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 創新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2020-12-14 四川新聞網自貢頻道

四川新聞網自貢6月24日訊(王益) 近日,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川黑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何院村現代農業項目合作在何院村舉行了籤約儀式。新店鎮及黑蟻供應鏈主要負責人等參加。

籤約儀式上,雙方表達了建立長久合作的良好願望,未來將展開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整合併利用何院村得天獨厚的資料,共同打造何院。

接下來,何院村將整合村優質農副產品資源,利用黑蟻供應鏈的物流優勢,以「社區團購+城鄉物流」的創新模式打造城鄉社群生態,推動村農副產品進城。利用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利用黑蟻供應鏈開發的「鹽優集」商城為銷售平臺,打造何院村農副產品特色品牌,增加村民收入。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四川黑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預計投資780萬元,將何院產業園區打造成集科技示範、農旅觀光、休閒度假、種植養殖於一體的現代農業項目。一期擬投入400萬元,建成遊客接待中心、育苗基地;二期擬投入200萬元,建成民宿住房及配套設施;三期擬投入180萬元,建成旅遊娛樂設施。該農業項目的引入,將進一步帶動何院村經濟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下一步,該項目還將與浙江大學創新中心開展緊密的校企合作,將何院打造成特色科技農業示範基地。

何院村從2014年認定為省定貧困村以來,農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不斷壯大,成功打造了「何院紅」特色農產品品牌,集體經濟採用黨支部+專合社+貧困戶」經營模式,為貧困戶增收致富,2016年,成功完成脫貧摘帽,今天何院村順勢出擊,創新產業發展思路,成功引進何院村現代農業項目,著力打造何院產業園區,這是何院村立志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打響鄉村振興發展第一槍。


