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古鎮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東部,地處巴、涪、南三地商旅要衝坐落在巴南區境內被風水學稱為「九龜尋母」的東西槽谷的山脈間,最高海拔838米,平均海撥520米,森林覆蓋率56%,是涪陵和南川走水路到重慶的必經之路,是東到涪陵,南下南川,西走木洞,北至洛磧的交通要鎮。
豐盛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蹟甚多,民風淳樸,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2002年市政府首批命名的「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豐盛古鎮歷史遺蹟眾多,在不足70平方公裡的地域內,歷史上曾有13個山寨,13個寺廟和無數的古墓葬古葬群;最早發掘的是西漢六朝的崖墓。還有古時的練兵場和巖崖題刻,神龕石廟等。
古鎮交通便捷,四通八達,豐盛沿江高速連接道始於沿江高速出口,止於豐盛古鎮,到豐盛鎮街全程八公裡。其中2013年建成通車的八角廟至沿江高速豐盛出口段5.2公裡,路基為10米高,可行路面8米寬,該高速路段的建成,使豐盛真正進入了「一小時巴南,半小時主城」的快捷通道。
現在遺留保存下來的街道有:半邊、江西、埡口、十字、書院、壽字、公正、長寧八條老街。八條老街呈回字形分布,鎮街上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和古民居碉樓有:十全堂,四大場口,禹王宮,十字口碉樓、豐盛中學碉樓等。
不同的修建時期,獨特的牌坊造型,展現出古場口昔日的繁榮與古廟遺韻莊嚴神秘的特色;風格不同的古寨碉樓與民居相互呼應,在舊時社會動蕩、戰火連年、匪盜猖獗、民不聊生、治安很差的年代,當地百姓為防盜匪兵患,修寨子、建碉樓成風,有地主豪紳一家建的,有同宗姓氏聯建的,也有保甲統一建的,在當時為躲匪盜,保一方一時的平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的建築風格,顯示出了古鎮深刻的歷史內涵。
時逢盛世,古鎮將不斷煥發出它青春的魅力,當地群眾對豐盛古鎮名勝古蹟,風景特色的挖掘和保護,也引起市、區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吸引著眾多商家投資的目光。
從高處鳥瞰古鎮,八條回字形的街道迴環蜿蜒,類似於北京古都一環二環四合院的縮影。長長的青石板街道兩邊,是青磚黑瓦的典型巴渝民居。深入街道院落小巷細看,不少居家窗格雕有精緻的寓意大富大貴多子多福的牡丹葡萄木刻花紋,雕工細膩而含蓄。
鎮裡居民日子過得恬淡悠閒。老茶館裡,喝蓋碗茶,打小麻將;小酒館裡,嚼花生米、品豆腐乾;著名的豐盛煙燻豆乾、丁鴨子、滷腰子像美食節上的展品那樣,一串一串在農貿市場掛著賣。而石磨上現磨製的合水豆花、正明手工精製的土掛麵,味道絕對原汁原味,麻辣鮮香中絕不含半點色素添加劑,也是古鎮讓人垂涎的美食。
古鎮老街兩側均為2~3層全木質穿鬥結構的店鋪。鋪後多為青磚黑瓦四合院,其簷額、堂額、門窗等,多飾以戲文故事、魚蟲鳥獸,具有典型的徽派風格,這一特點在重慶眾多古鎮中是不多見的。
所以遊覽豐盛,一定要細細的走街串戶,深入民居才會有收穫,當地的老鄉異常的好客,在遊客隨意參觀拍照之時還會有茶水奉上,或者是拉遊客進堂屋,坐下來慢慢聊述人情舊事。
特色鮮明的巴渝古民居,多數為兩層穿鬥夾壁結構。臨街門面木板房,竹木夾壁、白灰粉牆、小青瓦屋頂,古樸典雅,錯落有致。四合院,天井,深宅大院,高大的風火牆威嚴壯觀,室內雕梁畫柱,古色古香。
鎮內老街縱橫,青石板路面寬敞平整,迂迴蜿蜒。漫步古鎮,穿行於王秤桿、剪得滿意、正明土面、光勝茶館、順學酒館、洪昌商店、古鎮石磨豆花、生益豆乾、十字口商店、包整爛、老茶館等店鋪門面之間,見證歷史,陶冶情操,感古撫今,恍若穿越在幽幽時空的夢幻之中。
作為歷史的見證,它反映了地方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文化,對研究社會經濟發展史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同時還反映了川東的民居建築發展脈絡,反映了地方建築的發展演變過程,對研究地方建築史有較高的價值。
豐盛古鎮豐富的文物,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濃鬱的民風民俗,集中體現出了鮮明的巴渝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民俗歷史。賦予了古鎮獨特的文化氣息,賦予了古鎮重要的文物觀賞、藝術欣賞、旅遊觀光和民俗文化研究的價值。
到古鎮,看若明若暗的農家家庭農場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間,連綿不斷的果林,梯田,一片豐收景象;既有鄉土氣息的田園風光,青山綠水,果園桑竹,金穗碧浪,等你去採桑摘果,垂釣休閒;還有那群峰峽谷湖水飛泉,瀑布溶洞的自然景觀等你去遊覽。
晨曦中,雞鳴犬吠,炊煙嫋嫋,晚霞裡,荷鋤回家,人歡牛叫,讓你去感受「牧童回家橫牛背,彎彎牛角掛書包」的悠閒,2012年豐盛古鎮被評為重慶市「最美古鎮」十強和「森林村鎮」榮譽稱號,你在這裡可以體會到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與雅趣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