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是一個形成於冰期的石灰巖溶洞

2021-01-08 地理沙龍號

在外太空看我們的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看起來就像一個十分光滑的正球體,實際上我們地球的表面有著高低起伏的不同地形分布,地球海拔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海拔最低的地方是馬裡亞納海溝,最深海拔約為-10929米,兩者的相對高差約為19773米,也就是差不多20千米,不過這個差距相對於地球平均6371千米的半徑來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所以我們在遙遠的太空看地球,表面似乎十分光滑,高低落差很小。全球表面超過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藍洞」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我們所見到的地球表面,是一個擁有高大陡峻的山脈、平坦開闊的平原、狹長陡峭的裂谷等豐富地形的世界。在陸地上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在海底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的地形類型,這些地形的形成都是受到了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影響的結果。從外力作用角度來看,陸地上的地形主要是受到了流水、風力、冰川、生物和光照等外力的影響,外力作用類型十分豐富。而在海底,由於上方被海水覆蓋,所以外力的影響作用就會少得多,更多的會體現沉積作用。

燈塔暗礁位置圖

而如果一個地區剛好位於海陸交界地區,那麼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內,很可能會經歷海陸的變遷,在海退和海進的過程中塑造出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這樣自然景觀,那就是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這個大藍洞的經緯度位置大約為北緯17.3°和西經87.5°,位於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東部的海洋中,距離貝里斯海岸大約96千米,這裡有一個名為燈塔暗礁(lighthouse reef)的石灰巖暗礁群,在這一海域附近還有許多類似的暗礁群,它們被統稱美洲中東部海岸堡礁群,是世界上僅次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有一處大規模堡礁群。

貝里斯大藍洞

大藍洞就位於這個堡礁群中的燈塔暗礁中部,在空中能夠清晰的看到在淺淺的暗礁海域中,有一個巨大的深藍色深洞,大藍洞的洞口直徑大約為305米,這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藍洞,神奇的是洞口呈現出十分完美的圓形,而且剛好和洞口合圍的環礁重合,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花環。大藍洞的深度約為123米,洞內鐘乳石群和石筍等錯綜複雜,有的長度能夠達到10米以上,蔚為壯觀,所以這個大藍洞也就成為了大量潛水愛好者的探險之地,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潛水愛好者前往旅遊。

貝里斯大藍洞衛星圖

那麼這個巨大的完美藍洞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大藍洞的形成過程我們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過程,首先,燈塔暗礁所在的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域是一個巨大的石灰巖臺地,大約形成在一億三千萬年之前,當時這一地區應該是位於淺海環境中,大量的海洋沉積物不斷的堆積,形成了厚厚的石灰巖層。當然,如果這一地區一直在海底的話,那麼石灰巖層會越來越厚,也就不可能形成藍洞,接下來,大約在距今200萬年的第四紀冰期時期,由於當時全球氣候十分寒冷,地球的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冰川廣布,當時全球冰川數量遠遠超過現在的冰川數量。

喀斯特地貌示意圖

由於,大量的地表水以冰川形式存在,使得海面下降,大藍洞所在區域的石灰巖層出露海面,成為陸地區域,或者是海陸交界的區域,接下來在外力的溶蝕作用下,石灰巖開始被溶解侵蝕,逐步形成溶洞、暗河、石筍、鐘乳石等喀斯特地貌景觀。而溶洞發展到後期,由於洞內空間越來越大,上方巖石逐漸失去支撐,最終洞頂巖石坍塌下來,如果在陸地上就會形成「天坑」景觀,大藍洞實際上就是一個擁有完美形態的天坑。最後,第四紀冰期結束,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這一地區又逐漸被淹沒在海平面以下,大量的海水倒灌入坑洞中,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藍洞」。

