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曲》取景地:東門島燈塔

2020-12-16 騰訊網

  浙東11座燈塔集體申報「國保」

  記者探訪蒼茫大海中,那一束光的百年傳奇

  本報通訊員 李單

  本報記者 邵巧宏

  黑夜裡,蒼茫的大海上,一束光對於漂泊的船來說,就是希望。燈塔正是希望的化身。近代以來,浙東沿海建起了數十座燈塔,矗立在群島之上,為過往的船隻指明方向。

  「浙東沿海的燈塔大部分都有百年歷史,目前保存完好,有些甚至還在發揮著作用。因此,我們將把浙東沿海的11個燈塔進行捆綁,一起申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昨天,寧波文保所副所長徐炯明向記者透露了這個消息。

  探訪百年燈塔:夫妻守燈

  上周六,記者來到了已有120年歷史的洛伽山燈塔。天下著小雨,洛珈山與佛教聖地普陀山隔海相望,驚濤拍岸。守燈塔人52歲的金偉章接待了我們。

  老金是岱山人,守燈塔已經有快20年了。2001年來到洛伽山之前,他還曾在三星、花鳥燈塔當過守塔人。

  洛伽山燈塔塔高7米,燈高海拔40米,塔身紅白橫紋相間。它與外洋鞍島燈塔成鏈,引導船隻進出普陀山港,是伊斯蘭水道賀蓮花洋水道的重要航標。

  「島上的時間跟著太陽走,太陽升起,我就要起床去升國旗、打掃衛生、擦燈;太陽落下時降國旗,打開燈塔。」老金說。

  老金還告訴記者,現在的燈塔已經實現了遠程監控,燈是否亮著、電壓電流是否正常都可以通過電腦監控。

  島上的日子,規律而單調。為體現人性化,洛伽山燈塔一改男人守燈塔的「潛規則」,首創了夫妻守塔制度,讓守燈塔人少幾份寂寞,多了一些溫情。

  「年齡」最大的燈塔已有145歲

  在這11個浙東沿海燈塔中,最年長的要屬鎮海的海口的七裡嶼燈塔。它始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英國人主持的浙海關稅務司與寧紹臺道共同建立,距今已有145歲,是我國最早的兩座燈塔之一。

  「浙東沿海燈塔都是1840年鴉片戰爭後興建起來的。」徐炯明說。此後,在嵊泗列島海域和象山海域燈塔陸續地建了起來。

  這些燈塔中,多為歐洲人幫助設計建造,且建於1911年前。

  百年前,5萬兩白銀建成遠東第一燈塔

  申報的11個燈塔中,徐炯明說,位於象山漁山列島的北漁山燈塔是派頭最大的。它是我國最東面的國家一級燈塔,有「遠東第一燈塔」之譽。

  光緒二十一年(1895),北漁山燈塔由上海海關耗銀5萬兩白銀建成,塔身呈圓臺形,生鐵所鑄,塔高16.9米,直徑4米。

  1944年,燈塔燈器曾毀於戰事,1947年,海關派技師史端昌等重修燈器。1955年燈塔又被國民黨撤退時破壞。現島上燈塔為1985年交通部批准原址重建。目前,燈光射程25海裡以上,裝置為國內領先。

