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
諸問題有待解決司機拒絕領取入城證並對市區車輛分流提出要求
本報報導了1月17日泉州—德化專線的85部車輛,因沒有新的入城通行證進城,遭處罰而實行集體停運的事件。昨日,新的入城通行證已經批了下來,但85部德化專線的司機拒絕領取通行證。司機們繼續聚集在西站,希望能夠達成每輛車一張入城通行證的要求,實現「人人進城載客」,或將省道307線的車輛全部分流到西站,實現「人人出城載客」。
司機:兩車一證無法適應專線發展
對於17日交警部門採取的取消「捆綁責任制」和兩輛德化專線客車繼續共用一張入城通行證的規定,司機們認為該舉措並不適應德化專線的聯合循環運行,希望有關部門能進一步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德化—泉州專線組黃組長說,辦理一車一證或儘快實現同步分流以及增設停靠點是司機們目前最關注的焦點。一司機告訴記者,兩輛車共用一張入城通行證給德化專線的循環運行帶來極大的不便,經常造成交接脫節。
「有時在少林路交接,有時在永春交接,每天都有20部以上的車因無法正常交接而無法進城營運」。一司機說,他們都希望交警部門能給予辦理一車一證,讓該專線的車輛都能夠在春運期間入城營運。司機們稱,德化專線執行第一階段車輛分流方案近兩個月來所造成的虧損有目共睹,如果不進城營運也可以,只要省道307線的所有客運車輛能夠同步分流,就能將該線的客源引導出城,並促成西站客運市場早日形成。
同時,司機們還提出一個問題,由於沒有足夠的停靠點,車輛只能在車站上下客,「司機們因此也遭到一些著急下車的乘客打罵」。一位司機說,雖然車輛分流方案制定後,設置了部分臨時停靠點,但由於德化專線的車輛並沒有經過幾個停靠點或方向不一致,因此乘客下車很不方便,希望能夠在江濱路等增設路段沿路停靠點。
同行:梅山線與南安線也來提要求
記者發現,昨日聚集在西站的不僅僅是德化專線的司機了,連梅山線和南安線的司機也在現場,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幫助解決停靠點不足的問題。
一梅山線的司機告訴記者,該線共有24輛車,一個月以來已經被開了24張罰單,金額最高達3000元,都是因為違章下客。「但是,從洪瀨到泉州42公裡都沒有停靠點,乘客下車實在不方便」。南安線的代表也稱,從南安到泉州的27公裡中,只有大霞美一個停靠站,讓中途需要下車的乘客們都在那裡下車,是很不現實的。
乘客:300多名德化乘客順利中轉
雖然85部德化線車輛集體停運,但記者從新車站了解到,昨日車站並沒有出現車站滯留旅客的情況。
記者昨日下午到達新車站時,新車站的停車場裡沒有德化車,售票窗的服務員告訴記者,如果要乘坐德化的車輛,可搭乘永春的車中轉。新車站的負責人說,新車站和舊車站每日運送的德化乘客有300多名,德化專線停運後,他們已經及時讓售票員通告欲往德化的乘客搭乘永春線的車輛中轉。由於春運尚未開始,永春線的乘客並不是很多,因此運力還是足夠承載德化線的乘客的。該負責人還稱,他們將保證乘客不壓站,只要有需要,就會提供加班車運載德化線的乘客回德化。
而從德化每日往泉州的乘客也大約有300人左右,因德化車站有10輛石獅—泉州的車,該線車輛又經過泉州,因此多數從德化往泉州的乘客順利到達了泉州。另外,德化車站還安排了幾部永春線的車輛實行加班,保證乘客不壓站。
協調:協調出現僵局問題仍未解決
針對德化專線85部車全線停運的風波,德化交通局有關負責人昨日中午特地在西站召開了現場協調會,德化專線三家營運公司的經理和司機代表們擠滿了整個會議室,一一提出了他們的集體要求。
德化交通局有關負責人當場表示,停運對德化專線本身也造成了不少經濟損失,司機們應該在發車的情況下等待問題的逐步解決。希望司機們繼續支持市政府制定的車輛分流方案,在目前已經辦理了一車一證的情況下恢復營運,從即日起開始發車並至少堅持到本月25日左右。
但司機們則認為,由於此次的協調會並未對事態形成有利的進展,所以司機們一致決定繼續待在泉州停運。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問題仍未得到圓滿解決。本報記者張詠 黃小玲 實習記者陳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