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主題論壇之一,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都廣播電視臺和MANA全球新媒體藝術平臺共同策劃的「視聽光影,場景營城「-網絡視聽科技藝術與城市新場景營造論壇10月14日下午在成都舉行。
網絡視聽產業的迅猛發展,正衝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城市空間的發展和變化。線上的視聽與線下的場景有機銜接,讓人們從快速的節奏中感受到科技與藝術的永恆和生活的美好,也讓人們從線上的視聽世界,融入到身邊的新場景體驗。通過網絡視聽科技藝術的融合,促進了文旅產業的跨界融合,拓寬了文旅產業邊界、激發了文旅創新活力、促進文旅業態提質升級,培育了新型文旅業態和消費模式。
「公園城市」戰略則為中國城市升級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極佳的範本。以視聽科技、視聽藝術和智能智造為核心基礎,將助力實現並推動「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形態,打造未來生活與產業發展的引領性圖景。論壇邀請了國內相關領域的重要專家代表從不同維度分享關於城市新場景營造的觀察、經驗與方法,共同探討如何繪就「公園城市」的美好藍圖。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京東方科技集團執行副總裁姚項軍、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副院長唐曉雲、著名獨立策展人評論家馮博一、MANA全球新媒體藝術產業及媒體平臺董事長張慶紅等五位主講嘉賓,分別就藝術場館的建構、數字藝術顯示、新城市旅遊、公共藝術以及科技藝術如何賦能未來場景等主題進行了專業、系統、前瞻性地分享。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兼中央年美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院院長蘇新平與上述嘉賓一起進行了圓桌對話,就相關議題進行深入探討與互動。嘉賓們的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為城市新場景營造拓寬了思路、提供了更多元的可能性與方法論,將為「公園城市」建設與新文旅的發展帶來建設性和引領性的現實價值。
論壇前,成都市廣播電視臺與MANA全球新媒體藝術平臺將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視聽傳媒、科技藝術產業平臺、新場景研發及應用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分享嘉賓及演講主題介紹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張子康
曾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援疆任職)、文化藝術出版社社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藝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當代藝術院副院長、今日美術館館長、《東方藝術》《今日美術》雜誌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風雅頌文化藝術中心總監。兼任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理事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演講主題:藝術博物館的智識機制建構與城市創新推動
京東方科技集團執行副總裁
姚項軍
北京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北京京東方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京東方智慧零售(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會長
H.629.1 數字藝術顯示國際標準產業聯盟秘書長
管理學碩士,中國註冊會計師
演講主題:數字藝術顯示 賦能美好生活
中國旅遊研究院 副院長
唐曉雲
管理學博士、研究員,旅遊經濟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旅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旅遊大數據》執行主編、《中國旅遊業創新和IP發展報告》主編。主要研究文旅科技與數字經濟創新、文旅數據及產業經濟運行分析。
演講主題:新城市旅遊,需要不一樣的煙火
著名獨立策展人、評論家
馮博一
2007-2017年兼任何香凝美術館藝術總監。2010年、2016年兩次獲「藝術權力榜」年度策展人獎;2018年獲第十二屆AAC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獎,是中國目前最活躍的獨立策展人和評論家之一。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致力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策展、評論、編輯等工作。關注於邊緣的、另類的藝術家和群體,以及年輕一代藝術家的生存狀態和藝術創作;注重中國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批判性和實踐性。撰寫有幾十萬字的論文和評論文章;策劃有上百次的當代藝術展覽。
演講主題:公共藝術,無限接近的在場
MANA國際新媒體藝術產業及媒體平臺董事長
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創辦人
張慶紅
中國藝術與科技交互轉化生態的推動與探索者,從事藝術與學術、藝術與公共、藝術與生活、藝術與商業、藝術與文旅文創產業的應用與實踐。2013年創辦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是中國較早致力於媒體藝術展示、研究/創作及學術交流、公共教育的非營利機構,CAC為媒體藝術在全球語境中的論述、生產及傳播開拓了一個多樣化且富有活力的平臺,在國際新媒體藝術領域享有較高知名度與美譽度。2016年3月創立國際新媒體藝術內容分享與推廣平臺MANA,是國內率先進行藝術與科技創作者、創作內容集聚與商業對接平臺,也是進行新媒體藝術產業化的先鋒行業媒體平臺。
演講主題:未來場景,科藝營城
論壇主辦單位
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
論壇承辦單位
MANA全球新媒體藝術平臺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影視文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