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方證辨證是中醫的最高境界

2020-12-15 大河網

  河南中醫藥大學脾胃病研究中心落戶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病科,該校校長許二平教授(左)為省中醫院頒發牌匾

  4月21日,由河南省中醫管理局、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分會年會暨第26屆河南中醫高層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會議邀請了對中醫傳統經方頗有研究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李發枝教授講解經方在消化系統疾病上的應用,乾貨多多,讓與會者收穫滿滿。

  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許二平教授、河南省中醫院院長崔應麟教授、河南省中醫院毛德西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徐小元教授、陸軍總醫院盛劍秋教授、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王端權秘書長、河南省中醫院業務院長鄭福增教授、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分會主任委員牛學恩教授及河南省中醫院張勤生教授、黨中勤教授、李鮮教授等參加了會議。□ 記者 王方方 文  記者王震 圖

  黃煌:應用廣泛的三大經方

  黃煌教授以經方醫學流派的研究為主攻方向,現致力於經方的普及推廣,主持全球最大的公益性經方學術網站——經方醫學論壇。會上,他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廣泛應用於消化系統疾病的寒溫配伍三奇方:黃連湯、附子瀉心湯和烏梅丸。

  黃連湯:是古代治療寒熱夾雜嘔吐腹痛的專方,有清上溫下、和胃降逆的功效,具有降血糖、控制異常心律、促進胃排空、鎮靜等作用,適用於腹痛嘔吐者。易醉酒者、飲酒後吐瀉者均可考慮此方。其配方為:黃連8g、甘草5g、乾薑10g、肉桂8g、人參10g、半夏12g、大棗12枚。水煎溫服。黃煌教授提醒:1.黃連湯儘量用原方,加減後往往會破壞藥效。2.嘔吐嚴重者宜少量頻服。3.連桂比例可以調整。4.注意與半夏瀉心湯的鑑別。

  附子瀉心湯:不僅對胃炎、胃潰瘍以及手足厥冷、畏寒怕冷、皮膚溼冷等很有效,而且是腦中風、急性心梗的急救良方,對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也適用。

  烏梅丸:是古代治療蛔蟲病的專方,有通陽止痛、止嘔利、除煩等功效,適用於厥冷腹痛絞痛、煩躁、嘔吐腹瀉為特徵的寒熱虛實交錯的病症,對於潰瘍性結腸炎、多發性大腸息肉、結腸腺瘤、糖尿病性胃輕癱及腹瀉、胃食管反流、腹型過敏性紫癜等消化道疾病及抑鬱症、厥症有效。

  李發枝:病證、方證辨準確

  李發枝教授說,《金匱要略》中治療消化系病證的方劑頗多,散見於痰飲、腹滿、嘔吐噦下利、虛勞、胸痺心痛等病,他在臨床上採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及方證辨證的方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療效。

  李發枝教授詳細介紹了「甘遂半夏湯方證」「大黃附子湯(溫脾湯)方證」「附子粳米湯方證」「大建中湯方證」「半夏瀉心湯方證」「人參湯合四神丸方證」「大柴胡湯方證」「黃芪建中湯方證」等八大經方的臨床應用經驗,通俗易懂。

  牛學恩:方證辨證是中醫的最高境界

  牛學恩教授表示,經方如何巧妙使用一直是困擾很多中醫的問題,李發枝教授八大經方的講述為大家解惑,不僅對消化道疾病有效,其對於方證對應的講解對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牛學恩教授說,中醫名家往往重視經方、善用經方。方證辨證是中醫臨床的最高境界,既是經方的魅力所在,也是中醫的魅力所在。臨床上處方用藥決不能是中藥有效成分的堆砌,否則將失去中醫藥的靈魂。臨床療效是中醫的生命力,發展和運用經方,如果能結合經方產生的背景,就可以大大提高醫生對經方的理解,這是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一個重要方向。會上,毛德西教授、徐小元教授、盛劍秋教授分別介紹了各自寶貴的臨床經驗。

