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龍腦香篇)

2021-03-04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龍腦香,又名羯布羅香、片腦、冰片、瑞腦、梅花腦等,為龍腦香科植物中的龍腦香樹的樹脂凝結形成的一種近於白色的結晶體。

 

┃ NO.1 龍腦樹的產地 

龍腦樹為常綠大喬木,多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原產於蘇門答臘、印度尼西亞到馬來亞的婆羅洲(今加裡曼丹島)及馬來半島。

龍腦香樹

《酉陽雜俎》就記錄下婆利國所產龍腦香的情況:

「龍腦香樹,出婆利國,婆利呼為固不婆律。亦出波斯國。樹高八九丈,大可六七圍,葉圓而背白,無花實。其樹有肥有瘦,瘦者有婆律膏香,一曰瘦者出龍腦香,肥者出婆律膏也。香在木心,中斷其樹,劈取之,膏於樹端流出,斫樹作坎而承之。入藥用,別有法。」

而在張燮《東西洋考》一書中,也引《海上耳錄》曰:

「腦樹出東洋汶萊國,生深山中,老而中空,乃有腦,有腦則樹無風自搖。入夜,腦行而上,瑟瑟有聲,出枝葉間。承露日則藏根柢間,了不可得,蓋神物也。夷人俟夜靜,持革索就樹柢鞏束,震撼自落。」

龍腦香的果實

 

┃ NO.2 龍腦香的傳入時間及路徑 

龍腦香至遲於隋代便已傳入中國,《隋書》卷八十二「赤土」條中就有赤土國「獻金芙蓉冠、龍腦香」的記載。

在唐代龍腦香還曾作為交趾國的貢品入貢朝廷,這在宋《本草圖經》就被提到:

「龍腦香出婆律國,今惟南海番舶賈客貨之。……唐天寶中,交趾貢龍腦,皆如蟬蠶之形,彼人云老根節方有之,然極難得。時禁中呼為瑞龍腦,帶之衣紟,香聞十餘步外,是後不聞有此。今海南龍腦多用火煏成片,其中亦容雜偽。入藥惟貴生者,狀若梅花瓣甚佳也。」

就此可知時人已掌握了火逼成片的方法,即通過加熱蒸餾的方式從龍腦樹的木材中提取晶體。

龍腦香的花束

 

┃ NO.3 龍腦香的分等 

古人根據其成色及純度,又將龍腦分為「梅花腦」「金腳腦」「米腦碎」「蒼腦」「腦油」等幾個層級,尤以片大整齊、香氣濃鬱、無雜質者為佳,義大利傳教士艾儒略在《職方外紀》一書中就提到:「渤泥島在赤道下。出片腦極佳,以燃火沉水中,火不滅,直焚至盡。」

龍腦香

 

┃ NO.4 龍腦香的採集 

而在《諸蕃志》中,亦列有專條,專門分析渤泥所出龍腦香的採集方式及種類,

「腦子,出渤泥國(一作佛尼),又出賓窣國;世謂三佛齊亦有之,非也。但其國據諸蕃來往之要津,遂截斷諸國之物,聚於其國,以俟蕃舶貿易耳。腦之樹如杉,生於深山窮谷中,經千百年支幹不曾損動則䞉有之;否則,腦隨氣洩。土人入山採腦,須數十為群,以木皮為衣,齎沙糊為糧,分路而去。遇腦樹則以斧斫記,至十餘株,然後截段均分,各以所得解作板段;隨其板傍,橫裂而成縫,腦出於縫中,劈而取之。

其成片者,謂之梅花腦,以狀似梅花也;次,謂之金腳腦。其碎者謂之米腦碎,與木屑相雜者謂之蒼腦。取腦已淨,其杉片謂之腦札。今人碎之與鋸屑相和,置瓷氣中以器覆之,封固其縫,煨之以熱灰;氣蒸結而成塊,謂之聚腦,可作婦人花環等用。又有一種如油者,謂之腦油。其氣勁而烈,祗可浸香合油。」

按其「採腦」後所分種類及提取方式來看,尤其是「聚腦」技術的掌握,可知宋人已掌握對龍腦香的相關提純技術。

《諸蕃志》「腦子」條

 

┃ NO.5 龍腦香的功用 

龍腦香性微寒、味苦辛,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防腐止癢、袪翳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閉證神昏、目赤腫痛、驚癇痰迷、喉痺口瘡、潰後不斂、中風口噤、瘡瘍腫痛、心絞痛等病症。龍腦香還與沉香、白檀香、丁香、鬱金香等被列入密宗的「五香」,是「禮佛」「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

