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義演接地氣 春風化雨入人心
2018年新年伊始,在賈汪區「推廣馬莊經驗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農民精神風貌」的工作會議上,區委書記曹志親自為「耿集鄉賢文化藝術團」頒授「馬莊農民樂團一分團」團旗, 耿集鄉賢文化演出進一步得到領導和群眾的認可。耿集鄉賢文化藝術團從2014年在耿集鄉賢協會的基礎上自捐自辦、自編自演,宣傳耿集本土特色文化。幾年來,藝術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生活中取材,自編自導自演接地氣、冒熱氣的文藝節目,以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向廣大基層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傳播法律知識,倡導時代新風,以志願演出寓教於樂,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褒獎真善美,貶斥假醜惡,廣受好評。
自掏腰包,志願演出不後悔
說起鄉賢文化藝術團,還得從鄉賢協會的調解工作說起。鄉賢們在調解過程中發現,雖然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但是很多村民的思想觀念沒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為思想守舊、落後、愚昧、不講公德,導致的矛盾糾紛佔了很大一部分。鄉賢們深深感到不能被動地等著群眾來求助,更重要的是要主動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政策宣傳和典型事例的感化,而利用文藝寓教於樂、春風化雨的特殊宣教作用,對促進鄉風文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於是,耿集鄉賢文化藝術團應運而生。
成立藝術團的前提要有活動經費,但是大家都是志願參加,經費來源就成了最大問題。沒有錢,大家湊。成立之初,鄉賢們紛紛慷慨解囊, 鄉賢協會會長耿德堂帶頭捐了500元,其他會員少則二三百元,多則一兩千元,一天功夫捐款近萬元,首先添置了必要的樂器、服裝、道具等,緩解了燃眉之急。藝術團成員全部來自耿集,現有團員19人,其中男團員7人、女團員12人,年齡最大的69歲、最小的26歲。大家排練演出的熱情都非常高漲,無論酷暑盛夏、數九寒冬,演員們都能克服重重困難,編選排練了一個又一個接地氣、高質量的節目。
藝術團的團員大多是在家種地或者做點小生意,還要接送孩子上下學,照顧家中老人,排練演出完全出於個人喜好和義務行為,大家依然樂於奉獻。在團裡,很多團員都是一專多能,年輕演員耿婷、曹香香不僅擔任的角色多,而且兼職主持,卻毫無怨言,努力把每一個角色演好,認真做好每一次主持。鄭彥、耿夫梅兩位具有大姐風範,從不計較個人利益,除了登臺演出,還兼顧樂器伴奏、劇務等工作。其他團員也都是克服各種困難堅持排練演出,執著精神讓人讚嘆。鄉賢藝術團在賈汪區「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文藝演出鄉鎮(社區)行、「美好生活德法相伴」法治文藝巡演鎮村行、賈汪區「124」國家憲法日暨法治宣傳等活動中,用文藝演出的形式,全方位傳遞社會正能量,傳播文明新風。全體團員憑著對文藝的熱愛,對文化宣傳的責任擔當,依然信念堅定、初心無悔。
取材生活,緊接地氣入人心
克服建團初期的壓力,鄉賢人立足實際,經不懈堅持,結合形勢共創新編排了近50個節目。這些節目都取材於生活,真實可信,群眾易於接受,也易於引起共鳴,演出效果很好。耿德堂告訴記者,團員們很注意搜集身邊的素材,節目編排也非常接地氣,對於好人好事,通過演出進行弘揚;對於壞人壞事,則通過藝術形式進行不點名批評,觀眾觀看節目,潛移默化中就會受到影響。
藝術團有不少經典的節目,比如《老兩口看新聞》《三個兒媳》《走閨女》等,都是緊貼時代主題,宣傳核心價值觀,讓觀看演出的群眾讚不絕口。宋克義原是耿集中學的校長,後又到賈汪區教育局工作,退休後不忘發揮餘熱,他如今也是耿集鄉賢協會副會長,同時還是藝術團團長。他告訴記者,《老兩口看新聞》是宣講十九大精神,通過老兩口看「新聞聯播」這種接地氣的形式,將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好政策藉助「老兩口」的聊天傳達給臺下的觀眾;《三個兒媳》講的是家庭內部孝敬老人的事;《走閨女》反映的是清正廉潔、傳承好家風的主題。「節目貼近生活,老百姓看了都很有感受。
藝術團團員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最近他們創作的新小品《婆婆也是娘》,節目以婆媳關係為主線,講述在城裡居住的兒媳婦對從農村來的婆婆嫌棄,後來媳婦的親娘知道後,對自己閨女進行教育,使她意識到「婆婆也是娘」的道理。耿德堂說,這個小品每次演出,都有老人在臺下抹淚,就連他自己每次看都很感動。
百場演出,傳播文明新風尚
幾年來,鄉賢藝術團志願演出百餘場,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5年進行賈汪區農民文化藝術節專場演出,2016年5月參加區「江蘇鄉村旅遊節」匯演,還參加了賈汪春晚海選。2017年開展了「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賈汪區文藝演出鄉鎮(社區)行、「美好生活德法相伴」賈汪區法治文藝巡演鎮村行、賈汪區「12·4」國家憲法日暨法治宣傳活動文藝演出等專場演出30餘場,還參加央視七套「鄉約」欄目組的錄製。連續3個春節「送戲下村」,為奮戰在建設工地的職工慰問演出。目前鄉賢藝術團已經和區委宣傳部達成意向,參與全區「送戲下鄉」的演出活動。鄉賢藝術團以細雨潤物、潛移默化的穿透力,促進鄉風文明,助推社會和諧。
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賈汪時,饒有興趣地觀看了馬莊農民樂團表演的文藝節目後深情地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這也讓鄉賢藝術團的團員備受鼓舞,今年初耿集鄉賢文化藝術團又成為「馬莊農民樂團一分團」,這更讓他們對藝術團的發展充滿信心。他們將堅守熱愛的文化陣地,繼續用文藝演出的形式傳播文明新風尚。
(責編:耿志超、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