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榜《今日美國》十佳咖啡城市的臺北,咖啡館的密集程度自不必提,整個城市居民對咖啡館的認可和需求恐怕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作為一個外來客,確確實實地見到了街邊鱗次櫛比的咖啡館,也為臺北人對咖啡的熱愛感動不已。
這是一座有趣的城市,有著古樸恆久的外表和鮮活跳動的心臟。一直好奇阿信歌裡「一離開臺北,又想念臺北」,想念的是這座城市的什麼。當我又一次到達桃園機場的時候,我想著,我大概會想念這裡的鴨血火鍋、吃不完的芋頭和臺北人對待咖啡、對待生活的熱情吧。
臺北很玄妙的事是每一家咖啡館都人流鼎沸。其中佼佼者就是早晨10點開門,9:30門口就排著長隊的Simple Kaffe Flagship(興波咖啡)。這麼有人氣的原因大概主要是因為店主是2016 WBC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Berg Wu 吳澤霖。這家咖啡館還問鼎了知名旅遊網站Big 7公布的2019世界前五十的咖啡館。
一大早排隊等著進門喝咖啡的既有臺北本地的街坊鄰居,也有千裡迢迢來打卡的咖啡愛好者。排在我們後面的是兩位阿姨,其中一位很自豪地給另一位阿姨介紹Berg Wu,三言兩語就勾勒出一個「鄰居家的好孩子、驚才豔豔的少年冠軍」的形象。
Simple Kaffe Flagship坐落在文藝氣息滿滿的華山文創園區旁邊。整個咖啡館是老房子改建的,很大程度的保留了老房子特有的磚牆、地板等,有種魔幻洞穴工業風,服務人員都是熱情有禮、顏值頗高的小哥哥小姐姐。坐下之後要去一樓的吧檯排隊點單。
排了兩次長隊之後有點膨脹,點了手衝和創意咖啡,甜品也點了兩款。結果就莫名過了一早上早餐吃了300多人民幣的土豪生活。阿里山的瑰夏在這家店喝起來特別有感覺,呈現方式上沒有特別新穎的地方,中規中矩很友好。聽說這家店的奶咖非常有名。菜單上還有很多創意咖啡可以選擇,沒有特別驚豔,但也是新奇好喝。走的時候再帶包豆子也可以算作滿載而歸了。甜品選了廣受好評的抹茶卷和地瓜三兄弟。臺北對芋頭愛好者非常友好,各種芋類薯類做成的甜品琳琅滿目、都很好吃不膩。
1.咖啡和甜品的定價都偏高一點,不過一座難求,能喝到吃到都是好的。2.手衝非常棒,創意咖啡聽起來比較有意思,第一次去可以嘗個鮮。
Simple Kaffe Flagship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二段27號
周一到周日 10:00-17:00
年代悠久的RUFOUS COFFEE ROASTERS給人的感覺恰如臺北這座城市——古樸中蘊藏著鮮活的生機、忙碌中潛伏著散漫的慵懶。這樣的咖啡館也真的很適合在秋日午後造訪,用一杯咖啡趕走疲倦。
RUFOUS是臺北一家資歷很久的自烘焙咖啡館,現在已經有兩家店,我去的是老店但據說也是改建之後的新樣貌。不是休息日的下午生意也非常繁忙。在門廊下望著街道等位,午風習習中研究了菜單——說是飲品單不如說是一款豆單,上面列舉了現在店裡供應的不同的豆子的產區、處理法、烘焙度及風味信息,詳細著實。
