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華為相繼出海日本,國產手機又有多少勝算?

2020-12-24 砍柴網

全面屏手機的興起,意味著消費者對於日益同質的產品有些厭倦了。而一直以來沒怎麼發聲的中興,近日卻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一款使用鉸鏈相連的雙屏摺疊手機——Axon M。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款產品的設計概念隨即在行業中迅速發酵,使得華為、三星紛紛效仿。

Axon M標新立異的造型還有一個特殊意義:它其實是與日本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共同構想的結果。中興手機營銷副總裁傑夫·伊(Jeff Yee)表示:「摺疊屏創意最初就來自日本,為了打造不同的產品,兩年前我們就開始與NTT Docomo洽談合作事宜了。」

Axon M進軍日本市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其實早在2015年,中興就在東京建立了研發中心,主要聚焦通訊技術的研究。另一方面,華為赴日的頻率也在逐漸增多,《日本經濟新聞》最近連續曝光它們「在日本開設大型工廠」,以及「40萬月薪招聘員工」等舉措。此外,華為此前還透露了一個名為「P」的日本產品計劃,暫且還不知道具體內容。

日本手機市場一直被業內視為一座「孤島」,較為特殊的手機使用環境甚至還形成了獨有的文化現象,本土運營商在這片土地上幾乎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不過,隨著日本智慧型手機相關政策的放寬,以及民眾認可度的上升,近些年來日本市場也成為了國內品牌出海爭奪的一個重要目標。

用戶增量與本土品牌低迷,意味著日本市場有一定潛力

皮尤研究中心此前發布了一份2015年的全球智慧型手機普及率調查報告,其中顯示日本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僅為39%。有趣的是,所向披靡的三星當年就是在日本碰了壁,整體份額算下來只有3.4%,而當時韓國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高達85%了。

不過僅僅過了兩年時間,分析機構Marketing Research Camp的數據卻顯示日本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翻了一倍,今年5月時達到79.5%。實際上,2015年時日本的功能機用戶佔比約為50%,不難發現,他們其實可以視為一種增量的基礎。

然而,日本本土品牌近兩年來未能撐起市場的發展。根據IDC的調查報告來看,2017年第一季度,京瓷、夏普、索尼、富士通等品牌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1.8%、10.8%、8.2%和5.7%,而外來品牌蘋果卻佔到了50%以上。

排除手機本身的質量不提,老大哥索尼更像是自己定錯了銷售策略,Xperia在日本的籤約價格幾乎是iPhone的兩倍。以Xperia Z5和iPhone 6s為例,它們的售價分別為50000日元和26000日元。而夏普甚至一度停產,直到去年富士康收購後才開始慢慢恢復元氣。富士通則在今年8月時尋求出售手機業務,僅打算保留少數股份來維繫手機品牌。除此之外,松下收購三洋無異於抱團取暖,它們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足5%了。

相比之下,蘋果最初在日本市場的份額只有個位數。不過,2009年與軟銀籤署分成條款以後有了些許改變,去年4月的一次全線調價則引爆了消費者的熱情,2016年底時該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了60%以上。這意味著日本的「孤島」時代已經結束,外來品牌通過有效的市場策略也能夠獲得一定的生存空間,日本市場總體來說還是很有潛力的。

改變原本的商業思路,與日本運營商合作極為重要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日本功能機幾乎都是運營商定製的。儘管這些產品迭代得很快,但由於NTT Docomo、KDDI AU、SOFTBANK(軟銀)等移動運營商在塑造內容上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各大應用就如同籤署了主機平臺的獨佔條款一樣,需要審時度勢的進行站隊。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多數日本便利店、販賣機、車站都接入了手機支付功能。這項服務主要通過索尼與NTT Docomo開發的FeliCa晶片完成,而只有配備了這款晶片的手機,才能利用近距離感應技術完成支付。NTT Docomo和KDDI AU甚至敢聯動玩具廠商,生產捆綁手機的玩偶熊——用戶握住玩具的左右手可以給父母發信,握住腳則可以打電話,運營商的任性態度可見一斑。

