螞蟻集團暫緩幾個月上市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 井賢棟:全力做好螞蟻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12月15日,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表示,過去一個多月,螞蟻集團在監管指導下,全力做好暫緩上市的善後工作。此次監管約談後,11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螞蟻集團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將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申請於2020年11月5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決定。隨後,螞蟻集團公開表示,螞蟻集團已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通知,暫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計劃。受此影響,決定於香港聯交所H股同步上市的計劃也將暫緩。
  • 螞蟻退錢了!證監會、上交所回應暫緩螞蟻上市!財務自由一夜泡湯...
    11月3日,上交所已作出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本次發行暫緩後,上交所將依法依規審慎處理螞蟻集團後續股票發行和上市事宜。  證監會回應螞蟻集團暫緩上市  11月4日晚間,據證監會發布,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答記者問。
  • 螞蟻暫緩上市,杭州房價應聲下跌
    螞蟻準備上市前,杭州一棟大樓的員工都沸騰了。好多員工要變成千萬富翁,基本無心工作。 螞蟻暫緩上市後,員工失望至極,退訂豪車豪宅,據說杭州房價連夜調降15%。
  • 助力資管機構數位化 京東數科JT2打響金融科技下半場
    6月,阿里集團旗下螞蟻金服和Vanguard集團聯手設立先鋒領航投顧(上海)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元,其中螞蟻金服持股51%,先鋒領航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持股49%,雖然螞蟻金服方面並未透露新成立公司的具體經營計劃,但市場多猜測,未來兩大巨頭的合作將圍繞智能投顧展開。
  • 螞蟻主動整改,劉強東緊急「換帥」,網友:早就應該聽馬化騰的
    其實說起來,不管是馬雲還是劉強東,在螞蟻未上市之前,兩個人的目標還是比較一致的,都想讓自己手中的獨角獸儘快上市。如果成功,馬雲的身價一夜之間將有望上漲千億,一大批員工將實現人生的財富自由。對於劉強東而言,馬雲的成功對他也是一種鼓舞,說明這條路能走通。沒想到,只差臨門一腳的那個人,沒等來東風,反倒是等來了「西風」。不僅上市短期沒了希望,而且產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 估值1300億元的京東數科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7月1日晚間,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官網信息顯示,京東數科已經與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五礦證券、華菁證券分別籤署股票發行上市輔導協議。對此,京東數科表示「不予置評」。 來源:北京證監局官網 儘管官方沒有給出直接反饋,但據媒體報導,京東數科將在科創板上市已經非常明顯。
  • 勒令螞蟻集團暫緩上市!沒有所謂的馬雲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雲
    距離螞蟻集團以「A+H」方式達成史上全球最大IPO資本盛宴僅短短2天,螞蟻集團突然被官方暫緩上市!上市進程突然被官方叫停,或許部分原因源於馬雲的「禍從口出」。其二、螞蟻集團A+H上市雙雙按下暫停鍵11月3日晚間,上交所披露關於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你公司原申請於2020年1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科創板上市。
  • SamtradeFX:京東數科新玩法落定
    這事兒是京東數科做的? 不信任的眼神裡面還充滿了偏見,在不少人眼裡,京東數科和螞蟻一樣,都是所謂的「做金融的」,對業務方向的理解還停留在對C端賣理財、做小貸的刻板印象裡。 但是顯然,京東數科做的事情不僅是對刻板印象的顛覆,還是對自己的顛覆。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引發網絡熱議,大數據下看輿論如何傳播發酵?
    本時段內,除關注傳播事件信息外,多數輿論從「螞蟻集團運作、盈利模式」、「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原因」等方面展開討論,如「經濟日報」發文《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彰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堅定決心》。而後,4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就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表示「避免螞蟻集團在監管政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倉促上市,是對投資者和市場負責任的做法」,相關信息被「@新華網」「@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傳播,引發輿論持續討論,少數網民對「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行為提出了質疑。11月5日之後,輿情開始逐漸回落。
  • 京東數科智慧機器人「出圈」,巨頭All in攪動AI一池春水
    京東數科智慧機器人業務部總經理姚秀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即便停留在艱難的探索初期,巨頭們之於AI仍舊趨之若鶩。 記者注意到,今年,京東數科自研的機房巡檢、室內運送等AI機器人產品相繼落地。上市不久的京東健康,其AI分診、AI輔助診療體系等同樣為未來撐起無限遐想。
  • 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借千億融資打新的香港股民炸了!
    上海證券交易所於昨晚發出公告,指由於螞蟻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和執行長胡曉明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而螞蟻也報告了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上交所認為,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螞蟻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訊息披露要求,故根據有關法規並徵詢保薦機構的意見,決定暫緩螞蟻上市。
  • 吉利汽車、京東數科、盛美半導體……來了解下科創板排隊的「高研...
    根據科創板的定位,已上市的企業涵蓋半導體、生物科技、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其中不乏業內「大咖」,如中芯國際、君實生物等,不僅體現出科創板對新經濟企業的包容性,也帶來了引領性和示範性。隨著科創板成為中國科創企業首選上市地,更多高新技術企業正加速趕來,科創板掀起一股排隊熱潮。根據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審核信息,截至11月3日,科創板累計受理企業達47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