店內牆上、櫃檯上以及所有邊邊角角都擺滿了各種跟咖啡相關的小器具,手衝壺、壓粉器、咖啡杯等應有盡有。剛剛進門在吧檯坐下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個穿越到九十年代古董鋪的蓬蓬裙小女孩,馬上就要開始一段關於手衝咖啡的奇妙歷險。
選擇了中深烘焙的蒲隆地,溫潤細緻、唇齒留香。自動手衝機提供的溫潤穩定的水流已經成了很多咖啡館的新選擇,雖然少了匠人手衝的儀式感,但在每天高強度、大量出杯的咖啡館可以提供更高的穩定性。
1.豆單豐富,每款豆子的產地、特性和烘焙度都介紹得非常詳細。
2.咖啡館建築古樸、座位比較集中,可能並不是很安靜,但氛圍營造非常到位。
3.生意常年火爆,可能需要等位,不過店裡並沒有規定飲用時間,並不會給人任何急迫感。周一至周三,周五至周日 13:00-21:30 周四店休ALL DAY ROASTING COMPANY位於靠近臺北松山機場的民生社區,也是臺北非常受歡迎的「冠軍咖啡館」之一。一進門一股濃烈的美式工業風撲面而來。高可摘星辰的天花板、寬敞的空間,還有可以擁抱陽光的玻璃頂。
除了極為舒適的環境和氛圍,ALL DAY 出名的地方主要還是豐富的咖啡豆儲備,據說是全臺北咖啡豆種類最豐富的的咖啡館。還有著傳說中全臺北最好吃的蘋果派,可惜我是肉桂絕緣體,所以沒有買來嘗試,離開臺北之後倒是有些後悔,雖然吃的足夠多了,但還是希望自己更努力一點。
一半水泥房一半玻璃房,好像一杯還沒有開始融合的冰拿鐵,一半甜美一半危險。
民生社區遠離了市中心的喧囂,所以來的稍微有些麻煩,倒是可以順路去松山機場附近拍大飛機,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秋天特別容易犯懶,只想在咖啡館裡抱著杯剛剛好的冰拿鐵虛度光陰。
1.可能是我去過的臺北空間感最強的咖啡館,雖然佔地面積不小,但座位很少,就是靠牆的都是很高的凳子,坐起來不是很舒服。
2.一半陽光房一半水泥房的設計,給喜歡日光和喜歡私密的人都提供了選擇的空間。
3.豆子品種豐富,但在這樣美式風格濃鬱的店裡總是更偏向於點奶咖。
看到很多人將置身於居民樓之間的Coffee Sweet形容為隱世咖啡館,不知道是因為咖啡館的自身氣質還是單純難找。和🐰助理一起來來回迴繞了幾個圈,驀然回首發現這家招牌看不見門臉不明顯的小店。真的是城市中的一抹甜,秋日裡的桃花源。
因為是社區店,店內不許拍照,我們討了巧去的時候沒有其他客人,詢問老闆之後得以用相機留下這桃花源的一角。
進去坐下才發現這家雅致古樸的小咖啡館似乎是擔起了社區咖啡館的職責,來咖啡館的客人都是老闆的老熟人,每個人都像是回到家一樣熟悉自在。就像是日劇裡的深夜食堂、街角酒館,這裡就是一個周邊社區的驛站,大家來到這裡,討論著熟悉的咖啡、新進的豆子,忘記平日的忙碌和心中的不平,靜下心來休息一會,淺啜一杯咖啡,從苦裡努力找到一點點驚喜的甜。
在烈日炎炎下找到這裡著實是想要補償自己,所以點了夏日精靈阿芙佳朵,可能因為濃縮特別好喝,鬆軟甜美的香草冰激凌配上濃鬱醇厚的濃縮咖啡,一點熱一點涼,一點苦很多甜。
這杯咖啡含有較多糖分
在降溫中分離沉澱
建議您在產生沉澱時,搖勻杯子
使其溶解,口感更甜!
