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半了,實習愉快否?旅遊愉快否?暑假還能幹啥?來自前方的記者發來報導,還有兩位會院學子去夏令營了,聽說還有臺灣同胞一同參加的呢?具體是怎樣的,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吧!
鑑於兩岸文化與經濟交流頻繁,為促進兩岸會計高等院校學子開展會計文化交流與溝通,推動兩岸文化的傳承、提升與發展,臺會計合作與交流基地主辦,由廈門市兩岸會計合作與交流促進會、臺北市趨勢研究文教基金會、臺灣會計研究月刊聯合承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會計文化研習夏令營」於2015年7月24日至29日,為期6天,在廈門舉行。
參加此次夏令營的學員都是來自槓槓的大學,有臺灣大學、臺北大學、東吳大學等7所臺灣高校,有中央財大、廈大、中國人大、中山大學、廈門國會、北京國會、上海國會等14所大陸財經知名院校,兩岸大二及研一在讀生共計51名。
江財會院當然是少不了的啦。經過遴選, 13會4王頌和13A1蔡雋兩位同學代表我校參加此次夏令營活動。(此處應有掌聲,piapiapia~)
我們用一張圖來讀懂這次的夏令營活動吧!
接下來就是詳細報導啦,請搽亮雙眼啦~
上午和下午來到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登記入住公寓。
和藹可親的北師大心理學教授「卡卡」老師通過詼諧的語言、巧妙的方式,讓我們在遊戲中迅速拉近距離認識彼此,十分鐘的「頭腦風暴」,每個小組推選組長和政委,確定小組名稱、logo、口號。
上午兩岸各校滿腹經綸的專家學者齊聚廈國會教學樓209,舉行開營儀式,開展海峽兩岸會計文化研討。兩岸教授們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就海峽兩岸會計準則的制訂定和發展及XBRL之現狀與應用開展了主題演講,提出兩岸會計用語的標準化統一的意見。 (大陸演講嘉賓: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副主任狄愷、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劉勤 臺灣演講嘉賓:臺灣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啟群、臺灣XBRL委員會主任委員簡立忠)
▲ 臺灣大陸雙方互贈禮品
▲ 臺灣XBRL委員會主任委員簡立忠
▲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劉勤
下午參訪廈門兩個自由貿易園區,今年4月22日,李克強總理視察廈門自貿區。自貿區通過先行先試和金融創新來進一步擴大服務業的開放,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擴大服務業開放,將會對兩岸經濟產生巨變作用。
晚上,各小組都為第三天以 「網際網路+會計」為主題的文化沙龍積極備戰,時間短促,營員們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行激烈討論,隨即展開分工,收集資料,模擬排演,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點分析。
Day Three
展各小組分析結果,品鼓浪嶼風土人情
上午各組依次展示沙龍「網際網路+會計」分析報告,切合兩岸實地情況,聯繫實際,在大數據時代中尋找網際網路對會計的發展前景和職能轉變、計量方式轉變的相關影響。各組的積極展示得到臺灣政治大學前校長鄭丁旺教授和促進會副會長張白玲教授的肯定和表揚,誇讚營員們思維活躍,深入話題,思想深刻。
▲ 東吳大學李亞涵報告中
▲ 廈大王毓嫻報告中
▲ 江財會院王頌報告中
▲ 臺灣政治大學前校長鄭丁旺教授點評中
下午參觀廈門著名景區鼓浪嶼,在導遊「老抽」的帶領下,我們暢遊了一遍小島,登日觀巖,參觀鋼琴博物館,感受當地文化,體會風土人情,穿街走巷,了解歷史背景,海峽兩岸小夥伴們的友情也在旅程中也變得更加深厚。
戀戀不捨地離開小島晚飯過後,我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自由活動——逛曾厝垵,深深被誘人的美食和特色的小店所吸引。
坐車繞過盤山路108彎,來到著名南靖土樓「四菜一湯」,古香古色的南靖土樓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看似千篇一律,實則不拘一格,各具特色,似天上掉下的飛碟,又如地上長出的蘑菇土樓,冬暖夏涼,具有很強的抗颱風、抗地震能力,是先人智慧的結晶。
這裡的水果茶葉產量豐富,品種多樣,我們選擇一座氣勢磅礴的土樓,品味當地的名茶特產,心生一種想要紮根於此的安逸和寧靜。
晚上,各小組在緊鑼密鼓的排練聯歡節目~
Day Five
了解名校文化歷史,廈門大學結營儀式