相關焦點

  • 中醫名家:方證辨證是中醫的最高境界
    、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分會年會暨第26屆河南中醫高層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  李發枝:病證、方證辨準確  李發枝教授說,《金匱要略》中治療消化系病證的方劑頗多,散見於痰飲、腹滿、嘔吐噦下利、虛勞、胸痺心痛等病,他在臨床上採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及方證辨證的方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療效。
  • 中醫名家談經方,治療消化病各顯神通
    毛德西:整體觀念是根本,臨床應用是關鍵會上,毛德西教授強調:「學習經方、應用經方是提高中醫臨床水平的必由之路。」毛德西教授尤其推崇張仲景善於思考、勤於臨證的品質。他說,張仲景善於思考,有一顆頗具哲學思維的頭腦,並將正面的和負面的經驗與教訓總結成文,留於後世,可謂千古功臣。自宋代以後,我們所說的經方,基本就是張仲景方的代名詞。
  • 方證對應與辨證論治同為中醫精髓
    中醫經驗屬方證對應研究範疇,方證對應作為經驗傳承體系與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共同構築了中醫的特色和精髓。  「方證對應」與「辨證論治」的概念不同  方證對應是指方劑與證的治療當有正確的臨床回應及可重複性。「對」是正確、適合之意,而非相對,「應」是順應、回應之意,可重複性表示這種「對應」是經驗的。方證對應追求的是療效,靠的是經驗,涉及到經驗的積累和傳承。辨證論治是辨別證候擬定治則。
  • 2014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醫備考:病性辨證之血病類證辨證
    2014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醫備考:病性辨證之血病類證辨證 2014公職考試QQ交流群:點擊加入中醫診斷學是醫療事業單位考試的重要考查內容,醫療衛生考試網帶著大家複習病性辨證的內容。
  • 2014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醫備考:病性辨證之氣血同病類證辨證
    2014山東醫療衛生招聘中醫備考:病性辨證之氣血同病類證辨證 2014公職考試QQ交流群:點擊加入中醫診斷學是醫療事業單位考試的重要考查內容,醫療衛生考試網帶著大家複習病性辨證的內容。
  • 中醫辨證,是抓主證嗎?你我可能都「被」誤解了
    主證與主症當然不同,證代表整體,是對一系例症狀抽絲剝繭後的提煉,症只是獨立的症狀,為辨證提供依據;症是為證服務的,證是症的結果。按理說,中醫辯證後抓住證,即表示已經掌握了疾病的主要內容,知道症狀背後疾病的根本原因,就不存在還有什麼「主」證的說法,因為證裡已經包含了主了,說抓住「主證」,不如說抓住「證」了更準確。
  • 中醫扶陽派名家閆振海坐診南京太乙堂
    日前,中國醫師協會會員、中醫扶陽派名家閆振海主任,正式坐診南京太乙堂中醫院。閆振海主任畢業於河北省中醫學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載,博採眾長、通曉諸科,在疼痛疾病、失眠抑鬱、消化類疾病、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等常見病、疑難病診治上,形成了獨特的辨證思路和臨床風格,以藥簡效宏而馳名業界。
  • 劉英鋒——劉夫子中醫團隊傳承宗義
    中醫事業發展至今,由於中醫正統思維的缺失,西醫診病模式的衝擊,臨床人才傳承的斷層等種種的原因,使得眾多中醫學子在求學之中常感困惑,臨證之時底氣不足。如何在當今不令人滿意的中醫教育機制之下,在紛繁多樣的學術流派之間,尋得一條通往明醫的道路,似已成為中醫行業老少眾人的衷心期盼!
  • 山東老字號趙樹堂中醫館落戶淄博 多名中醫名家蒞臨坐診
    30日-31日,趙樹堂中醫館特邀多名中醫名家蒞臨坐診。 歷經百年永恆不變,始終堅持六字立館之訓——「德行方,道地藥」。2010年,有著20多年中醫藥從業經驗的趙氏後人重新恢復了「趙樹堂中醫館」這一百年老字號,正式開業應診,從此「趙樹堂」中醫館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 中醫辨證施治解決呃逆
    對於打嗝,河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李鮮教授說,呃逆中醫稱為「噦」,是指嗝氣上逆,喉間呃呃連聲,不能自制的病證,一般分為胃寒氣逆和胃虛夾熱來論治。    對於胃寒氣逆,「本證主要為寒氣滯於胸膈,胸陽不能伸展,寒氣上逆則作嘔。寒氣閉阻於胃,中陽被鬱,陽氣不能達於四末,出現手足欠溫,甚則手足厥冷。」李鮮教授說,可方選橘皮湯散寒降逆,通陽和胃。
  • 「中醫大腦」系統應用場景及功能
    精確使用8000多首方劑  中醫大腦包括傷寒金匱的經方、以千金方和和劑局方為代表的唐宋方、以溫病條辨為代表的溫病方、以醫宗金鑑為代表的中醫專科用方,並吸納了歷史上具有鮮明學術特點的學派及大師用方,如火神派、傅青主、龔廷賢、張錫純、倪海廈等。  中醫大腦精確使用8000多首方劑,解決中醫師方劑掌握程度不足、臨床療效不佳的痛點。