該情況也適用於智慧型手機,無鎖手機(即不綁定任何運營商,能用所有SIM卡)在日本市場中的數量極其有限,民眾手中絕大多數還是運營商定製的有鎖版。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華為曾在2015年拿到過日本無鎖手機市場份額的頭名(佔比約為33.7%),總體銷量其實是不太多的,但一部分國內媒體為了博人眼球,還總是打出「華為佔領日本」口號。

在Axon M進軍日本之前,中興主要還是通過BLADE V7 Lite與BLADE E01這樣的千元機進行試水,而它們和運營商的合作也集中在比較小眾的領域。比如與NTT Docomo聯手推出的兒童手機服務,不僅不要錢,還有一些話費減免,又比如和KDDI推出的4G通話兒童手錶等等,實際上並未完全打開市場。

政策機遇與產品本土化:爭奪日本市場的兩個關鍵

2014年,日本總務省一紙文書下達,要求各大手機運營商於2015年5月「解除新機型的SIM卡限制」。儘管NTT Docomo、軟銀當時對於新規還回應得含糊其辭,表示「具體應對方法還將進行進一步討論」,但這項政策確實是打開了日本無鎖手機市場。

根據市調機構MM總研公布的數據來看,2013年日本地區無鎖手機的出貨量為11萬臺,僅佔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的0.4%,該數字在2014年時增長為3.1%,而2015年的比重則達到5%,全年出貨量相比之前提高了60%,接近200萬臺。

不難看出,較早在日本市場中潛伏的中國品牌抓住了這個機會,華為、華碩都位列無鎖市場份額排名的前幾位,佔比往往都在20%以上。而日本本土品牌暫時還沒有關注這個領域,Covia也就是偶爾露個熟臉。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寬,未來無鎖市場所帶來的營收還是值得期待的。

當然,這並不代表與運營商的合作就可以擱置了。在產品設計上一度固執的蘋果,也開始進行日本本土化改進。Apple Pay此前就加入了公交系統支持,並採用了前文提到的近距離感應技術。也就是說,只有在日本購買的iPhone和Apple watch才會搭載索尼研發的Felica晶片,其它地區則採用Type A/B制式的NFC。

實際上,中興、華為赴日的基礎設施已經建成,包括研發中心的落成,包括無鎖和有鎖手機市場的探索,本土化改進越來越受到重視。Axon天機7就是中興與日本音頻廠商AKM合作的產物,MONO則是它們與NTT Docomo深度定製的防水智能機。而華為2015年時在日本地區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0億,它們也正在考慮將產品中的顯示屏替換為日本人熟悉的JDI(Japan Display Inc)面板。

除此之外,由於日本針對手機產品的關稅相對較低,而官方對於硬體指標又沒做太多要求,利用低價策略來吸引消費者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擅於低價營銷的國產品牌出海日本,總歸還是有一些勝算。

