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齊家安安要分享的是一套乍一看很不划算的老房子,年代久遠,戶型缺陷非常明顯,採光不夠,光照不夠,布局不合理,又老又小又破,幾乎挑不出一個優點,但是她還是買了,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滬飄8年的年輕小白領。
我後來問過她,既然這套房都這樣了,為什麼還是買了呢?
她想了一會兒,抬起頭眼神堅定地告訴我,「我自認自己一直是一個很能吃苦的人,但是在外打拼這麼多年,我知道時間到了,我該給自己一個交代了。這個交代在別人看來可能是結婚生子,但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穩定的家,不用到期搬家,不用每次都勉勉強強過日子,所以儘管這套房不咋樣,但是我有信心能把它裝好,況且老小區周邊設施都很齊全,出門就有地鐵、有商場、有醫院,這已經足夠了。」
這是剛到手的時候她拍到的老房子內部的樣子,要不是打光夠亮,這裡會更糟糕。
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了,她是對的,她真的把這樣一套老破小裝成了她想要的樣子!
原來的戶型結構很逼仄,臥室、廚房、衛生間、客廳都用牆隔斷開了,導致每間房都很小,採光量大受影響。所以老房子到手之後,她跟設計師提的第一個需求就是「拆牆」!
好在房子很小,內部承重牆並不多,她把能拆的牆幾乎都拆掉了,打算做一個全開放式,想著反正是自己一個人住,也不用考慮什麼私密性,怎麼開心怎麼裝了。
牆面採用拼接色塊的方式,以白色為主,輔以亮黃色、淺灰色等顏色作點綴。
臥室的隔斷用的是厚重的遮光簾,夜間休息的時候拉上帘子,可以完全跟客廳分隔開來;白天的時候,將帘子拉到一邊,視覺上會把臥室區域也劃到客廳,顯得更寬敞、通透、明亮。
因為臥室太小了,再強行放進衣櫥的話,很擁擠,所以設計師將臥室對面一牆相隔的拐角處牆面特地刷成亮黃色,與其他區域區別開來當作衣帽間。
我問她,「你最滿意的設計是哪裡?」
她說,「你抬頭!」
頭頂是光禿禿的天花板,沒有做吊燈,但是那幾條黑色的軌道卻異常耀眼。
她家幾乎沒有用到一個主燈,全都是用的軌道燈,這種燈可以自由移動位置和改變轉向,簡約大氣,能照明,也能營造氛圍感,算是一款多功能燈具。
客廳和衣帽間中間用了一排儲物箱做隔斷,高度差不多在及腰的位置,不影響房間整體性,又能很好的分隔空間,儲物箱用的同一款式的彩色面板,靈動、跳脫。
客廳牆面本身是白色的,但是因為已經被沙發和儲物箱分割成不規則的形狀,再放一些掛畫的話會顯得有一點「頭重腳輕」,所以她乾脆在牆面安裝幾塊原木質地的擱板,用來擺些小型盆栽、音響、玩偶或者書籍,剛好合適。
客廳是將原來的陽臺一併收進來,擴大了客廳的面積,窗臺底下是一整塊超大面積的書桌,非常適合日常辦公,採光很好,窗戶遮光用的是柔光捲簾,就算拉上了窗簾,也能保證室內採光不受影響。
因為房間確實很小,像這樣設計之後幾乎找不到完整的一塊儲物空間,後來跟設計師溝通之後,乾脆設計成分散式儲物箱,以隔斷的形式擺放,保證每個分區都有儲物箱,便於放置每個分區內的雜物,方便分類,也方便拿取。
最後,我問她,「你現在住進去快一個月了,什麼感受?「
她回了我兩個字,「划算!」
(本文由齊家安安整理編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