  • 中醫辨證:什麼是「虛證」與「實證」?
    本文講述中醫虛證與實證,溯源清流,明明白白中醫辨證那些事。相傳周恩來總理有一次在記者招待會上,遭到不友好的西方記者刁難:請問總理先生,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廁所嗎?周總理笑了笑,不假思索地回答:兩個,一個男廁所和一個女廁所。要問西醫一共多少種病?有人會說兩千多種,也有人會說三千多種。其實基因性疾病目前就有兩、三千種。
  • NO.45|中醫
    胡希恕先生曾經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授,其「六經、八綱、方證」的辨證體系療效卓著。作為「謹守病機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與「臟腑經絡派」代表的劉渡舟先生、「方證藥證派」代表的葉橘泉先生,被譽為中國現代傷寒學術史上的三座高峰。本書由胡希恕先生嫡傳弟子陳雁黎主任醫師主編,分為兩部分:一是胡希恕所用「臨床常遭遇的方證」辨析;二是胡希恕1962-1965年講課札記及部分醫案。
  • 【名中醫在身邊】張蒼:專注中醫皮膚科理論體系構建,提出皮膚科專科辨證體系
    專注中醫皮膚科理論體系構建,提出基於皮損的氣血津液辨證體系,提出基於皮膚病狀態的外感雜病內傷分類辨證體系。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課題一項,主編專著三部,發表論文20篇。臨床工作25年,診治患者18萬人次以上。張蒼系統掌握燕京趙氏皮科流派中醫診治常見皮膚病的思路與方法,外治技術與實踐。
  • 針對不同「失眠」 中醫可辨證調理
    針對不同「失眠」 中醫可辨證調理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梁瑜  2018-10-30 其實,中醫可以通過辨證調理改善睡眠。■新快報記者梁瑜通訊員小固長期失眠可導致提前早衰固生堂專家、主任中醫師魏書航指出,步入現代工業社會後,由於生活節奏快、起居不規律、壓力大,加之環境汙染,很多人有了睡眠問題。魏書航表示,古人認為人體之氣分為營氣和衛氣,衛屬陽,營屬陰。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 懸絲診脈就是中醫的最高境界?NO,這才是中醫的「絕世武功」
    由於孫思邈是一介布衣,鄉野之人又不是有職銜的御醫,一開始太監不大相信他,故意把絲線系在銅鼎的腳上和鸚鵡腿上,而孫思邈都能在絲線的這一端發現,最後把絲線系在長孫皇后腕上,孫思邈診得脈象,立即知道是「子捧心」證,僅用金針扎皇后的手指就痊癒了。這個故事聽起來匪夷所思、神乎其技。我們今天姑且不去論其真假,但是後世的人們,都把能「懸絲診脈」的醫生視為「神醫」。
  • 中醫臟腑辨證診治法,原來這麼深邃
    臟腑診療位於中醫診斷與治療的首位,其地位舉足輕重。要弄清楚中醫臟腑辨證診療法,首先要知道臟腑的概念。臟腑即五臟、六腑、奇恆之腑。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六腑包括小腸、膽、胃、大腸、膀肌、二焦。奇恆之腑包括腦、髓、骨、脈、膽等。講養生不離臟腑,講病證虛、實、寒、熱不離臟腑,講經絡、針灸也不離臟腑。
  • 中醫講的八綱辨證指什麼?
    中醫講的八綱辨證指什麼?中醫的八綱辨證是指表、裡、寒、熱、虛、實、陰、陽。表裡辯證表裡是辨別疾病病位內外和病勢深淺的一對綱領。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種相對概念的認識,在六經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中尤為重要。以上是廣義之表裡概念。狹義的表裡,是指身體的皮毛、肌腠、經絡為外,這些部位受邪,屬於表證;臟腑、氣血、骨髓為內,這些部位發病,統屬裡證。表裡辨證,在外感病辨證中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察知病情的輕重,明確病變部位的深淺,預測病理變化的趨勢。表證病淺而輕,裡證病深而重。表邪入裡為病進,裡邪出表為病退。
  • 仝小林:「態靶辨證」——中醫的未來之路(下)
    作為中醫人,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對客觀指標的調整是必不可少的,但現代醫學背景下,無論是臟腑辨證、六經辨證、氣血津液辨證還是經絡辨證,中醫傳統診療模式均難以有效解決打靶不足的問題!從歷史上看,中醫藥和中國文化一樣,都是兼收並蓄,善於學習的。而現代科技、現代醫學的發展,使得慢性疾病的診斷更早、更精準。
  • 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療中醫診斷學:病性辨證之津液類證辨證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療中醫診斷學:病性辨證之津液類證辨證,請考生多加關注。   津液類證辨證   1.痰證   痰停於肺:咳喘胸悶,喉中痰鳴,咯痰;   痰停於心:神昏,癲、狂、癇、痴;   痰停於胃:胸脘痞悶,嘔惡,納呆,或頭暈目眩,或形體肥胖;   痰停於某些局部:圓滑柔韌的包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