我們先後參觀了由著名華僑陳嘉庚先生紀念館和由其創辦的集美大學、廈門大學,這位偉大的教育慈善家先後創辦多所名校,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在當時戰火紛飛的年代帶來希望的曙光,被毛主席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參觀美麗的廈大和南普陀祠後,結營儀式在廈大嘉庚2號樓舉辦,由廈大管理學院副院長兼促進會副會長劉峰教授主持,聆聽廈大「止於至善」的校訓和廈大會計學科發展歷程。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匯報收穫體會,整個夏令營取得圓滿成功。
結營結束,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在廈門國會舉行豐盛隆重的結營晚宴,並在宴後齊聚「活動中心多功能廳」,每組展示用擠出來的零碎時間排練好的節目,大家歡聚一堂,氣氛融洽。
上午,已經結下深厚友誼的營員們陸續返程,我們相互寒暄著,約定今後還要在聚首,一起回味這短短五天夏令營帶給我們難忘的記憶。
▲ 第一天
▲ 最後一天
Q:此次夏令營你有什麼收穫?
頌哥哥:
此次會計文化研習夏令營讓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感受到來自海峽兩岸全國各地高校同學們不一樣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經過短短五天一起生活和學習,在人生追求和價值觀層次上也有所思考和改變。
我深感名校資源與平臺的廣闊性和地域之間教育環境的差異性,對於「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有了切身的體會,高度決定視野,我們需要拓展視野,開闊眼界。
我們大學生不僅要做好學習、學術上的功課,還應該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明確人生追求。我校的資源也有很多,只要把握住適當的機會,做好充足的準備,你就會發光發熱,擁有一個美好充實的校園,要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Q:夏令營中影響最深刻的是什麼?
雋姐姐:
印象最深的是,竟有機會零距離接觸課本上說的制定修訂會計準則的知名教授們,聆聽兩岸會計最新研究報告,有機會到廈門自貿區參觀,實地學習海峽兩岸經濟往來的發展和相關政策。
更驚嘆在短短一個晚上時間內,6個小組的同學都能把這次兩岸會計研習主題為「網際網路+會計」的沙龍報告完美的完成,在以往看來真的是不大可能的事。
不管是搜集整理資料,製作PPT,合成視頻,抑或是展示報告當天的創意,大家在一起合作簡直是各路大神帶飛的感覺,1+1>2,嗖嗖嗖~我們組有上海國會和中南財經、臺北大學的碩士,他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和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對學術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同齡的廈大、央財、山東財經、臺灣大學的同學,他們中間有拿過KPMG全國案例分析大賽的冠軍得主,在PPT製作和展示創意上各抒己見,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功課,現在想起還感覺像夢兒一般,biubiu!~
會計沙龍的展示,與其說是一次海峽兩岸的會計文化研習,倒不如說是一場精美絕倫的視聽盛宴。人生當中著實很難有這樣的機會,在7天的時間內,大家放下所有的瑣事,和各高校精英聚集在廈門國會,全心投入這次交流,領略各高校的精英風採,一起學習,一起玩。有這樣的機會博採眾長,認識這些朋友,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個成長印記。
——From雋姐姐
頌哥哥雋姐姐:
下一屆海峽兩岸會計文化交流研習是在臺灣,是臺灣哦!會院學弟學妹萌加油,乾巴爹!!
本屆研習夏令營促進了海峽兩岸學者們在會計學術研究方面的交流,通過沙龍討論的形式對「網際網路+會計」進行探究,兩岸學生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對會計行業有更進一步的理解,整個夏令營活動為推動海峽兩岸會計文化的交融做出了貢獻。夢想不滅,交流不止。對知識的掌握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活到老,學到老。思維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交流會是灌溉的養分。作為江財學子,我們要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腳踏實地、拼盡全力,我們還要爭取更多的機會走出學校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傳承「信敏廉毅」的精神,為繼續推動兩岸會計文化交流做出更多的努力。
黎明的起點
在你我心中
今天你的夢是美好的
明天你就是美好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