這家咖啡館手衝主要是虹吸出品,據說還是限量的,想喝一杯還是要趕早不趕晚。這裡的每一杯手衝都被妥帖地安排,不誇張又很細心。手衝咖啡的提示特別社恐患者友好。這家咖啡館很社區化的地方還體現在這種不過分熱情、又細心周到的細節上,讓人從心底感覺舒心放鬆,沒有被忽視的感覺也不會有要跟人尬聊的煩惱。
1.店內不允許拍照,當然自己點的咖啡和飲品還是可以拍的。2.來打卡的咖啡遊客不多,大部分都是周邊居民,老闆比較內斂,不屬於自來熟,但是態度很親切。3.手衝很好喝,老闆拿手的虹吸出品據說每天有限量。4.咖啡館門臉很小比較難找,順著地址細心一點就不會錯過。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周六 15:30-18:30 周天店休非常安靜的一家街角咖啡館,在裡面坐著不太好意思聊天的那種安靜。大大的落地窗鑲嵌在潔白安寧的咖啡館裡,可以從窗戶看到裡面安靜享用咖啡的客人和頗有氣勢的kees。開始以為是硬氣簡潔的工作室風,進來才發現是家溫馨平和的親民咖啡館。家居風格都很居家。powder workshop也是一家「老字號」咖啡館了,來臺北也十九八九會被推薦。
一天的第一杯咖啡照例要喝手衝,🐰助理點了一杯冰抹茶,甜甜的抹茶拿鐵在咖啡館很常見,純粹的抹茶倒是很少見,剛剛吃過永康牛肉麵,不喜歡咖啡的話喝唄清苦的抹茶也可以解暑消食。1. 雖然叫workshop不過是鄰家小店的氣質。
2. 白房子木桌子一度很流行的小清新,還好powder workshop是真清新。
記在小本本上準備打卡的咖啡館不提,既然是著名的咖啡館文化城市,在臺北路上隨意遇到有趣的咖啡館也很正常。THE PLATYPUS CAFE在一座大廈的底層,門外看起來冰冷冷得很酷,進去之後仿佛是綠洲中的實驗基地。巨大的仙人掌中包裹著石頭吧檯和鋼鐵桌椅,logo是可愛的鴨嘴獸,還有很多鑲在牆上的滑板做裝飾,酷哥範兒十足。
好像是剛開不久的店,主要從咖啡師小姐姐看似冷酷無情但應該是有點緊張(百般叮囑下還是認真地出錯了品)的情緒上看出來的。不過點咖啡的小姐姐非常溫柔,像小仙女一樣,特別細心地給我解釋飲品單。
整個店最吸引人的也是飲品單,都是創意咖啡,而且都非常可愛。
我點了一杯Makkurokuro,奶香味十足的咖啡裡還有芝麻味的小碎碎,詢問點單的小姐姐是不是奧利奧,結果她一本正經地解釋說是宮崎駿動畫裡的灰塵精靈……(對這個賣萌可恥的世界絕望了),結果最後也沒有問出來神秘的recipe。
1.恐怕是很新很新的咖啡館,不知道下次去還能不能找到還在不在。
2.從很多方面看起來都有點超前的一家店,氣氛其實有些詭異,咖啡師們都有點像NPC。
3.飲品的名字都非常有特點,除了我喝的灰塵精靈,還有London Fog、Black Phlaty、Calcifer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當然下面的解釋都很玄學,肯定是看不太懂的,當然NPC也不會好好告訴你用的是什麼豆子什麼奶還有什麼添加劑的,真的很像是不小心掉入什麼奇怪的副本了。又是一家冠軍咖啡師,2017WBRC世界咖啡衝煮大賽冠軍,Chad Wang的店,極簡的設計、直角杯型、明快的花藝,處處別出心裁。
如果點了手衝,會被分發一個裝了單份豆子的小玻璃瓶,可以拿上樓給當日咖啡師現場衝煮,也會被告知當天所用到的衝煮器具。如果運氣好或者預約可以做到咖啡師所在的分享桌上,怕是會有更驚豔的體驗,畢竟咖啡師小姐姐看起來人美又很溫柔的樣子。(冠軍一般並不會親自出現)
