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快遞運送東西很方便,有些人不僅通過快遞寄送小件的物品,甚至貴重東西也通過快遞寄送,提醒各位,貴重的物品價值較高,寄出之前一定要保價,萬一出了問題,可以找快遞公司索賠,若不然,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一男子將相機寄了出去,寄出物品的時候,他拍了一張照片,相機是完好的,可是收貨方卻發現相機破損,隨後,男子找快遞網點索賠,要求按照二手價格來賠償,那麼快遞網點又給出了怎樣的回應呢?
1萬多的相機寄出去,收件方發現相機壞了
前不久,家住杭州的小廖把兩部相機寄到河北,他想要改裝一下兩部相機的屏幕。為了安全,他選擇順豐快遞,總共的運費是26元,寄出的時候沒有保價,但小廖拍了照片。沒有原包裝盒,是快遞員幫忙包裝的,給相機包了氣泡墊。據小廖說,平時自己寄快遞從不保價,沒遇到過問題。
過了兩天,收件方收到了這兩部相機,但是收貨的時候對方並沒有打開貨物查看,快遞員將東西送到直接就離開了。收件方將這個相機放在家裡幾個小時後才拆開,拆開時發現相機已經摔壞了。
據收件方說,當時從外觀上來看,相機是沒有破損的,包裝也沒壞,只是包裝有點皺,現在相機的主板已經變形了,沒有修復的必要,快遞送來的時候氣泡墊漏了氣,所以相機在盒子裡面亂晃。
就賠償一事,雙方還要進一步協商
出了這事後,小廖找了順豐快遞網點,他要求對方賠償自己相機的錢,這部相機是他去年4月份買的,他出示了購買憑證,花了10,700元。他不需要對方按照原價來賠償,但也要按照二手價來賠償,市場上,這部相機的二手價最少也在7500元,這是最低價格,也是小廖做出最大的妥協。
可是因為沒有保價,順豐只願意賠1000,小廖找記者求助後,記者和快遞網點以及順豐公司公關部的客服人員進行了溝通。後來小廖告訴記者,客服給了他回應,說要再當面協商一下,看看怎麼處理才好。
因為寄快遞而發生的糾紛不在少數,有些人寄件即使保了價,出現問題要求快遞公司賠償時,快遞公司也是推三阻四,列出條條框框,能順利理賠的案件似乎不多,所以為了避免糾紛,保價的同時,要提供有力的價值證明。保了價的東西都有可能出現理賠糾紛,沒保價的東西就更缺少保障了。
但不保價不代表快遞公司免責,物品出現問題,按照有關的規定,快遞公司是應該賠償的,不管客戶有沒有保價。只是很多快遞公司在這個問題上做得不好,能少賠一點,絕對不會多給一分,給客戶造成了不好的體驗。希望快遞公司分揀和運輸不要那麼暴力,避免發生快遞損壞或丟失的事件。
你認為,遇到這樣的情況,如何才能維權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