  東門燈塔由任筱和、任筱孚兄弟出資建造。他們於民國4年自掏腰包建造了這座燈塔。

  東門燈塔是進出石浦港船舶的導航標誌,由於歲月風沙的侵蝕,燈塔的木結構部分已腐爛。

  東門島地理位置獨特,宋時曾立東門寨為象山歷史第一兵營。東門島上有著很多古蹟、遺物。著名影片《漁光曲》即取景於此。

相關焦點

  • 寧波這座島上也有城隍廟 還曾是電影《漁光曲》取景地
    趁秋高氣爽之際,為大家推薦一個別致的村子——象山東門漁村這裡曾是電影《漁光曲》的取景地,如今,還成了浙江漁業第一村。該村地處象山半島東南角,屏陸隙海。漁民世世代代以海為生,其悠久歷史素有「新石浦老東門」一說。從空中俯瞰,東門島的西線和南線,近乎兩條相交90度的直線。
  • 漁光曲,東門漁村,漁家風情
    石浦漁港隔港相望,有個東門島,島上有個以漁為生的村落,名叫東門漁村。東門島北為銅瓦門,南為東門門頭,扼航路之要津。1998年6月,始建銅瓦門大橋,1999年9月建成通車,東門島從此與陸地相連,在此之前,東門漁村人出島的唯一方式就是船。
  • 寧波這座島上也有城隍廟,還曾是熱播電影取景地……
    這裡曾是電影《漁光曲》的取景地,如今,還成了浙江漁業第一村。——象山東門漁村該村地處象山半島東南角,屏陸隙海。漁民世世代代以海為生,其悠久歷史素有「新石浦老東門」一說。七處建設的燈塔捐獻給了上海海關,繼續為出海人指明方向……如今,這座晚清建築已修葺一新,兩層的木質小樓裡,既展示有「二難先生」的傳奇故事,也有諸多東門島歷史典故之介紹,還有象山漁文化的實物、展板,一站即可知曉東門島的前世今生。
  • 百年東門燈塔的前世今生 家國情懷:燃燒自己 照亮別人
    燈塔原採用瑞典阿格公司乙炔燈,因操作不當,燈器燒毀,改用汽燈。後因貯藏煤油失慎,燈塔付之一炬。1919年,任氏昆仲與紀子庚等集資重建。重建的燈塔式樣仿照漁山燈塔,共三層,由白色圓形磚石砌成,高10米許,汽燈照明。東門燈塔的玻璃柱子加寬至10釐米,東首一柱剛好對著航道中的一處暗礁,船員不見燈光,即知為航道險區。東門燈塔旁立有清代榜眼、黃巖喻長霖撰書的《象山東門島燈塔記》碑。
  • 【風雲戶外】6月28日周日 中國漁村沙灘4A,品象山海鮮餐,東門島一日遊(特惠,含象山海鮮餐,贈送3個海鴨子)
    (有橫河鎮或者新河的朋友報名時早點說下,到時候我可以安排松門車)6月28日(周日)1、成人:98元/人(贈送3個海鴨子)2、   1.2米以下:88元/人▲用餐標準: 含中餐象山海鮮餐(14菜1湯)▲所含景點: 含中國漁村門票+贈送東門島
  • 【象山超值二日遊158元/人】象山影視城+御海灣沙灘+銀洋3D壁畫村+東門島+觀看石浦漁港
    前往【蟹鉗港旅遊區—銀洋3D壁畫村】一個美麗的自然小山村,在每戶房子的牆壁上畫有各種植物和各種動物的3D畫,立體感強,恍如身臨其境,是拍照取景的首選地。後遊覽【東門島】:沿途可觀看浙江省第一座拉垮式大橋—銅瓦門大橋,東門是浙江省的漁業第一村,島上有浙江省保存最完整的媽祖廟,看媽祖升天台,《漁光曲》拍攝地,蔡元培雕塑,燈塔。
  • 【已成團】6月8日周一 中國漁村沙灘景區,品象山海鮮餐,東門島一日遊(含象山海鮮餐,贈送50個海鴨蛋+5斤帶魚,還有少量餘位)
    有松門或者箬橫的朋友報名時早點說下,到時候我可以安排松門車)6月8日(周一)1、成人:99元/人(贈送海鴨蛋50個+5斤帶魚)2、   1.2米以下:88元/人▲用餐標準: 含中餐象山海鮮餐(14菜1湯)▲所含景點: 含中國漁村門票+贈送東門島
  • 東門島上有學界泰鬥蔡元培的題詞「出其東門,介爾昭明」
    故事的出處並不難找,就在東門島門頭山岬角上,一座高大白色塔身,紅色塔頂的東門燈塔屹立其上,高約10米多,地勢雄奇,其下海潮洶湧。在燈塔旁有座小小的亭閣,亭閣內立有清代榜眼、黃巖喻長霖撰書的《象山東門島燈塔記》碑。碑亭立柱上鐫刻的對聯為:「海天靈國一神島,隙海巨鎮老東門」。
  • 夏日清涼遊海邊燈塔,《七月與安生》取景地
    七月與安生》結尾的長鏡頭,是這段悽美悠長、引人遐想的燈塔之路,名為:託卡列夫斯基燈塔~《七月與安生》取景地,很值得特地來一趟~,這就是「託卡列夫斯基燈塔」~燈塔位於狹窄的託卡列夫斯基石岬盡頭,因此而得名~託卡列夫斯基燈塔,有著另外一個名字,為了紀念發現彼得大帝灣的傳奇探險家「古斯塔夫·埃格謝爾德船長」,人們又將它命名為「埃格謝爾德燈塔」~據歷史記載:在1860年Griden號巡洋艦在埃格謝爾德船長的指揮下抵達海參崴地區,他們在南烏蘇里邊疆區的海岸邊狩獵和供應補給,並在金角灣度過了將近一年時間
  • 【相遇/海邊】5月10/15/16/17日4期 海邊與你相遇,御海灣沙灘,東門島休閒一日遊118元(增送100個海鴨蛋)
    東門島歷史悠久,唐以前就被闢為漁商港埠,所以有「老東門,新石浦」之說。至今遺存有浙東第一烽火堠、象山第一兵營、清炮臺、古燈塔、古城門和校場等文物遺蹟。島上還有蔡元培像、蔡楚生和聶耳《漁光曲》拍景紀念碑。立於島上,海風徐徐。向外遠眺,東海浩淼,遠山如黛;回頭近觀,石浦漁港的漁船肩挨著肩,船上桅杆林立,彩旗飄揚,將漁港裝扮出一種多彩的景致。
