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楊女士是一位愛貓人士,今年6月,楊女士本著領養代替購買的想法,打算在閒魚平臺上領養一隻小貓。沒想到卻在領養過程中上當受騙......
楊女士告訴記者,小貓的標價為79.2元,她拍下付款後,賣家卻說是無償領養,還把自己的79.2元退了回來。但是卻說要承擔寵物運費160元,託運箱押金100元,還有30元的送貨上門費,總計299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支付運費時,賣家拒絕通過平臺付款,要求楊女士在閒魚平臺的對話框中以紅包的形式支付。然而當楊女士將運費分三次付給賣家後,事情出現了反轉。楊女士等待3天後,聯繫賣家要運單號,而賣家發來的運單號楊女士並不能查到物流信息,之後楊女士就聯繫不到賣家了。
貓沒領養到,錢也被騙了。楊女士的愛心被一盆冷水潑了回來,為了給自己討個說法,楊女士曾在6月19日的時候,第一次將此事投訴到阿里客服,但後續始終沒有得到回覆。於是,在記者的見證下,楊女士再次撥通了阿里客服。客服說由於錢已進入到私人帳戶,平臺也無法強制要求歸還欠款。網絡購物切記不要把錢轉到賣家提供的私人帳戶裡,因為這樣無法受到平臺的監管和保護。
針對這起的案例,閒魚作為平臺方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
河南天坤律師事務所的胡宗軍律師做了分析:作為平臺方,收到楊女士的反應的問題,應當第一時間採取措施,制止賣家這樣的欺騙行為再次發生。如若後續人因此收到損失平臺方應賠償,或在楊女士之前已經有人被騙,平臺方也已知曉,卻沒有相應措施制止,平臺應給予楊女士賠償,否則很難得到賠償。
而楊女士目前並不能提供這位賣家對其他消費者有欺詐行為的證據,所以根據胡律師的分析,阿里客服的回覆是合情合理的。即便是由於用戶操作不當出現了問題,但作為有阿里巴巴集團信用背書的閒魚平臺,出現了欺詐行為,還是不免會讓人有些失望。
當天下午,記者聯繫了阿里巴巴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的曹經理,他表示會全力配合,核實後,第一時間給記者反饋。第二天上午,楊女士接到了閒魚客服打來的電話:考慮到賣家的行為較為惡劣且楊女士對平臺規則不了解,閒魚特申請將299元先行賠付給楊女士,三個工作日內到帳。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公眾與客戶溝通部曹經理也向記者打來了電話:目前已對賣家進行處罰,且對其閒魚帳號和支付寶帳號進行凍結。楊女士對鹹魚平臺的處理結果感到滿意,訴求雖然達成了,然而這起事件留給楊女士和廣大消費者的思考還有很多。
如今網際網路業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網絡上各種閒置交易平臺引發的糾紛也層出不窮。我們呼籲廣大消費者加強消費安全意識,通過正規平臺監管的渠道進行消費,同時也希望類似鹹魚這樣的閒置交易平臺能加強對平臺進駐賣家的審核和監管,給客戶更好的體驗。最後,阿里巴巴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的曹經理針對這一案例給廣大消費者做出了提醒。
如果您生活中也遇到了
小問題、小麻煩、小糾紛,
歡迎發送「問題」兩個漢字
到河南交通廣播的微信平臺哦~
來源:《直通1041》
本文為河南交通廣播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丨張麗萌監製丨宋士超 執行總監丨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