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結局:嫁北靜王做名副其實的「瀟湘妃子」

2020-12-15 深扒歷史與現實

文/深扒歷史與現實(本文為深扒歷史與現實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複製或轉載)

林黛玉結局:嫁北靜王做名副其實的「瀟湘妃子」

大家都知道《紅樓夢》被稱為名著之一,自然有很多研究這本名著的人,但是相比之下研究紅樓夢的人比其他幾本名著的人更多,甚至還自成一派稱為「紅學」,一是因為這本書確實環環相扣,盤根錯節都傾注了情感與線索,引得人可以反覆研究,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原著的後四十回消失,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高鶚續寫的。

因此很多人根據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來推測後面的情節應該到底如何。

特別是關於賈寶玉與林黛玉兩人的情感線索,賈寶玉到底有沒有娶了薛寶釵,林黛玉是否真的已經死去等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林黛玉平時就愛和賈寶玉鬥氣,不過是因為看他對自己的態度,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吃醋,假如賈寶玉真的娶了薛寶釵,可能真的會絕食而亡。

但是小編覺得林黛玉是個清高的人,她鄙夷世俗,因為賈寶玉懂她,所以二人才心意相通。賈寶玉不會去娶別人,而林黛玉也不會為了一個男人就自盡,因為賈寶玉雖然多情,但是他更專情。林黛玉雖然多愁善感,但是她更清高。

其實連薛寶釵應該也不會願意當別人的替代品,她很聽話,但是她更懂得大局。懂得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之間的感情無人可跨越。這麼聰明的女人何苦要自己為難自己呢?你若說是為了賈府的富貴,她薛家就缺這點錢嗎?

賈府人雖然大多很勢力,但是不至於為了賈寶玉和薛寶釵在一起,把林黛玉給活活餓死。所以高鄂在續寫到二人成婚之後,很快就寫到了賈府沒落。顯得很侷促,就是因為他把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感情給寫死了,就好像是故意為難人一樣,硬生生把一對有緣人拆散,把兩個心意不通的人湊在一起。其實我們可以推測一下,林黛玉並沒有死,而是有了別的去處。至於是去了何處,可以從下面這個線索看出。

在第37回中,探春組建過一個詩社,組建之前要給每個人都取一個稱號,而探春就給林黛玉取名瀟湘妃子。這裡就是一個線索,因為賈寶玉曾經把蔣玉菡的汗巾子給了襲人,沒想到就成全了兩人的婚事。所以說曹雪芹的書中,處處是線索。

那麼這個瀟湘妃子肯定不是這麼隨便就叫的,瀟湘是因為她住的是瀟湘館,那「妃子」一般人是不敢輕易叫的,只有王爵以上的才能稱為妃。那林黛玉極有可能要嫁給一位王爺了。

在書中,和林黛玉有過間接接觸的要數北靜王了,北靜王見賈寶玉的時候送了他一塊念珠,這串念珠十分珍貴,寶玉把它送給黛玉過,只是當時黛玉在心裡只有寶玉,在還沒有見過北靜王這個人就斷定人家是臭男人,也就沒有接受。

只是這樣一個細節的安排不可能沒有道理,再加上林黛玉的名號(瀟湘妃子)的線索。而且還有一個線索,就是賈母慶祝大壽的時候,北靜王妃、南安太妃等人來到賈府,突然問起賈府那些姑娘們來。賈母當然知道她有何意,就把寶釵、抱琴和黛玉湘雲,最後還有一個探春,總共就這5人來見。還分出了正好5樣禮物。

這就奇怪了,明明賈府裡的姑娘可不僅僅這5位,迎春和惜春怎麼不見出來呢?問題關鍵就在這,迎春大家都知道,她有個綽號,連僕人們都私下叫她「二木頭」,就是不會為人處事,後來就被許配給了父親的債主,受了一年凌辱而死。而惜春因為和道觀裡的妙玉走得過近,似乎暗示了她將來會成為尼姑,總結來說這兩個姑娘要麼是有婚約了,要麼是不願嫁人的,也就不被請去見北靜王妃和南安太妃。

這不恰恰說明北靜王妃和南安太妃此次名為祝壽,實則是來選妃的。不管怎麼樣,在這5人中,黛玉的風採自是不輸他人的,被選中的機會比較大。

總之黛玉是無法嫁給寶玉的,因為假如她真的如願嫁給他,也就不會進「薄命司」了。娥皇女英是思念丈夫,那麼林黛玉也應該是在某個地方終日思念丈夫,而不是簡單地一死了之。有專家研究北靜王是個忠正之士,他娶了林黛玉之後,在朝中受挫,效仿範蠡帶著黛玉泛舟西湖去了。因為林黛玉被稱作「顰兒」,意思是東施效顰的那個顰兒,她的模樣本就有西施之態,後來又像西施一樣過完餘生。這種生活並不算差。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各位看官覺得如何?

