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自古是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至今有1750多年的歷史。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在中世紀有著400多年的輝煌,迄今保留著大量的歷史古蹟,這些古蹟泉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我國現在最早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築是泉州清淨寺,又名「艾蘇哈卜大寺」,位於鯉城區塗門街中段,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年),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形式修建的,內有很多珍貴的石刻,值得去看看。
我國現存最老、保存最好的伊斯蘭教靈山聖墓,位於泉州東湖盡頭的靈山腳下。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有兩人傳教於泉州,卒後葬於靈山,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巖雕刻,聖墓近旁有幾百座唐宋到明清時的穆斯林古墓。
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位於泉州北郊羅山和武山下,石像是宋朝時用天然巖石雕成,與大自然混為一體,像高5.1米,坐態端莊慈祥,生動的表現了老人慈祥、安樂的神態。泉州民間俗語說摸著老君鼻,活到一百二,但是卻不容易。
我國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洛陽橋,位於泉州東北洛陽江上,建成於1059年,橋長834米,寬7米,有橋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每一塊重達二三十噸,洛陽橋基歷時900多年而不垮,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我國現存最長的古石橋安平橋,位於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交界的海灣上,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1928年重新修建。安平橋全長2070米,橋面寬3至3.8米,共361墩,橋面用每塊幾噸重的大石板鋪架,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我國現存規格最大、最高的媽祖廟,位於泉州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媽祖是海神,人們寄託她能保佑出海漁民平安歸來,現在寺廟內仍保留一些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所建廟宇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制規格最高。
我國現存最高的石塔東西塔,由鎮國塔、仁壽塔組成,位於泉州開元寺內,東為鎮國塔,高48.27米,建於公元865年,西為仁壽塔,高45.06米,建於公元916年,東西兩塔是中國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對石塔,是宋代泉州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
我國現存數量最多的祈風石刻群,位於泉州九日山景區內,祈風石刻群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豐碑,山中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石刻,有歷代摩崖石刻達75方,這些石刻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
我國現存最早、最完好的喇嘛教三世佛造像,位於泉州碧霄巖景區內,三世佛是13世紀以來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高3米,並排盤腿坐在蓮花座上,為元代所造。整座造像布局勻稱,雕工精湛,造型優美,是元代傑出的雕刻作品。
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崇武古城,位於泉州惠安縣東南海濱,始建於1387年,是明朝時為抵禦倭寇所建。城牆全部由白色花崗巖壘成,城圍長2467米,牆高7米,四面有城門,還設有瞭望臺,構成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
泉州這10處歷史古蹟,來泉州時別錯過了,能看過四處才算到達泉州,你去過幾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