  • 三日遊到象山,逛東門島漁村、象山影視城,石浦古城看歷史,頓頓海鮮!
    ◆遊象山影視城,玩熱門影視拍攝地總投資4.6億元的象山影視城是國家4A景區,眾多大熱的影視劇,如《琅琊榜》、《羋月傳》、《神鵰俠侶》、下午前往【東門島漁村】,東門漁村與石浦漁港隔海相望,著名影片《漁光曲》取景於此。東門島還是個歷史文化積澱較深的地方。東門島地理位置獨特,為石浦屏障,宋立東門寨為象山歷史第一兵營。
  • 象山精品民宿誠邀你度假三日遊398元/人 贈送象山影視城 東門島 御海灣沙灘 海鮮餐 卡拉OK免費嗨 棋牌 二早四正
    成人價:398元/人 (周末加20元,節假日加20元)兒童價199元(1.2米以下不佔床位,含半餐)超值贈送:象山影視城  東門島
  • 《漁光曲》: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中國影片
    主題曲《漁光曲》同期聲)這首聶耳作曲的影片主題曲《漁光曲》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依然久唱不衰。《漁光曲》在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童年時,少爺何子英要求小貓唱《漁光曲》給他聽,童聲的《漁光曲》伴隨著三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第二次是他們到上海後,已經失明的媽媽要求小貓唱《漁光曲》,小貓看著媽媽辛酸地唱起了《漁光曲》。
  • 中國南海東門島,永陸面積為0.08平方千米
    就是像東門礁這樣的礁體,斷斷續續的組成紡錘形的九章群礁,東門島位於東北部,未填海造陸之前是一片暗礁,在低潮時幾乎全部露出水面。所以說,東門島礁盤水不深,完全填海造陸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東門島2013的時候,中國對東門島開始了填海造陸,2015年造陸工程基本完成,逐步進行東門島建築的規劃建設。
  • 居安思危、勿忘國恥,東門島是曾經的戰略要塞
    東門島地理位置獨特,與石浦漁港隔海相望,為石浦屏障,舊志所稱天門山,宋朝立東門寨為象山歷史第一兵營,元朝設巡檢司,明朝設昌國衛,清朝設石浦所。東門島上建有振遠城,兩門銅炮虎視眈眈正對前方的出海口,守衛著海疆。
  • 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竣工
    日前,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自此,漁家風情濃厚的東門島新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去石浦遊玩的遊客們又多了一處賞景打卡地。據了解,該工程為東門島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的子項目,於2018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歷時兩年完工,完成投資2060萬元。
  • 東門島上 漁俗文化的守望者
    作為象山漁村特有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千百年來,「漁民開洋、謝洋節」在當地群眾中以集體的形式一代一代地傳承,並且各漁村都有一批群體傳承人。歷史上,「漁民開洋、謝洋節」活動主要流傳在象山縣沿海的各鄉鎮漁村,舊時以東門、爵溪為最。如今,以石浦東門島為中心,分布於縣內沿海各鄉鎮。韓素蓮的家就在「漁民開洋、謝洋節」比較盛行的東門島。
  • 象山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竣工
    中國寧波網記者沈孫暉 通訊員孫建軍 錢若晨記者今天從象山石浦鎮獲悉,東門島生態綠道及濱海棧道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自此,漁家風情濃厚的東門島新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去石浦遊玩的遊客們又多了一處賞景打卡地。
  • 東門島地圖大起底 《最後一炮》推全新戰鬥玩法
    結合工業與熱帶海島風情的南沙東門島是《最後一炮》在周年版本中推出的全新遊戲地圖。與以往地圖大不相同的東門島雖然依舊採用佔領模式,可因地形、環境的不同,在戰鬥策略上也有全然不同的玩法。下面將從地圖的幾大要素,地形、復活點、據點、補給點、建築點等,為大家起底東門島的全新玩法。
  • 象山影視城、「漁光曲」環港遊、漁港古城2日遊
    【象山影視城、「漁光曲」環港遊、漁港古城2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