【來源:鈦媒體              作者:小謙】

相關焦點

  • 華為=為中華作為,中興=中華復興,你知道國產手機名字的含義嗎?
    當然手機品牌除了要好記之外,還有很多廠商的名字還別有一番寓意,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國產手機品牌的含義吧!一、華為華為作為世界五百強,可謂是目前國產手機的領頭羊,手機不光暢銷國內,還遠銷國外。據說,任正非在創立公司的時候,名字取材於「心繫中華,有所作為」這句話,取了每小段話的最後一個漢字,於是成就了「華為」。華為的確也對它的初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中國第一款媲美美國高通高端的處理器海思麒麟970,還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繼續加油華為,為中華有所作為!
  • 日本手機那些事:中興挑戰日本無鎖Top3
    前面提到的Blade V580和Blade V6就都是Blade系列中配置較高的機型,同時又具備國產手機非常擅長的「性價比」。這套在國內市場已經不算新鮮的招數到了剛剛成型的日本無鎖市場反而顯得很有新意。要說如今日本市場的日系無鎖手機,基本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低配置、原生界面、設計無特色。雖說夏普也有幾款無鎖機型,但是也只能算是外觀稍微好看一些,內在仍然沒有什麼特別鮮明的特色功能。
  • 橫掃全球的國產手機,為什麼在日本賣不動?
    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表現堪稱優秀,華為、OPPO、小米、vivo等國產手機代表不僅進入第一梯隊行列,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強手掰手腕,還在亞洲、歐洲和非洲遍地開花結果,給人的感覺是,好像沒有國產手機攻不下的市場。 之所以說「好像」,是因為真有那麼一塊市場,國產手機完全沒有存在感,它就是日本。
  • 中興手機捲土重來
    在複雜的局勢下,目前小米受益最多,而華為承受的壓力最大,三星和蘋果表現相對穩健。頂級巨頭之間的重新排序,也讓一些有野心的手機品牌更加蠢蠢欲動,其中就包括曾經輝煌一時的中興。失意者中興近幾年,中興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已經非常低。
  • 最具性價比國產安卓手機!中興V880評測
    前言:  隨著國際品牌Android手機廠商的火熱,國內著名的手機廠商也正在異軍突起。目前的狀況來說,Android手機面前沒有多大的品牌紛爭,有的只是配置和性價比。所以,中興或者華為等一些新興手機廠商的Android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魅力,關鍵在於它們很實在地拉低了Android手機普遍售價較高的局面,帶給了我們實惠。
  • 中興直言成為2020年「5G先鋒」,國產手機巨頭要換位置了?
    今年的5G手機市場可謂是十分火熱,眾多手機廠商都已經發布了自家的5G新機。在5G手機市場中,形如華為、vivo、小米等手機廠商。都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績。但也有個別手機廠商,在5G手機市場栽了跟頭,中興就是其中之一。
  • 中興與華為相比,努比亞系列手機好嗎?
    中興與華為同屬兩家民族企業,而且都是打著為國爭光的旗號,然而現在,這兩家企業差距越來越大,貌似中興已經遠遠落後華為,怎麼回事?據統計,2016年底手機廠商銷量前五排名分別是:蘋果、三星、華為、OPPO和步步高。中興手機都不知道排在了哪個地方。
  • 中興華為供應商跑路 3800名工人維權
    10月8日,微博上有消息稱中興華為一級供應商——深圳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倒閉,這引起了手機行業人士的關注。  根據36氪等媒體的報導,福昌電子10月8日宣布倒閉,初步公布是欠外款4個多億元,目前3800位工人正在進行維權。福昌電子方面此前與供應商進行了電話溝通,稱目前福昌電子資金缺口8000萬元,欠供應商債務2.7億元,但福昌旗下有工業園區可抵押1.9億元。
  • 風靡全球的華為小米國產手機 在日本咋就幹不過地頭蛇?
    在日本智慧型手機市場,掌握主動權的基本是本土品牌,比如索尼和夏普,蘋果則是唯一一個亮眼的國際品牌。 所以,風靡全球的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為啥在日本就打不過當地品牌呢?蘋果贏得市場的秘訣又是啥? 日本人都愛買什麼手機?
  • 日本手機洗牌:索尼僅剩5%,國產全軍覆沒,榜首佔比43%
    反觀國產手機品牌,不僅佔據國內八成以上份額,產品更是遠銷全球市場,在歐洲、東南亞市場持續熱銷,國產手機已經成為了國產科技的最強出海名片!讓人感到無奈的是,國產手機卻遲遲沒能打入日本市場,像華為、小米等知名手機品牌在當地毫無存在感。