相關焦點

  • 一向不愛金銀的林妹妹,後來成了皇親國戚,還成了北靜王的妃子?
    真的成北靜王的瀟湘妃子了?林黛玉說話尖利,不太留情面,在公眾場合,有時候與寶玉行為不太避諱;比如容易把寶玉的撩撥當真,情緒反應比一般人來得敏感和強烈,這與她的孤僻性格有關,妃子那種錦繡喧譁場面怎麼會適合林黛玉呢?
  • 林黛玉嫁給北靜王,可能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北靜王在《紅樓夢》中出現的次數不多,形象卻是栩栩如生。他第一次出現在書中的第十四回中,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謁北靜王。林黛玉的父親在揚州城裡去世了,賈寶玉在路上拜見了北靜王。
  • 北靜王的蓑衣,是賈寶玉的噩夢,不但賈家因此抄家,還痛失林黛玉
    北靜王送給賈寶玉的蓑衣是三件套。一雙棠木屐,一領蓑衣,一頂可以拿下「頂兒」的鬥笠。賈寶玉下雨天穿好了來看林黛玉,卻是情深義重,箇中滋味唯有戀愛中男女才能真實體會。三樣禮物都來自北靜王,賈寶玉得到後的處置都與林黛玉有關。有人說茜香羅汗巾沒有給林黛玉,而是給了襲人。
  • 王熙鳳的幾罐暹羅茶,揭開林黛玉最終去向,走出賈家離賈寶玉而去
    根據第六十三回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昭君出塞故事伏筆,林黛玉的結局是離開賈家遠嫁異國為王妃(瀟湘妃子)。瀟湘妃子又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賈探春清楚無誤是遠嫁海外異國。那麼林黛玉與賈探春二女一同出海,就像第七十回瀟湘館兩隻鳳凰風箏被一個雙喜字風箏裹挾飛去一樣。關於賈探春和林黛玉最終去向,一直眾說紛紜。
  • 瀟湘館那麼多竹子,林黛玉們為何從來不寫「詠竹詩」?她們怕什麼
    瀟湘館竹子最多,閨閣女子詠竹子,勢必要涉及到湘妃,湘妃竹,瀟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的一系列典故,而不是「節節高」之類男子風骨作為歌詠。林黛玉小性,動輒生氣,她號瀟湘妃子,雖然竹子是好題材,眾人害怕林黛玉生氣,也都避諱不敢提議詠竹子。
  • 《紅樓夢》中林黛玉與北靜王真有糾葛嗎?
    《紅樓夢》中林黛玉與北靜王真有糾葛嗎?林黛玉和賈寶玉是前世的緣分,神瑛侍者下凡投胎,絳珠仙子就跟著投胎去還他的澆水之恩。其中北靜王就對林黛玉情有獨鍾。具體北靜王是何時仰慕黛玉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林黛玉一直對北靜王不感興趣,還特別反感。
  • 寶玉兩次轉贈都被拒絕,北靜王和黛玉到底有沒有緣分?結局如何?
    傳統觀點認為,《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真命天子必定是賈寶玉無疑,兩人從小一處長大,吃飯一個桌,睡覺一張床,連寶釵都有自知之明,去喊黛玉起床時看到寶玉,就心裡暗想他兄妹之間親密,「多有不避嫌疑之處」,自己不好湊過去,轉身就走。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林黛玉的真命天子可能並非寶玉,而是那個神秘的美男子北靜王。
  • 探尋林黛玉和北靜王之間的點點滴滴,這些難道真的只是巧合嗎
    很多讀者也覺得北靜王不一般,甚至懷疑林黛玉和北靜王會發生點什麼,也不是全無道理的。畢竟來說,襲人和蔣玉函就是通過賈寶玉間接有了關係。而林黛玉和北靜王也確實有過差點相交的機會,還不止一次。在秦可卿的喪禮上,賈寶玉第一次見到了北靜王。因為北靜王也特別喜歡賈寶玉,特意他把自己手上的一串念珠當做見面禮,送給了賈寶玉。並且他告訴賈寶玉,這串念珠是皇上賜給他的。
  • 北靜王和林黛玉有關?這些線索你注意到就有答案了
    真是好的,元春賜下來的東西比北靜王的還貴重,是皇宮出來的,賈寶玉怎麼不自己端了出去給林黛玉挑選?所以賈寶玉這兩次行為重視林黛玉固然不錯,但曹雪芹如此慎而重之的描寫,顯然還有深意。曹雪芹如此明顯的連續將兩人通過賈寶玉牽扯到一起,只說賈寶玉重視林黛玉,想給林黛玉最好的,這是賈寶玉的思想,並不應該是作者的思想或者我們讀者的思想。這種露骨的寫法,曹雪芹完全沒必要隨手寫,真要如此,完全可以安排賈寶玉說蓑衣是薛蟠給的,皇家上造的,何必非說北靜王給的?我們再回到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
  • 林黛玉實際上是不是應該和北靜王在一起?
    把林黛玉和北靜王聯繫在一起,是兩個細節:黛玉奔父喪歸來,寶玉把北靜王送的香珠串轉送給她。至於香珠串的名字,我打出不那個字,就不說了。另一個是寶玉雨夜探黛玉,黛玉誇他穿的雨衣戴的雨笠精巧,寶玉說是北靜王給的,答應再弄一套來轉送給黛玉。