貝里斯大藍洞

相關焦點

  • 大藍洞穴,位於加勒比海燈塔暗礁,是冰期形成的石灰巖溶洞
    假如一個區域正好位於海陸交界地區,那麼在漫長的地質時期裡,很有可能會發生陸上的變化,塑造出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這就是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上的大藍洞。大藍洞穴的經緯面約為北緯17.3°,西經87.5°,位於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東部的大洋中,距貝里斯海岸約96千米,有一組石灰巖暗礁,稱為燈塔暗礁(lighthouse reef),附近也有許多類似的堡礁,它們被稱為美洲中東部海岸堡礁,是世界上僅次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個大型堡礁群。
  • 大藍洞穴,位於加勒比海燈塔暗礁,是冰期形成的石灰巖溶洞
    假如一個區域正好位於海陸交界地區,那麼在漫長的地質時期裡,很有可能會發生陸上的變化,塑造出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這就是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上的大藍洞。大藍洞穴的經緯面約為北緯17.3°,西經87.5°,位於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東部的大洋中,距貝里斯海岸約96千米,有一組石灰巖暗礁,稱為燈塔暗礁(lighthouse reef),附近也有許多類似的堡礁,它們被稱為美洲中東部海岸堡礁,是世界上僅次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個大型堡礁群。
  • 加勒比海這個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的大藍洞你知道嗎?
    貝里斯藍洞是已發現的全世界第四深的水下洞穴,位於貝里斯外海約60英裡(96.5公裡)的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現今的大藍洞是一個名聞遐邇的潛水勝地,1971年,海洋先驅雅各-伊夫·庫斯託將大藍洞評為十大最好的潛水地之一 。
  • 探秘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宏都拉斯大藍洞
    宏都拉斯是中北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位於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間,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宏都拉斯大藍洞,又叫貝里斯大藍洞。這個大洞直徑為1000英尺,深400英尺。它是在冰河時代末期形成的一個石灰石坑洞,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  貝里斯大藍洞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位於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著,距離宏都拉斯貝里斯城陸地大約100公裡之遙,是一個較大的完美環狀海洋深洞,也是當今世界最吸引人的潛水地點之一。
  • 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貝里斯大藍洞,世界奇觀之一
    貝里斯大藍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藍洞外觀呈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由於水太深的原因,整個洞穴呈現深沉的藍色調,和周圍水色截然不同,更凸顯出藍洞的與眾不同。貝里斯大藍洞本身是巖溶空洞,冰川時期由於海平面降低,石灰巖由於溶蝕作用,在下部發育成為了大型的空洞(類似溶洞)。
  • 包機去看大藍洞,它是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堪稱加勒比海明珠
    貝里斯是中美洲一個彈丸小國,但它卻擁有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的大藍洞。為了見證和記錄大藍洞的獨特風姿,我們特地包了一架小飛機,飛到它的頭頂上去瞧它。坐好了,起飛嘍。為了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時刻,村婦還特意穿上了中國特色的紅色婚紗裙。
  • 歷史:貝里斯的大藍洞是世界頂級潛水地點之一!
    歷史:貝里斯的大藍洞是世界頂級潛水地點之一!誰能夠抵抗極地極光或陡峭的大峽谷等自然奇觀的美麗?談到加勒比地區,一個讓人無言以對的地方就是大藍洞。這條巨大的圓形下水道延伸超過984英尺,大約354英尺深,位於貝里斯小島的海岸邊,通往東部的加勒比海。大藍洞很難與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相比。
  • 三沙永樂龍洞是怎麼形成的
    ■第二看臺海洋藍洞是一種獨特的海洋地貌單元,是淺水礁盤中近似圓形的水下深洞。由於水深大,水體呈現深藍色,從天上看下來就像藍色的大眼睛,神秘而美麗。西沙藍洞位於西沙群島永樂環礁從晉卿到與石嶼的彎月形礁盤之間,最近它被認定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藍洞,其深度在300米左右,被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為三沙永樂龍洞。
