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南海各鎮街的村居走出了一條怎樣的路子,一起來看看。
美麗的天湖公園
2017年,西樵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如今,在鄉村振興的大戰略下,西樵鎮將力促「國字號」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建設「珠聯璧合」,深挖歷史文化,謀劃特色村鎮,為全省鄉村振興提供「西樵經驗」。
「松蟠朱頂鶴,塘躍錦鱗魚」。穿過1982年由松塘村民重修、革命志士區夢覺題寫舊門聯的「松塘第一門」,沿著大月池、小月池湖畔細細品味,古樸大方的區氏宗祠、精美絕倫的鑊耳大屋常常讓遊客們流連忘返。這個擁有800年歷史的上金甌松塘村,村民自發進行古村落保育,留住「鄉愁」和記憶。
據上金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主任陸祖橋介紹,松塘村自宋代開村以來,村中格局規劃有法,名人輩出,是遠近聞名的「翰林村」。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千年的村中格局也面臨著時代的衝擊。「傳統建築越拆越少,年輕的村民有了新房子,『鄉愁』卻無處安放。」
松塘村
松塘村的變化引起了區振作、區子廣等老一輩村民的反思。2008年起,以重修孔聖廟為契機,村民自發成立翰林文化協會。2011年,翰林文化協會恢復舉辦「孔子誕」,傳統民俗的復興受到村民一致好評。社區居委會「趁熱打鐵」,與村民訂立《西樵鎮松塘村村規民約》,「經表決,有98%的村民都贊成對古村落進行保育。」
村民的文化自覺形成了推動古村活化保育的強大動力。為了保證古村的統一規劃,社區居委會先後委託中山大學旅遊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了《松塘翰林文化村旅遊開發規劃》和《西樵鎮松塘村名村建設規劃》,並以政府主導統籌推進古村保育開發,在基礎設施、旅遊設施、生態保護、古蹟修繕、文化整合等方面開展大量保育工作。
松塘村的祠堂建築在風景優美的月池旁
民房的馬賽克瓷片逐漸消失了,建築又恢復成了嶺南特色的鑊耳大屋;水泥路重新鋪上了青石板,翰林門等老建築也一一復建。此外,正月初四出色、六月廿四關帝誕、八月十五燒番塔等民俗回來了,孔子誕也升級為「翰林文化節」。如今,松塘古村處處彰顯儒家文化的內涵,松塘村慎終追遠,重孝悌人倫的儒家家風是松塘家族興旺發達的秘密,成為古村一道靚麗和獨特的文化風景。
接下來,上金甌社區將通過美麗文明村居建設、接通排汙管網、充實文化景點內涵、引入建設黃飛鴻文武學校等舉措,推進松塘村文化鄉村、宜居鄉村建設、推動民宿發展,將松塘村打造成為市、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示範村。今年6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到松塘村進行調研時,對松塘人在振興鄉村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表示讚賞。
松塘村
古色古香的村貌和傳統熱鬧的民俗讓松塘村煥發出嶺南古村落的韻味。松塘村也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等殊榮,登陸央視《記住鄉愁》系列。2015年12月,文化部(現為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參觀上金甌松塘村時也忍不住點讚,「我來到了松塘,看見了文化,感受到自覺,記住了鄉愁」。
松塘村的保育成果,正是西樵鎮在鄉村振興領域長期的探索寫照。2017年,西樵鎮獲批入選第二批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以建設國家旅遊文化產業集聚區和嶺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為總體定位,西樵鎮肩負起傳承嶺南文化的重任,利用「國字號」特色小鎮帶來的發展機遇,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出獨特發展道路。
「嶺南文化底蘊和生態環境是西樵的優勢」,西樵鎮黨委書記黃頌華接受採訪時表示,西樵擁有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與生態環境資源,充分挖掘理學、武術、龍舟、南獅、觀音、桑基魚塘文化等嶺南文化資源。
松塘村翰林文化節於每年10月舉行
如今,西樵山上啟動碧雲片區改造、山南停車樓建設、完善山上遊客服務配套,提升山中景點和登山步道、保護雙肩石器遺址打造石器遺址公園,「黃飛鴻」獅王爭霸賽、翰林文化節、大仙誕文化節熱鬧非凡;山下則通過聽音湖公園、宋城西樵山嶺南千古情、國藝影視城、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百年古村民宿開發等工作,加強文旅體驗元素。其中,對於圍繞西樵山的7條嶺南古村以及山下遍布的松塘村、簡村等嶺南古村落,計劃在保育的基礎上,將這些古村打造集精品民宿、特色餐飲、文化創意為一體的嶺南民俗風情最佳體驗地。
古村落的活化保育正是特色小鎮建設和鄉村振興的結合點。借勢於西樵山文旅資源的「蝶變」,各村居在鄉村振興中逐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嶺西村傳承保護黃飛鴻、黃君璧的故居和文化,樹立「文武嶺西」名片;簡村和百西村頭村恢復傳統民俗,融合美麗文明村居工作提升村容村風,如今掛上了「省歷史文化名村」的牌子;整合西樵山和山南桑基魚塘資源,創建廣東佛山國家生態公園,讓 「世間少有美景」得以保護。
多彩樵山路 鄭國恆 攝
今年3月,以「嶺南文化」為主題的2018西樵山文旅投資推介會在深圳召開,西樵鎮山上碧雲片區、古村活化試點等旅遊資源及聽音湖片區和廣東佛山國家生態公園等6大類優質文旅項目驚豔亮相。黃頌華表示,接下來,西樵將充分發揮「嶺南文化+生態環境」的優勢,打造成為佛山乃至廣東在嶺南文化展示的核心。
無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是推進全國特色小鎮建設,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是推進工作的根本保障。為此,西樵以黨建統領全局,提升鄉村治理新格局。
簡村陳啟沅紀念館
在簡村社區,當地黨委結合陳啟沅、冼玉清等名人典故,推進核心價值觀公園、簡村村史館等項目建設,提升村容村貌和民風建設;在西樵山南麓的儒溪村,駐點團隊和村委會聯合對基邊村口的基耕路進行加裝護欄改造,當地村委會更乘此東風修繕了基邊至煙南村的基耕路。
黨建統領全局,讓西樵的嶺南古村保育落活化事半功倍。如今,隨著鄉村的肌理得到恢復,西樵山上下更散發出古色古香的嶺南韻味——這正是西樵「鄉村振興」和「國字號」特色小鎮要達到的共同目標。西樵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西樵的「鄉村振興」和國家特色小鎮創建要「珠聯璧合」,通過軟硬體的打造讓西樵既有「顏值」更有「氣質」,打造嶺南文化旅遊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