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園外接桃花,十裡香塵漫紫霞。已道名山僧佔盡,林深更有帝王家。這句詩說的就是南京明孝陵。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明孝陵也是南京旅遊的重要名片,它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並被授予「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明孝陵在鐘山風景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大金門大金門位於下馬坊西北750餘米處,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門。大金門原為黃色琉璃瓦重簷式建築,現存磚石砌築的牆壁,下部為石造須彌座,面闊26.66米,進深8.09米,牆壁闢有3個券門洞,中門較高為5.05米,左右兩門高4.25米。
南京博物院前院長梁白泉研究員說:「明孝陵首開了第一代皇帝陵寢的神道作為後世子孫陵寢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兩邊分布的12對石像生和4對石人,石刻風格多樣,造型厚重簡樸,融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為一體,也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明孝陵櫻花園位於「最美600米」石象路旁,栽植櫻花約3000株。院內分布有觀櫻亭、翡翠風亭、胭脂雪亭、芳菲月亭等眾多古典園林煎豬,櫻花盛開時,亭臺樓閣掩映在漫天花瓣之中,具有別樣風情。
遊園小貼士:乘坐公交:遊2、20、315、遊3路車、G5乘坐315路公交到明孝陵站下車步行370米到達明孝陵地鐵:地鐵2號線苜蓿站步行一公裡左右到達自駕:附近都有停車場P,停車很是方便,不是節假日人不是很多門票: 70元鐘山套票:100元。開放時間: 06:30-18:30周一-周日全天開放
明孝陵改變了唐宋帝陵方上、陵臺、方垣、上下宮制度和十字軸線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宮布局建立「前朝後寢」三進院落制,開創了陵寢建築平面呈「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並一直規範著此後明清兩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設規制。特別是明孝陵的「前朝後寢」和前後三進院落的陵寢制,反映的是禮制,但突出的是皇權和政治。
遊這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顯赫、規模宏大、形制獨特、背依鐘山環境優美而著名於世,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明孝陵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之中,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
關注我,我們一起去探訪南京那些發現和未發現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