  • 深潛「上帝瞳孔」絕美大藍洞,探索瑪雅文明遺蹟,不負遇見貝里斯
    貝里斯位於其西南側,以墨西哥與瓜地馬拉為界,形成了一個擁有燦爛古文明的熱帶天堂。在中美洲的七個國家內,貝里斯是唯一一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因為它曾是英屬殖民地,這裡也能聽到西班牙語、瑪雅族的方言,以及一種貝里斯式的克裡奧爾語,與來自非洲的加利福納方言。
  • 探索貝里斯大藍洞:是否隱藏不為人知的奧秘
    貝里斯大藍洞的構造貝里斯大藍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藍洞外觀呈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由於水太深的原因,整個洞穴呈現深沉的藍色調,和周圍水色截然不同,更凸顯出藍洞的與眾不同。
  • 石灰巖的形成
    石灰巖主要是在淺海的環境下形成的。石灰巖按成因可劃分為粒屑石灰巖(流水搬運、沉積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巖和化學、生物化學石灰巖。按結構構造可細分為竹葉狀灰巖、狀灰巖、團塊狀灰巖等。石灰巖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鈣易溶蝕,故在石灰巖地區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稱為喀斯特地形。
  • 世界美景之神秘水洞,你喜歡哪一個?
    芬格爾洞真正意義上的天然大教堂芬格爾洞是一個巨大的海洞,芬格爾洞深85米,高23米。芬格爾山洞位於蘇格蘭西部無人居住的斯塔法島上,它由一系列巨型六邊形玄武巖方塊組成。以其教堂般的穹頂和發出怪異的聲音聞名,此洞以及整個島嶼都是由六角形的柱狀玄武巖構成的,也因此形成了洞穴天然的拱頂。
  • 石灰巖的形成
    石灰巖主要是在淺海的環境下形成的。石灰巖按成因可劃分為粒屑石灰巖(流水搬運、沉積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巖和化學、生物化學石灰巖。按結構構造可細分為竹葉狀灰巖、狀灰巖、團塊狀灰巖等。石灰巖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鈣易溶蝕,故在石灰巖地區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稱為喀斯特地形。
  • 全球潛水第一聖地大藍洞
    大藍洞世界最大的水下石灰巖滲穴,位於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被譽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洞內的鐘乳石群讓大藍洞的潛水難度增加,更因其海綿、梭魚、珊瑚、天使魚,及常在洞邊巡邏的鯊魚而聞名於世。
  • 加勒比海裡竟然穿了個大「洞」!
    全世界海洋中分布著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藍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中美洲貝里斯(Belize)首都貝里斯城東面60英裡(96.5公裡)海面上的大藍洞——宏都拉斯大藍洞(Great Blue Hole),又稱貝里斯大藍洞,被稱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
  • 貝里斯的大藍洞,你去看過嗎?堪稱為世界之最!
    宏都拉斯大藍洞,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西岸貝里斯約100公裡,很有可能是所有海洋藍洞中最特別的一個,305米的口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徑的藍洞,123米的洞深,洞口呈現近乎完美的圓形,又非常巧合地與合圍的環礁重合,從天上俯瞰貝里斯大藍洞仿佛是一道美麗的花環,呈現出深藍色的景象,這一結構在世界上被稱為「藍洞」。
  • 新疆某縣有一個溶洞 或是新疆「唯一」的石灰巖天然溶洞
    新疆某縣有一個溶洞 或是新疆「唯一」的石灰巖天然溶洞新疆這個縣有個天然溶洞 西北比較少見 附近還有兩個高山湖泊標籤:中國新疆旅遊、新疆伊犁特克斯科桑溶洞、新疆唯一的石灰巖溶洞、旅遊景點推薦介紹其實,新疆還是有許多地方值得讓人們記住的,比如特克斯,這是國內乃至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小縣城
  • 北半球的冰期為何會終結——石筍裡的古氣候謎團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從中國南方溶洞的石筍裡找到了神奇的蛛絲馬跡。兩百多萬年前,地球開始變得寒冷,南極洲出現了冰封並形成了存在至今的冰蓋。北半球格陵蘭島上可能也在同一時期形成了冰蓋。地球由此進入第四季冰期。在過去這兩百多萬年裡,冰蓋與冰川時而生長,時而退縮,覆蓋的面積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地球的漫長歷史上出現氣候變化與冰蓋消長似乎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
  • 世界排名第一的潛水聖地:貝里斯大藍洞,奇幻的海底世界
    貝里斯大藍洞位於中美洲貝里斯外海約60哩(96.5公裡)處,北緯17度18分54秒,西經87度32分6秒處,形成於海平面較低的冰河時代末期,後來因為海水上升,洞頂隨之塌陷,遂變成水下石灰石坑洞穴。外觀呈圓形,直徑約為304米,也就是環礁的直徑為300多米,洞深約13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