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我的百家號學習音樂,近段比較忙,所以一直沒上傳作品。
在前面的內容中我簡單地給大家講了有關音程的名稱及分類,本節我將詳細給大家講解音程是怎樣命名、標記、讀法及特殊的音程有哪些?請您認真學習。
一、學習音程的實際意義
音程在音樂體系中應用非常廣泛,很多方面幾乎都和音程有關,比如視唱練耳、調式結構與調性、和聲、和弦等等。也可以說,音程是構成音樂形式要素的必備材料。
二、音程的定義、命名和寫法、讀法規則
1、音程定義:表示兩音之間的高度距離。音程中兩音低的音叫根音,高的音叫冠音。音程可以轉位。
音程按音級分:基本音程和變化音程。
音程按進行分:(1)兩音在進行中先後發聲的叫旋律音程,分上行、下行、同音進行。(2)兩音在進行中同時發聲的叫和聲音程。
2、音程的命名是以「音數+度數」,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這種命名規則才最恰當又科學,更直接。不管讀起來、記起來都很準確,又很方便。
3、音程的度數和音數
度數:表示在基本音列中相鄰兩個音之間的音高距離。每一個音級就是一度,音程的兩音之間包含幾個基本音級(包含本身兩個音級)就是幾度。
例如:C到D是兩個音叫二度;C到F共包含四個音就是四度;同理,F到B共包含四個音也叫四度音程,這裡只是度數並代表其它,還不能確定音程名稱,因為C-F,F-B都是四度但有很大區別。
注意:在基本音列中,相鄰的兩個同名音級就是八度音程。比如:c1-c2,b-b1,d1-d2等等。
音數:按照十二平均律律制規則,把基本音階中七個基本音級平均分成了十二個等份,每一份可作為一個音級,其中包含基本音級(鍵盤上的七個白鍵)和變化音級(鍵盤上的五個黑鍵)。
因為七個基本音級在複雜的樂曲陳述時遠遠不能滿足表現樂曲的需要,所以,人們通常把基本音級升高或降低來解決了這個問題,隨之而來也就地產生了由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得來的變化音級(即變化音)。當然,基本音級在特定的環境裡(比如調式音階中)也可以升高或降低使用。
音程的音數指音程所含全音、半音的多少,用整數1表示全音、分數1/2表示半音、用帶分數1又1/2表示一個全音加一個半音。
和度數一樣,只有音數是不能確定音程的名稱的。比如:F—B音數是3,B—F音數也是3,但是F—B是四度音程,B—F是五度音程。
因此,確定音程名稱的必要條件是:度數+音數,還要注意音程中音不能用等音來代替,因為涉及度數問題,如:#E=F,#B=C,但C—#E是三度,C—F是四度;#B—C是減二度,C—C是純一度。
4、音程的寫法
(1)旋律音程:先後錯開,留有一定的間隔。
(2)和聲音程:兩個音上下對齊,二度和聲音程低音在左邊,高音在右邊,兩音稍微錯開一點。
5、音程的讀法
(1)一度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二度到七度上行的旋律與和聲音程讀法都是由低到高,從左向右讀,不加任何說明。
(2)八度和八度以上的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以及下行的旋律音程,讀時必須說明方向和度數。比如:在C大調高音譜表中的旋律音程g1—c1,讀作sol到下方的do;e1—e2讀作mi到高八度的mi;f2—e1讀作fa到低九度的mi。
小結:本節主要講了音程的定義和命名、寫法、讀法規則,這對我們學習音樂作用很大要熟練掌握,特別是等音不能代替音程中的音一定要記清,因為音程中的音用等音代替會構成另外一個音程,一音之差就會造成這個音程的性質和作用隨之發生很大變化,這種現象在調式音階中表現最為明顯。
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