  • 日本暫停發布華為新機,假如索尼停止供應鏡頭,國產手機怎麼辦?
    國產手機近些年一直風靡全球,小米已經成為印度市佔率最高的品牌,性價比相當優秀。而華為OV則打開了很多東南亞市場,實力也是相當強悍。然而,根據外媒最新消息顯示,日本兩大通信運營商KDDI和軟銀暫停了新款華為P30系列合約機的發售,延期時間依然未知。
  • 為何華為等國產手機在日本混得不錯,日本品牌在中國卻賣不出去?
    最近幾年國內手機市場上我們幾乎已經看不到日本品牌的手機了,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日本市場上卻隨處可見國產手機品牌們的身影,尤其是最近幾年,華為、OPPO等國產手機品牌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越來越高,混的是風生水起,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日本手機品牌沒有在中國發布手機嗎?
  • 為何中興5G手機僅376人預定,而華為卻有8萬人呢?
    日前,華為發布了首款5G商用手機,即Mate 20 X的5G版,售價6199。單純從價格上來說,華為5G手機的價格確實不高,甚至比蘋果的廉價版iPhone XR價格還要低。去年,運營商內部人士稱5G手機最初價格要在8000元以上。顯然,5G手機比此前預測的要便宜。
  • 中興事件打醒馬化騰任正非,華為事件又打醒了誰?高科技敲響警鐘
    尤其是以華為、中興為首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因為在5G領域發展得太快,而接連遭受制裁。中興就不用說了,撐了一個星期後只能"投降",而華為作為技術實力更強的企業,一直撐到了今天。2018年的中興事件打醒了馬化騰和任正非,那麼之後的華為事件,又讓哪家中國公司驚醒了呢?
  • 中國手機的紅與黑 - 國產手機,智慧型手機 - IT之家
    當時華為的核心業務是系統設備,賣系統設備送終端設備(手機)。任正非發飆後,華為才開始真正做手機,餘承東被從歐洲調回,執掌華為終端。中興的起點本來比華為高,2011年,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4G設備集採中,中興都拔得頭籌,市場份額佔據第一。但運營商的青睞是一把雙刃劍。僅2013年,中興就推出了176款機型。
  • 日本手機銷量前十排行榜:蘋果屠榜,華為成唯一上榜國產品牌!
    在全球手機市場,日本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日本智慧型手機產業鏈非常發達,但是日本的智慧型手機廠商卻個個都活得很慘澹,原因到底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但好在以往日本民眾還是比較支持自己的手機廠商的,一般來說使用的都是「國產品牌」,但現在這個狀況正在被慢慢的打破。
  • 中國手機為啥攻不下日本的市場?
    之所以說「好像」,是因為真有那麼一塊市場,國產手機完全沒有存在感,它就是日本。2007年,華為手機就開始進入日本市場,彼時華為成立手機業務部也不過4年時間。2015年4月,中興手機也宣布進軍日本。 儘管起了個大早,但華為、中興手機在日本市場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中興手機現已難見蹤影,華為手機則在咬牙堅持。
  • 十大國產手機創始人,誰才有國內的最大競爭力?
    十大國產手機創始人,誰才有國內的最大競爭力?隨著國產手機製造越來越好,大部分人的選擇從三星,蘋果改變成國產手機,那你們都知道國產手機的創始人是誰嗎?下面一起跟著小編了解十大國產手機的創始人吧,你最喜歡哪個國產手機呢?
  • 華為手機系統是不是國產系統?
    可以很肯定的回到你,華為手機系統並不是國產系統,EMUI底層一樣是M國谷歌公司的安卓系統,之所以叫EMUI,不過是給安卓系統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罷了,從根上來說,這根本不是國產作業系統!目前安卓手機都是安卓系統深度定製目前智慧型手機中除了蘋果的IOS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安卓系統,包括三星也是(三星有Tizen系統,但並沒有推廣開來),所以華為用安卓定製系統也見怪不怪了。
  • 中興,華為,VIVO,小米用的都是美國晶片,我們的晶片工程師,OOOOO
    實際上,美國政府早已經開始要求其執法部門去搜集「華為」可能涉及「間諜行為」和向美國制裁的國家出售美國技術的「罪證」了。而在今年1月和3月,美國的AT&T和百思買這兩家手機零售商也先後出於「安全因素」中止了「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在他們渠道上的銷售。美國此舉無疑是將「制裁」的大火從中興燒到了所有中國通訊企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