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騎自行車須戴安全帽

2020-12-25 搜狐網

  人民網香港7月25日電 鑑於去年騎腳踏車受傷致死率中,以頭、胸、腹部受重創致死比率最高,臺灣當局昨天開會決定,由「警政署」交通組即日起推動騎自行車戴安全帽作法,藉以降低騎車人因外傷致死的交通事故。

  據悉,臺灣當局從1997年6月1日起,開始取締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者,處駕駛人新臺幣500元罰金,目前戴安全帽者估計約佔機車族77%。統計顯示,騎機車未戴安全帽最多的縣市跟駕駛未系安全帶比率最高的縣市,都是偏遠的臺東縣。

  「警政署」指出,臺灣去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為10萬人中有19.5人是死於車禍意外,比美國的15.1人略高,其中65歲以上老人和年輕機車族是死亡的高危險群組,所以臺灣道路交通安全的三大特色是機車多、機車事故多、老人死亡率高。

  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中,「警政署」發現,死亡率最高的並不是在臺北、臺中、高雄的都會區域,而是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三個人數較少的縣市,雲林縣和嘉義縣居次。

  去年臺灣道路交通事故騎腳踏車死亡者有165人,受傷致死率達2.73%,其中以腹部受傷致死最高,接著是胸部和頭部,顯示騎乘腳踏車必須加強注意頭部及胸、腹部的保護。(劉韜)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哆啦A夢》宣導正確觀念,胖虎騎車戴安全帽,被日本網友吐槽!
    在《哆啦A夢》的最新一話中,出現了胖虎騎自行車時戴安全帽的場景,這使得部分日本網友看完這一話後紛紛吐槽動畫太講究行為的正確性了,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在這種大量青少年觀看的動畫中適時宣導一些正確的觀念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動畫如果要宣導正確觀念是不是要先禁止胖虎打大雄的畫面出現啊。
  • 現在騎電驢都要戴安全帽了,我想問,工地的那種安全帽可以不?
    由於很多地方傳言騎電動車不戴安全帽會被罰款等事宜。安全帽也被市場炒得火熱,很多人爭相購買,一時間安全帽價格也從以前的幾十塊迅速上漲到現在的一兩百塊錢。安全帽火了,但是沒了穩定市場次序,公安部發表了聲明。那麼如果沒有安全帽,用工地的安全帽可以嗎?
  • 喝酒騎自行車被列入酒駕 韓國9月底開始實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9月27日報導,韓國行政安全部27日表示,禁止酒後騎自行車的道路交通修訂法將從明日開始實行,違反者將被罰款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00元)。該修訂法明確規定了自行車酒駕的處罰條款,避免了以前禁止酒後駕駛自行車沒有處罰金,缺乏實效性的弊端。同時,如果拒絕進行酒精濃度測試,將處以10萬韓元的罰款。騎自行車要佩戴安全帽也將從明日起開始實行。但因為沒有管制和處罰規定,即使不戴安全帽也不會有出現罰款。
  • 在日本騎自行車安全常識
    據統計,日本近年因自行車引起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其中涉中國公民案件也時有發生。為保障我公民在日交通安全和旅遊、生活愉快,提醒騎自行車時注意以下有關事項:       一、購買、停放自行車等注意事項。
  • 騎電動自行車 你戴安全頭盔了嗎
    你騎電動自行車嗎?你在騎行過程中戴頭盔了嗎?或許,你認為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騎得慢,很安全,沒必要。」「戴頭盔會擋住騎車視線,不方便。」然而,交警告訴大家,騎電動自行車戴不戴頭盔,對保障騎車人的安全,作用真的很大。今年,蘇州交警在大市範圍內向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逐步推廣使用安全頭盔。騎車人的反響如何?記者對此開展調查。
  • 騎電動自行車是否需要駕照?是否有年齡限制?
    電動自行車外觀與摩託車雷同,但不用考照、領牌就能上路,不戴頭盔也不會被罰;近幾年騎電動自行車發生事激增。怎樣管理好電動車是否會像摩託車一樣一禁了之?讓我們看看臺灣關於電動車管理的一些思考。臺灣交通部現正擬定電動自行車納管草案,除敲定要像摩託車一樣領牌、納保險、戴頭盔之外,還將限騎乘年齡;交通部路政司長陳文瑞表示,電動自行車畢竟是動力車輛,不太適合太小的學童騎乘,但年齡限幾歲尚未確認,預計年底前可定案並將相關草案一併推出。交通部計劃納管電動自行車,除了要領牌、保險、戴頭盔之外,也將限制騎乘者的年齡。
  • 駐日本使館領事提醒:在日本騎自行車安全常識
    人民網4月22日電 據外交部中國領事服務網援引駐日本使館消息,據統計,日本近年因自行車引起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其中涉中國公民案件也時有發生。為保障我公民在日交通安全和旅遊、生活愉快,提醒騎自行車時注意以下有關事項:   一、購買、停放自行車等注意事項。
  • 騎自行車旅遊注意事項 車座調整最佳高度省體力
    搜狐體育訊 自行車的選擇  由於自行車是旅遊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旅遊的成敗與自行車的好壞,有著直接密切的關係。自行車旅遊屬於一種體育運動項目,往往需要考核運動速度,所以自行車旅遊也可分成普通自行車旅遊和特殊自行車旅遊。