相關焦點

  • 自貢市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創新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近日,自貢市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川黑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何院村現代農業項目合作在何院村舉行了籤約儀式。籤署儀式上,雙方表示願意建立長期合作,今後將開展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整合和利用何院村得天獨厚的資源,共同建設。
  • 自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譚豹帶隊調研大安區脫貧攻堅工作
    人民網成都4月15日電 4月14日,自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譚豹帶隊到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共和村調研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岷嘉,秘書長熊開來等參加調研。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明弟、區政府副區長劉勇等陪同調研。
  • 大安區政協主席羅旭東帶隊督查調研新店鎮脫貧攻堅工作
    四川新聞網自貢5月21日訊(陳媛媛  王益)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掌握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5月19日,大安區政協主席羅旭東帶隊督查調研新店鎮脫貧攻堅工作。羅旭東一行先後到何院村甜橙生產基地、共和村十裡魚香、新建村生態蛋雞生產基地,通過實地察看,聽取情況匯報,了解各項目發展規劃和工程進度等情況。在貧困戶家中,羅旭東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收入來源、致貧原因、當前主要的幫扶措施、滿意度等情況。羅旭東指出,要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學習先進技術,加強引領,通過創新集體經濟模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 自貢:「廁所革命」靚顏升值 大安區「創名縣」勁吹清新文明之風
    2019年以來,大安區著力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創新性推動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其中,著力推進星級酒店、旅遊公廁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取得明顯實效,將景區內部、周邊及交通沿線公廁提升改造為星級旅遊公廁,提升旅遊名片形象。
  • 新沂市新店鎮:「黨建+人才」築牢濱湖小鎮振興之基
    原標題:新沂市新店鎮:「黨建+人才」築牢濱湖小鎮振興之基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
  • 打造肉雞產業造福一方百姓 四川自貢大安何市鎮入選全國第十批「一...
    11月底,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十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大安區何市鎮(肉雞)榜上有名。據悉,何市鎮以肉雞產業為主導,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這是大安區引進「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一體化項目」在推進鄉鎮振興戰略中的生動實踐。
  •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要從四方面措施推動落實
    (2018-2022年)》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產業能否科學合理順利振興,決定了鄉村全面振興能否實現。《規劃》圍繞著鄉村產業振興提出了28項重大工程、重大計劃和重大行動。今後,我們要緊緊圍繞這「三個重大」,來動員和組織方方面面的力量,把鄉村產業發展好,重點在四方面推動落實:  一是堅定不移地夯實農業基礎。
  •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復興,是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 賓陽縣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12月7日,記者在「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賓陽縣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兩年多來,賓陽縣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2020年前3季度全縣第一產業增加值31.56億元,同比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5元,增長5.2%。
  • 廈門灌口田頭村依託「雙千億」推動產業振興
    近幾年來,當地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立足實際,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農村人居環境、都市現代農業、鄉村創新治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三農」經濟數字不斷刷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2元,增長10.7%,總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
  • 推動農業產業發展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12月11日,市委副書記李永光到所包靠的侯鎮東南嶺一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聽取了東南嶺一村在「戶戶通」、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情況匯報。他要求,要著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吸引農村青年人才回流,加強農村黨組織力量建設,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 五大振興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聚力組織振興,推動美麗鄉村優先發展堅持把發展農業放在首位,全面落實「四個優先」要求,確保鄉村振興幹出實效、走在前頭。一是三級書記帶頭抓。建立鄉村振興工作拉練考評機制,區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對考核靠前的鎮(街道)實施獎補。通過3年努力,全區建成3個市級鄉村振興示範區、74個區級示範點。三是要素保障深入抓。投入保障方面,建立財政投入逐年增長機制,2018年以來鄉村振興建設財政保障投入資金67.63億元。設立1000萬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和2185萬元鄉村振興融資擔保風險基金,撬動五糧液、宜賓紙業等社會資本投入28億元。
  • 自貢大安區廟壩鎮依託產業走出鄉村振興路
    人民網成都10月25日電 自貢市大安區廟壩鎮依託「川南肉牛之鄉」品牌,依託肉牛產業邁出鄉村振興路,實現肉牛年出欄1.5萬頭,預計2018年全鎮肉牛銷售額可達1.8億元。
  • 石排: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
    塘尾村是石排鎮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通過大力推動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塘尾村的「顏值」有了大幅提升,人居環境的改變讓不少在外居住的村民陸續回遷。今年以來,石排鎮對標市委、市政府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戰略任務和價值追求,全面對接松山湖功能區,以打造松山湖北高地為目標,圍繞「提品質、拓空間、調結構、促改革、強管理、惠民生」的發展主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持續強化鄉村振興資金激勵,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石排樣板,爭創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鎮,以鄉村振興推動石排高質量發展。
  • 自貢市大安區肉雞一體化項目促農脫貧致富綜述
    何市鎮以肉雞產業為主導,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這是大安區引進「年出欄3500萬羽肉雞一體化項目」在推進鄉鎮振興戰略中的生動實踐。「飼料廠、種雞場可帶動輻射30平方公裡範圍,進一步推動項目擴大發展規模。」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大安區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脫貧的重中之重,著力在優環境、延鏈條、強保障上下功夫,推動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達效。
  • 發展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利於構建宜居的農村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推動鄉村旅遊發展,要立足本村實際情況,挖掘文化資源,結合民族特色,因地制宜、特色發展,讓村民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受益。發展形式多樣的鄉村旅遊產業。
  • 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賓陽縣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12月7日,記者從「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賓陽縣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賓陽縣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該縣第一產業增加值31.56億元,同比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5元,增長5.2%。
  • 中志集團: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推進富硒產業發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安徽省政府資深參事、中國富硒產業發展聯盟榮譽理事長毛光祥,中國富硒產業發展聯盟執行理事長、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做客《科創群英匯》接受採訪時表示,科技創新助力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生產方式發展富硒產業有助於農業供給側改革和精準扶貧。
  • 【實踐新論】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基本路徑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多元經營主體培育。人才、資金、土地是農村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鄉村產業振興離不開農村各類要素的配置。在我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後的新階段,如何進一步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已成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迫切需要發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