  • 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情比襲人忠貞,從小事就可以看出大節
    小說《紅樓夢》裡,林黛玉和襲人都愛著賈寶玉,希望嫁給賈寶玉,不同的是,林黛玉希望嫁給賈寶玉當妻子,而襲人要求很低,嫁給賈寶玉當小妾就行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情比襲人忠貞,從小事就可以看出大節。林黛玉心裡只有賈寶玉,其它人再尊貴也不過是臭男人,比如說北靜王。北靜王名水溶,年未弱冠,容貌秀美,性情謙和。在秦可卿出喪時,北靜王和賈寶玉相見,北靜王十分喜歡賈寶玉,誇賈寶玉是龍駒鳳雛,還把皇上親賜的鶺鴒念珠一串贈給賈寶玉。賈寶玉雖然厭惡權貴,但他喜歡北靜王是個秀麗脫俗人物,和北靜王惺惺相惜。
  • 《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存在有什麼特別意義?
    其實不管,北靜王原型是誰,都不能否定他君子如玉、光風霽月的形象,不似其他男子的「濁臭逼人」,從曹公字裡行間,無論是容貌,還是性格,我們都可以發現他對北靜王水溶極為稱頌。而且,現今有些紅學讀者,希望北靜王和林黛玉在一起,還喊出了「溶黛」的口號,不過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嚮往罷了。
  • 黛玉最後是否做了北靜王的妾室?書中其實有五大暗示
    三順悲哀的發現,或許真是如此,因為書中有五大暗示,都在提醒讀者,黛玉和北靜王之間或許真的有某種瓜葛。首先就是那串著名的鶺鴒香念珠。在秦可卿的葬禮上,北靜王把這串念珠送給了寶玉,寶玉又轉送黛玉,黛玉擲之不要。相對比之下,蔣玉菡送給寶玉的紅汗巾子,寶玉轉送了襲人,最終,這條紅汗巾子成了襲人和蔣玉菡的婚姻象徵。
  • 她是雍正的妃子,卻與曹雪芹交往密切,是林黛玉的原型人物
    她是雍正的妃子,卻與曹雪芹交往密切,是林黛玉的原型人物中國人大部分都看過四大名著,最貼近生活的一部應該就是《紅樓夢》了,像三國和水滸這種打仗的故事距離我們已經很遠了,至於《西遊記》更不是不用說,本來就是一部帶有神話色彩的小說。
  • 芳官和林黛玉一語成讖,賈寶玉上戰場,平叛歸來,黛玉墓木已拱
    寶玉想和姐姐妹妹們過一輩子,不成,姐妹們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終於風流雲散。寶玉只希望在溫柔富貴鄉裡一輩子,希望自己是女孩子。他不願意和臭男人在一起。他更不願意自己和其他臭烘烘的粗魯男人們去大漠邊關過軍旅生活。然而,他卻去了戰場。
  • 林黛玉、薛寶釵誰更有才華爭了數百年,其實作者早已給出答案!
    第二次林瀟湘魁奪菊花詩,發生在第三十七回。薛寶釵做了兩首詩《憶菊》和《畫菊》憶菊 蘅蕪君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為我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畫菊 蘅蕪君詩餘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霜痕。
  • 答案竟藏在林黛玉身上!
    1)林黛玉,其實是一代大清帝後——孝賢純皇后!這一點是準確無誤的。筆者之前已經反反覆覆講過很多遍了,這裡就不再論證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才知道,那麼不妨自行翻看筆者之前發表的文章。當然,也可直接買一本《賴曉偉重評石頭記》,上面會講得更系統更全面。
  • 紅樓夢:北靜王是特立獨行的王爺,他前世是甘露,與寶玉黛玉有緣
    《紅樓夢》裡的北靜王是所有女孩子的白馬王子。北靜王位高權重,年輕英俊,瀟灑帥氣。寶玉第一次見北靜王的時候便讚嘆北靜王好個儀表堂堂。北靜王是寶玉和賈政賈赦交口稱讚的好王爺。賈府是北靜王的得力幹將。北靜王是另一個賈寶玉,特立獨行。北靜王與其他王爺不同。他「不為官俗國體所縛」,家裡養著好些奇人異士,與人交往不問貴賤,只圖意氣相投。
  • 瀟湘妃子湘菜加盟連鎖品牌 好吃到還想再來
    春去夏又來,對於一個「吃貨」而言,引起人們巨大食慾的瀟湘妃子湘菜在市場上火爆到不行!加盟瀟湘妃子湘菜能夠帶給商家全新的致富機遇,產品優勢看得見,讓人們的飲食生活又多了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健康美食贏財富,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