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農曆六月初三) 韋馱尊天菩薩聖誕日
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梵音譯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原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諸天之一。韋馱菩薩是佛祖的護法神,也是佛法的護法神,是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一般有一定規模的寺院大多供奉的都有韋馱尊天菩薩像,意為護寺安僧。
韋馱菩薩擁護佛法誓宏深。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時諸天和眾生把佛陀火化後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養。韋馱也分得一顆佛牙,正打算回天界。這時他發現一個捷疾鬼渾水摸魚,偷走了一對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韋馱奮起直追,剎那間將捷疾鬼抓獲,奪回了佛牙舍利。
諸天和眾王紛紛讚嘆韋馱的功德,誇獎他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因此,韋馱就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相傳,韋馱菩薩的道場在浙江臨安天目山。
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 金慄如來聖誕日
金慄如來一般大家都很少聽到,但如果說《維摩詰經》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維摩詰就是金慄如來的化身,而《維摩詰經》就是一部記載了維摩詰佛法思想和學術的大乘經典。
他一位在家弘法居士,維摩詰在大乘佛法中的地位甚至超過一般的菩薩和羅漢。
他在當時的印度即有高貴的出身,又有妻兒良田,他常常出入酒館街市,用其對佛法高深的學識智慧度化眾生。在五濁惡世中廣行大乘菩薩道弘法度世,出汙濁塵世而不染,被稱為智者的化身。
7月17日(農曆六月十五) 不空三藏圓寂日
不空三藏法師,具名不空金剛,是他受灌頂的號,他名智藏,或稱不空智。是獅子國(今斯裡蘭卡)人,生於西元七〇五年(唐神龍元年)。不空幼年出家,十四歲在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遇見金剛智三藏,隨來中國,西元七二〇年(開元八年)到洛陽。開元十二年(七二四年),年二十歲,他在洛陽廣福寺說一切有部石戒壇受比丘戒。此後十八年中學習律儀和唐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語。
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農曆六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觀音,又稱觀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俗稱觀音菩薩、觀音娘娘。是四大菩薩之一,是阿彌陀佛座下的尚首菩薩,在佛教中、民間被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菩薩,遇難眾生只須誦念其名號,其即前往拯救解難,故名觀音。在中國寺院和民間,觀音的一般塑像和圖像多作女相。
農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此日念佛、誦經、持咒、放生猶為殊勝,具大功德。
7月23日(農曆六月二十一) 唐代法相宗三祖智周大師圓寂日
智周(668~723),唐代高僧,俗家姓徐,是泗州(江蘇)人。十九歲即受具足戒,二十三歲投入慧沼大師門下,精研法相奧義,得慈恩宗嫡傳。其後住濮陽報城寺,傳法相宗教義,從事著述,對因明學亦有許多補充,世稱濮陽大師。
智周大師繼窺基、慧沼後,成為法相宗第三祖,生平心繫西方,相傳曾於西方淨土院內造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等五十二菩薩像,感得靈瑞。開元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示寂,世壽五十有六。
7月24日(農曆六月二十二) 天台宗二祖慧思尊者圓寂日
慧思(515~577),南北朝時高僧,俗家姓李,是河南上蔡人,世稱南嶽尊者、思大和尚或思禪師,中國佛教天台宗第二代祖師(以龍樹菩薩為初祖,則慧思尊者為三祖)。自幼歸佛樂法,心愛《法華》,曾持經入冢中讀誦,讀畢深受感動,對經涕泣,旋夢普賢菩薩摩頂而去,由此頂上隆起肉髻。十五出家,後參河南慧文禪師,得授觀心之法,曾因慨嘆虛受法歲,放身倚壁,豁然大悟,深得法華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