  • 臺灣機車安全帽成流行 躍上巴黎時尚舞臺(圖)
    華夏經緯網8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對臺灣的第一個印象是安全帽很多」,法國知名服裝設計師Michel Klein來臺辦秀,一眼相中臺灣設計的安全帽,不僅臨時讓模特兒戴著走秀,還準備將臺灣製造安全帽搭配他的設計,賣到巴黎、東京等全球店鋪。
  • 一位騎自行車戴頭盔的女人,盛裝著不被世俗所影響的靈魂!
    一個騎自行車戴摩託車頭盔的女人,我很佩服她!個體戶的我像往常一樣騎著小電驢下班回家,在南方10攝氏度的夜晚冷風刺骨,北方的同志們請忽略!全身裹得緊緊的!在每天都必經的路上騎著,不遠處有一位被頭盔完全保護的女人,看不到頭,正慢慢地騎著自行車。對,就是騎自行車戴著摩託車頭盔!長這麼大,真的頭一次見!從穿著打扮到身材體型,再到騎車的動作熟練程度!
  • 韓國文化部長官騎自行車上班(圖)
    據韓聯社10日報導,早晨7時從家出發,騎一個小時自行車抵達辦公大廈的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柳仁村說:「為了宣傳政府的節約能源運動,並與市民拉近距離,今後將經常騎自行車上班。」報導說,當天,柳仁村經過聖水大橋,沿著清溪川路上班。他表示:「最近,騎自行車的人不斷增多,今天上班途中還碰到了從盧原區上溪洞每天騎自行車到35公裡遠的弘益大學入口處上班的市民。
  • 這些臺灣最有特色的自行車道,你都騎過嗎?
    臺灣自行車道普及度十分的高,有的沿河沿海,有的沿高速路、鐵路,景致都是一流。而下面這些臺灣最有特色的自行車道,你都有騎過嗎?▲淡水金色水岸自行車道自關渡大橋至淡水漁人碼頭,沿途經過竹圍碼頭、紅樹林生態園區、捷運公園、淡水老街、淡水渡船頭等,可飽覽淡水人文與自然景觀。路途平坦,騎行舒適,不過遮蔽較少,白天須注意防曬。
  • 騎遊臺灣攻略
    另外臺灣還能使用百度地圖,也可以用百度找旅館。即使不看手機地圖,到地方打聽當地人,也沒有問題,全臺灣都講國語,臺灣人熱情助人,臨時打聽找住處很方便。 四、租自行車 許多朋友到臺灣騎行時自帶自行車,沒有問題,我們坐的中華航空託運行李不限制件數,只限制重量,我從臺灣回北京託運了2件行李,共26公斤,其中一件就是從臺北新買的一輛自行車,標準自行車包裝紙箱。順利免費託運。
  • 騎遇Formosa,把臺灣變成自行車之島
    自行車近年來已成為臺灣民眾休閒健身運動的重要工具,臺灣社會官方和民間團體正在一起努力,將自行車健身運動在全島廣泛推廣,用臺灣官員的話說,他們的目標是把臺灣打造成
  • 6月1號之前買不到電動車頭盔,能用工地安全帽暫時替代嗎?
    而且這次要求並不是建議性的要求,而是強制性要求,也就是說只要大家騎電動車就必須強制性佩戴頭盔。也正因為如此,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對頭盔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畢竟目前我國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至少達到2億以上,而這裡面有很多人平時都沒有買頭盔,所以導致短期之內大家對電動自行車頭盔出現了大幅需求,電動自行車頭盔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比如有一些電動自行車頭盔平時只有幾十塊錢,現在已經賣到上百塊錢。
  • 騎自行車的安全注意事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自行車已經成為我們每家每戶不可或缺的一種交通工具。這尤其體現在中小學生日常的上下學上。但是,騎自行車外出相比於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很明顯增加了。因此,在我們平時騎自行車的過程中,尤其是中小學生,一定要注意以下的一些安全事項。
  • 產學合作 臺灣中學生彩繪吸睛安全帽
    摘要:澎湖七美初中學生幫摩託車出租業者免費彩繪安全帽,當成另類美術教學,學生創意十足。來源:臺灣《聯合報》  七美初中請一名退休返鄉的老畫家,教導學生如何彩繪安全帽,學生創意超乎想像。澎湖七美初中學生幫摩託車出租業者免費彩繪安全帽,當成另類美術教學,學生創意十足。來源:臺灣《聯合報》
  • 太原:早晨氣溫低 安全要注意,租騎自行車 手套戴起來
    太原公共自行車公司四車隊提醒市民,天氣轉冷,騎公共自行車或共享單車出行時,最好戴上手套。當天早晨7時許,太原公共自行車公司四車隊工作人員陳師傅巡查至北中環街時,發現前方有輛公共自行車倒在路上,一位大娘坐在地上,一隻手揉著膝蓋,另一隻手在拍身上的塵土。陳師傅上前幫忙把公共自行車扶起,熱心詢問大娘是否需要其他幫助。
  • 櫻花、瓢蟲、蜘蛛網 臺灣中學生彩繪安全帽超吸睛
    櫻花、瓢蟲、蜘蛛網 臺灣中學生彩繪安全帽超吸睛 2016-03-30 09:39:36來源:臺灣《聯合報》    七美初中請一名退休返鄉的老畫家,教導學生如何彩繪安全帽,學生創意超乎想像。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一個熱血校長、一位退休返鄉的老畫家、加上一名菜鳥美術老師,這學期帶領一群臺灣澎湖七美初中生,幫摩託車出租店彩繪安全帽。
  • 在美國旅遊,騎自行車要戴上頭盔不然會被罰款
    一般的馬路上會有三條道路,一條是機動車道,一條是自行車道,還有一條是人行道,每一個「族群」要嚴格在自己的道上行駛。行人在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走人行橫道,隨便過大馬路是犯法的。在美國,一般人行道旁都有一個裝置,過馬路前要按一下,機器會發出等待的聲音,一定要等到指示燈由紅色變成閃動的狀態才可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