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瘦8到20斤,純植物提取、無副作用!」不用節食、不用運動,坐著喝咖啡就能減肥瘦身?
殊不知,這種微信、抖音上的網紅「減肥咖啡」就是普通的咖啡原料加入國家明令禁藥西布曲明、酚酞,這類添加劑會讓人產生抑制食慾的減肥假象,嚴重時會讓人產生精神恍惚、致癌等嚴重的毒副作用。
12月12日上午,浙江省公安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現場通報台州仙居警方偵破「2019·11·22」特大網絡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的具體情況。
查!消費者食用「減肥咖啡」後心悸嗜睡
今年5月,台州仙居縣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銷售減肥咖啡和糖果,網絡遍及浙江、河南、廣東等20餘個省市。民警進一步偵查發現,此類減肥產品均屬三無產品,銷售價格高達300-500元每包。
7月7日,仙居市民李女士到轄區派出所報案,稱其從微信好友處花費近2000元購買了一款減肥咖啡,喝了幾次後身體出現頭昏、腿軟、嗜睡等症狀,後經醫院檢查,谷丙轉氨酶值嚴重偏高,還出現肝損傷現象。
民警將李女士購買的減肥咖啡委託市場監管部門檢測,結果顯示產品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的禁藥「西布曲明」成分。
台州市仙居下各派出所民警楊警官介紹,西布曲明屬於處方藥,原來用於輔助治療肥胖症,但是因為副作用大,會造成心率增快、血壓增高,嚴重時可導致中風甚至死亡。早在2010年,有關部門就已經發布通知禁止鹽酸西布曲明製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生產、銷售和使用。
銷量可觀、價格不便宜的網紅咖啡裡竟然添加違禁藥。仙居警方第一時間將線索上報至台州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立即成立專班開展工作。
△圖片源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經過層層追蹤,台州、仙居市縣兩級公安機關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於9月30日,在浙江仙居、江蘇蘇州兩地,展開了第一輪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搗毀銷售窩點6個,包裝倉庫1個,現場查扣各種包裝的網紅有毒、有害咖啡、糖果共計160多箱,案值560餘萬元。
據尹某某和陳某某等人交代,他們並不生產咖啡,這些咖啡是以每包八九十元的進貨價從網上購得的。
那麼,有毒的「減肥咖啡」到底是哪裡生產的?
抓!有毒「減肥咖啡」生產窩點髒亂不堪
經過海量數據分析,層層追蹤,所有線索指向了在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的謝某某、張某、許某某一家子。
△圖片源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11月10日,由仙居縣公安局民警、市場監管工作人員近20人組成的抓捕組悄悄進入二道白河鎮展開工作。
經過一星期的跟蹤蹲守,偵查人員相繼掌握了嫌疑人張某、謝某某一家的行蹤規律及車輛、生產窩點、倉庫等情況。11月22日,抓捕組兵分兩路,經跟蹤蹲守,瞅準時機,分別在一生產窩點內將正在生產灌裝的張家夫婦、兒子三人和正在家中上網銷售的謝某某抓獲。
△視頻截圖
據參與抓捕行動的台州市仙居下各派出所民警楊警官介紹,「減肥咖啡」的生產窩點布滿灰塵,環境髒亂不堪,各種咖啡原料更是隨意地裝在裝動物飼料用的袋子裡,或散落在黑乎乎的地面上,地面連最起碼的平整都沒有做,又黑又髒的煤石、斷成一截截的磚頭就凌亂地散落在地上,用於從外邊雪泥地進來時墊腳用。
△圖片源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圖片源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據悉,抓捕組先後於9月30日、11月25日,在浙江仙居、江蘇蘇州、吉林長白山展開統一收網行動,一舉搗毀了一個集生產、網絡銷售有毒、有害減肥咖啡、糖果的全鏈條犯罪團夥,共查獲各類「Amor coffee」(粉咖啡)、「DL SLLMMING COFFE」(黑咖啡)、caféJessica(綠咖啡)、DORA MACCHIATO(紫咖啡)、「super sugar」(瑪奇VC可可軟糖、複合果蔬糖果)、「妮娜燃脂咖啡」、「啡美人纖咖啡」等網紅有毒、有害咖啡、糖果共計5663箱,疑似西布曲明、酚酞10餘斤,各種原料、包裝材料等共計1026公斤,初步核算涉案金額6600餘萬元。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深挖中。
呼籲!購買食用產品請走正規渠道
經警方調查,27歲的謝某某和26歲的張某繫戀人關係,2017年謝某某綜合網上各方面信息,得知在咖啡中添加西布曲明或酚酞有顯著的減肥效果,於是會同張某從網上購置了咖啡原料、西布曲明和生產設備,在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租下兩處簡陋的臨時建築作為生產灌裝窩點生產系列「減肥咖啡」,銷售倉庫窩點就設在其自家邊上的車庫內。張某和父母張某某、許某某負責生產、灌裝。謝某某利用抖音、微信、拼多多等社交平臺溝通交流尋找代理商,一旦有了訂單,由張某的父母隨意用化名,通過物流寄遞渠道進行銷售流通。
為擴大產品銷路和影響,謝某某將產品包裝宣傳成高端進口、療效顯著的所謂「保健食品」,聲稱其所有產品原料來自西班牙和南非野生漿果提取,無任何副作用。在如此包裝宣傳下,其生產的減肥咖啡仿佛成了「神藥」,深受愛美人士和部分非法微商的熱捧,產品銷量很好,全國代理銷售遍及全國20多個省,涉案金額6600餘萬元。
事實上,除了違禁藥,「減肥咖啡」的其它原料與減肥沒有任何關係。
台州仙居下各派出所副所長李巍建議,消費者購買食用產品需通過正規渠道,如果通過微商購買,可以確認微商的上級廠家是否有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這些資質證照。同時,消費者還可以通過產品包裝上的電話和地址進行核實。李巍表示,吃進口的東西,建議消費者儘量到實體店購買,因為相關部門對實體店的監管更加嚴格,相關追責途徑也更明確。
(記者 李沐子 通訊員 曹紅兵)
【大家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