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3日,100多名媒體記者和嘉賓將到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宣恩縣等地參加以「氧生福地 硒遊仙境」為主題的百家媒體看恩施採風活動,實地體驗我州生態文化旅遊魅力,宣傳推介我州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產業優勢、旅遊業恢復重振成效。
今年來,州委、州政府落實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要求,「危」中尋「機」,及時推出「金八條」惠企惠民措施,舉全州之力推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疫後重振。「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在我州啟動後,旅遊市場迅速升溫,起到了「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作用。8月8日至9月15日,全州17家免門票A級景區遊客入園總數位居全省第5位。
本次活動由州委宣傳部主辦,恩施日報社、州文化和旅遊局承辦,州委網信辦、恩施廣播電視臺、各縣市委宣傳部協辦。目的在於進一步激活旅遊市場,加快推進全州生態文化旅遊產業恢復重振,進一步推動「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在恩施取得更大實效。
9月21日
參加「百家媒體看恩施」活動的
採風團記者走進恩施土司城
和位於建始的恩施地心谷
感受土司文化魅力
領略仙山秀水美景
「土司城的宏偉建築,地心谷的如畫山水,都讓人流連忘返!回去後一定大力宣介恩施。」參加活動的媒體記者說。
此次活動為期3天
21日早上8點
百餘名記者冒雨開啟恩施之旅
採風團從華龍城大酒店出發,前往恩施土司城。
(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瑞芳)
8點半,採風團一行抵達恩施土司城。
採風團抵達恩施土司城。(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瑞芳 陳航)
恩施土司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也是全國土家族吊腳樓中規模最大、風格最典型的仿古建築群。
荊州日報視覺總監葉力銘從業30年,是荊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曾獲得過不少國內外攝影大獎。來過幾次恩施的葉力銘表示,想通過獨特的地方文化符號,呈現出視覺效果 。「回去後,我想把這些照片通過我們新媒體發布出來,讓大家了解恩施的民族文化,吸引大家來恩施。」葉力銘說。(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航)
首次來恩施的孝感日報社編委辦主任嚴學海,對土司城宏偉古建築興趣十足,對土司文化也充滿好奇。他一路不停詢問導遊,認真了解土司歷史。
用鏡頭記錄下精美土家族服飾。(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瑞芳)
「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根木頭都代表著悠久的歷史。」重慶市奉節縣融媒體中心主持人歐陽夢錦一路用鏡頭記錄土司城的亭臺樓閣,與同事一道採訪景區,稱回去後一定大力推介恩施旅遊景點。
綿綿細雨中,聆聽土司文化介紹。
(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謝建新)
在古色古香的建築中,重溫歷代土司的傳奇故事。
(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瑞芳 陳航)
登上城牆留個影。(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航)
中午時分
採風團向位於建始縣高坪鎮的恩施地心谷出發
大巴車行駛在滬渝高速
雨後的恩施雲霧繚繞
仿若置身仙境
採風團抵達在建的宜萬鐵路建始高坪火車站參觀。
(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瑞芳 陳航)
「這裡如仙境一般,我確定已愛上恩施。」仙桃電視臺《三農前線》欄目製片人胡永祥忍不住在朋友圈曬出美景。
採風團在高坪火車站前留影。(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雨洋)
恩施地心谷是國家4A級旅遊區。景區有山有水,既能領略山的壯麗,也能感受水的柔情。懸空棧道、玻璃橋棧道、空中魔毯、「步步驚心」等項目,讓採風團記者驚嘆不已。
地心谷景區
玻璃棧道上,採風的記者們忙著拍照留念、拍懸崖上的酒店、欣賞旗袍秀。(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瑞芳 陳致宇)
「恩施旅遊資源豐富,每一處景點都各具特色。不虛此行!」三峽日報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唐和清點讚恩施。
行走絕壁棧道。(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瑞芳 謝建新)
參加活動的楚天都市報記者陳俊是該報駐恩施記者站站長,已在恩施生活兩年。兩年,他見證了恩施日新月異的變化。「每個人心中都有追逐的夢,你說的萬水千山,就在恩施。」讚美恩施,陳俊不吝文筆。
地之心峽谷深澗的奇景引得媒體朋友們紛紛駐足。
(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天嗣 杜瑞芳 楊亞玲)
「津恩一家親!共同抗疫讓天津和恩施建立了深厚感情。回天津後,我將致力於推介恩施旅遊和文化。」遠道而來的天津日報要聞中心主任程彥龍動情地說。
地心谷空中魔毯。(恩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亞玲 何雨洋)
不平凡的2020年
疫情、洪水曾讓恩施按下暫停鍵
疫後重振,文旅先行
藉此次「百家媒體看恩施」機遇
恩施州向外盛情邀約
來恩施賞山水美景、品舌尖美食、享民俗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