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灣第二代晶片「護照」內頁。(圖片來源:綠媒)
海外網1月1日電 臺灣地區第二代晶片「護照」誤植類似美國華盛頓杜勒斯機場的圖樣,引發爭議。臺當局涉外部門「領事事務局」昨日(2017年12月31日)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將以防偽貼紙覆蓋印錯的頁面,不另外銷毀重製,引來網友一片諷刺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涉外部門於2017年12月31日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將以防偽貼紙覆蓋印錯的頁面,不必再另外銷毀重製。
臺灣第二代晶片「護照」已印55萬本。臺涉外部門「領務局副局長」蔡幼文在記者會上說,一張貼紙成本約30元(新臺幣,下同),貼55萬本需花費約1650萬元即可,這筆費用將由臺涉外部門承擔,不需銷毀已印的「護照」。
蔡幼文指出,為避免增加太多成本,涉外部門與相關銀行部門討論後,決定改請印製廠設計防偽貼紙,貼在誤植美國機場的第5頁處。
對於臺涉外部門的這種做法,臺灣網友排隊潑冷水。有網友稱,這種做法「欲蓋彌彰」;還有網友表示,「乾脆用修正帶塗塗就好了!」
據海外網早前消息,臺「領事事務局」印發的第二代晶片「護照」升級防偽技術,包括增加持照人第3影像、防偽膠膜採用金屬化表面凸起等,並全面更新「護照」內頁圖案,納入臺灣各縣市特色景點地標及風土民情等主題,但新換發的「護照」內頁被指竟然使用美國杜勒斯國際機場的照片作為背景,被網友嘲諷「很棒,臺灣要成為美國第51州了」。
對此,臺涉外部門公眾會副執行長歐江安2017年12月26日早上鄭重澄清表示,那「百分之百是桃園機場」;但不過多久就自打臉。經過三次改口,臺灣涉外部門「領務局」當天晚間召開新聞發布會,終於坦誠表示誤植美國機場圖樣,向民眾致歉,並將回收已發出的285本,重新印製發行。
桃園機場的第一航站樓落成於1979年,是當年十大建設之一的重大工程,深受當局關注。建築師章翔設計桃機第一航站樓就是效仿杜勒斯機場所建,屋面部分以曲面造型處理,由結構專家林同棪運用當時最新的預力結構所建造,兩個機場因為長相雷同而經常被誤認。(海外網 姚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