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2:00-3:00,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以「八閩福茶地 5G雲賞茶」為主題,通過5G 4K超高清視頻技術,向社會直播巖茶之王大紅袍母樹風姿、制茶工藝、茶道表演與曜變建盞魅力,同時還特別安排探訪中國電信5G 智慧生態茶園,介紹中國電信5G助力智慧農業發展情況。一個小時的直播展示了武夷山茶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5G賦能智慧茶業發展的創新特色。此次「5G雲賞茶」直播活動是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舉辦的「中國5G·24小時」全國線上大聯播的組成部分,旨在向觀眾展示中國5G發展成果。
調試5G基站,做好直播保障。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供圖
武夷山被世界遺產名錄列為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保護區,一小時的直播活動從武夷風光宣傳片《武夷山水一壺茶》開始,帶領觀眾領略九曲溪、天遊峰、御茶園等著名武夷風光,了解武夷巖茶採摘、製作、品鑑流程。然後,在中國電信5G推薦官的帶領下,來到武夷山九龍窠茶園,一睹全世界僅存六株的大紅袍母樹「真容」。據介紹,大紅袍母樹至今已有350年左右的歷史,其採摘製成的茶葉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被譽為「烏龍之祖,國茶巔峰」。
探訪大紅袍母樹。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供圖
隨後,為直觀體驗武夷茶的制茶工藝,主持人帶領觀眾一道來到茗川世府合作社,邀請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劉國英老師,向大家演示制茶搖青、盲喝巖茶分辨茶葉製作者的技藝,傳授聞香、品茶湯鑑別茶葉優劣的技巧。
劉國英(中)演示制茶搖青。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供圖
接下來,在直播鏡頭中,觀眾跟隨主持人一同參觀佔地一千多畝的中國電信5G 智慧生態茶園,探訪其中的奧秘。據中國電信5G智慧工程師介紹,依託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三大特徵,5G 智慧生態茶園可通過傳感器裝置實時監測光照度、溫溼度、土壤PH值等數據,協助茶農實現對茶葉生長全流程的質量追溯,達到控肥減藥、防蟲防害的目標,保證茶葉品質。另外,還可通過網絡技術分析茶葉生長大數據,對茶葉的採摘、生產加工等環節進行高效有序的管理,進一步提高茶葉的質量,同時通過統一管理中心平臺,實現多終端對茶園的遠程實時管理。農業科技化、產業化、規模化是我國農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中國電信5G 智慧生態茶園的落地將為智慧農業提供新的發展標杆,為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演進提供新的動力引擎。
探訪5G 智慧生態茶園。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供圖
為展示武夷山茶文化中獨特的茶藝與器具之美,直播活動還特邀泠然茶道創始人王麗萍、非遺曜變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陸金喜參與活動。王麗萍老師表演了別具一格的泠然茶道功夫,以及武夷巖茶蓋碗的行茶法,向觀眾傳授雙手奉茶品茶持杯的正確手法。陸金喜老師帶來了獨特的曜變建盞作品,向觀眾講述建盞的歷史文化與宋人飲茶遵循的點茶九法,展現建盞「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獨特魅力。
王麗萍(右)講解品茶持杯的正確手法。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供圖
陸金喜(右)展示曜變建盞。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供圖
直播活動的最後,由武夷山市政府副市長劉鎧維作為本次直播活動的壓軸嘉賓,向觀眾介紹「武夷山水」區域茶品牌建設情況,以及如何購買正宗武夷茶,同時分享武夷山市與中國電信合作利用5G技術助推茶產業信息化升級的成果與規劃。
劉鎧維副市長(右)推介武夷山茶文化。中國電信福建公司供圖
作為「數字福建」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目前,中國電信福建公司5G業務已在全省各地正式商用,5G用戶規模已突破一百萬,同時與700多家單位開展5G應用合作。接下來,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將緊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建設一萬個5G基站,實現全省縣城以上區域電信5G網絡全覆蓋,進一步推動數字福建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