一樓只有意式吧檯,二樓有少許座位。如果沒有坐到手衝吧檯那裡,可能會覺得這裡有點像圖書館的自習區域,冷冷清清淡淡。
都是90+的豆子,還是世界衝煮冠軍選的,手衝確實發揮很穩定。有趣的是🐰助理膨脹下點的冰濃縮也很不錯,上一次喝冰濃縮還是在清邁的咖啡莊園,比起熱的濃縮,倒是接受度高了不少。
下午茶時間有咖啡必然要有甜品,伯爵茶風味的磅蛋糕手動好評,磅蛋糕鬆軟甜美搭配淡淡伯爵茶香,與手衝咖啡搭配起來像是咖啡味與伯爵茶香味的信息素互相吸引,心動滿格。
1.咖啡師團隊很專業細緻,點單的時候會認真詢問客人的喜好,咖啡很好喝。
2.非常羨慕可以坐在手衝吧檯的人,不然感覺會有一些落寞。3.裝修風格非常冰山美人,不太溫暖但可能更能烘託專業氛圍。
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南路一段36-8號
周一至周日 11:00-19:00
青田街附近有很多家咖啡館,其中就有這家開了十幾年的咖啡黑潮。開了十幾年的咖啡館,自然而然地染上了時光的痕跡。
深木色的家具和擺放在店裡的舊書、舊膠片,整個店仿佛加上了王家衛濾鏡。吧檯上坐著學習的學生,窗邊坐著90年代的電影裡才會出現的痴男怨女。
立在牆邊的古舊書架是這家店的寶藏了,找到一本書叫《東海岸減肥報告書》,舊得都要散架了,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拿起來一直讀完才離開咖啡黑潮。很有趣的散文集,跟減肥真是沒有半點關係,但書中的花蓮卻是個讓人心生嚮往的海邊小鎮,要不是我剛剛從花蓮來臺北,恐怕想著馬上就去待一陣子,回來以後搜了很久也沒有找到這本書。
一直覺得跟讀書最配的一定是美式,一杯冰美式陪我讀完了一本書,偷得浮生半日閒。
1.非常古早的咖啡館,甜品據說是老闆根據心情自行烘焙的。
————
咖啡黑潮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41巷9-1號
13:00-23:00
Fika Fika Cafe的創始人於2013年榮獲北歐杯咖啡烘焙大賽雙料冠軍。而Fika Fika也是主打北歐咖啡烘焙,極淺的烘焙度,主要勾勒出咖啡豆本身的花果香。咖啡館裡每天還有一款推薦的單品咖啡。
和想像中的「北歐風格」的咖啡館並不太一樣,除了生人勿進的禮貌而略帶疏離的態度,可能是因為人太多有些嘈雜並沒有北歐特有的冰山氣質。
去的時候已近黃昏,店裡仿佛人滿為患,咖啡師臉上寫滿疲憊,只有收銀點單的小姐姐還掛著禮貌的微笑耐心點單。常常聽說Fika Fika的氛圍最是不錯,還時不時有咖啡師來詢問客人的用餐體會,可見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心情造訪一家店會對整體體驗造成很大的影響。
水泥牆、木桌椅在臺北很常見,咖啡館裡熱熱鬧鬧暖烘烘的,不太適合焦慮的旅人,倒蠻適合蜜裡調油的小情侶或是閨蜜聚會。
因為整體體驗有些焦慮,想喝點甜的,於是點了應季推薦的海鹽焦糖拿鐵,喝了以後有些後悔,但是當天喝了太多咖啡沒法再喝下一杯手衝了,下次一定要來嘗嘗手衝。倒是🐰助理很明智地點了冰沙喝。
1.咖啡館裡的排布有些擁擠,如果人很多的時候可能會感覺過於熱鬧。
2.不能拍照。
3. 窗邊的位置是天選之座,裡面的話可能會有些晦暗。
——————
Fika Fika Cafe
臺北市中山區伊通街33號
周一 10:30-21:00 周二至周日 8:00-21:00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