龍腦香手繪圖

龍腦除了有醫藥及薰香之用外,還被用於制茶與美食。古人在製作茶餅時,也會以龍腦窨茶,製作「龍腦茶」;而東南亞地區,當地貴族階層還會在食用檳榔時加入龍腦,也是接待貴客的重要禮儀之一。

 

參考文獻:

1.(唐)段成式著:《酉陽雜俎》前集卷十八•廣動植之三《木篇•龍南香樹》,中國南海諸群島文獻彙編之一,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第100頁。

2.(唐)魏徵等撰:《隋書》卷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七「赤土」,中華書局,1973年,第1835頁。

3.[意]艾儒略著,謝方校釋:《職方外紀校釋》,中華書局,2008年,第62頁。

4.(宋)趙汝適著,楊博文校釋:《諸蕃志校釋》,中華書局,2008年,第161頁。

5.(明)張燮著,謝方點校:《東西洋考》卷五,中華書局,2008年,第104頁。

來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本微信公眾號法律顧問:

廣東迅恆律師事務所 盧銳湘律師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龍涎香篇)
    《諸蕃志》「弼琶囉國」條長期以來,由於這一香料來源與轉賣一直為阿拉伯海商所主導,為昂其價,阿拉伯商人對其由來也秘而不宣,所以早期人們對於龍涎香的認識,以為是海裡的「龍」在睡覺時流出的口水這一記錄也為《諸蕃志》等海洋文獻所沿襲抄錄。
  • 【他山之石】穿越海洋的,除了古船,還有香料(乳香篇)
    此三國均分布在阿拉伯半島東南部,麻羅拔為阿曼Murbat的音譯,施曷為其附近Shihr的省譯,即今哈德拉茅海岸,也為乳香著名的產地及貿易中心;而奴發位於阿曼境內的佐法兒(Dhofar),是古代阿拉伯重要的香料集市。阿曼自古就以盛產乳香聞名於世,故有「乳香國」之稱。
  • 看《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有哪些名貴香料?麝香、龍腦香、乳香
    導語:看《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有哪些名貴香料?麝香、龍腦香、檀香、安息香、乳香《長安十二時辰》就是一幅唐人生活的畫卷,無論是衣著服飾,飲食習慣,社會交往,還是胡人貿易,歌舞盛宴,宗教活動都是歷史真實再現。
  • 香料趣史(中國篇):大唐香文化簡史
    本國疆域廣闊之外,向唐帝國朝貢的國家還有三百多個,到唐玄宗時期已經有七十多個藩屬國。唐朝與其他國家外交緊密頻繁,促進了物資、人員、文化等的交流。地大而物博,因此唐朝的各種資源極其豐富,讓唐朝人有底氣說:咱還有啥沒見過?!
  • 寧海古船讓澳海事博物館館長讚不絕口
    寧海古船讓澳海事博物館館長讚不絕口 2018年07月10日 08:24:15來源:寧波日報  (林海 攝)  9日下午,前來參加「行舟致遠」國際航海論壇的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館長凱文·桑普新(Kevin Sumption)一行,在寧海縣大佳何鎮參觀了寶德中國古船研究所的140多艘古船和60艘古船模型後,讚不絕口:「不可思議!」
  • 看,廈門來了好多好多「古船」..
    一直以來,廈門以港立市,海洋文化、舟船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作為特區發祥地,湖裡街道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決策,組建了社區科技園地、海模航模館為一體的「海絲」古船模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交流中心所處的湖裡街道東渡社區歷史上也是一個漁村,毗鄰碼頭,附近還有在建的國際郵輪母港、海天碼頭、象嶼保稅區。  接下來,交流中心還將面向街道轄區乃至全市的中小學生舉辦青少年船模夏令營,帶青少年製作不同時代的船模,了解海洋文化,傳承濱海城市的舟船文化。
  •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面向海洋的科技人文之光
    泉州灣宋代古船陳列館展示的古船  「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說起泉州,怎麼都繞不開海洋這兩個字。它的成立,不僅標誌著中國航海交通歷史開始進入博物館這個神聖的殿堂,更為世人展示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海洋文明和面向海洋的科技、藝術、人文之光。  見證古代中國  俗話說「南船北馬」「南舟北帳」。船之於海洋,正如馬之於平原、帳房之於草原。
  • 通訊:百年古船「金華興」珠海覓到「安樂窩」
    通訊:百年古船「金華興」珠海覓到「安樂窩」 2008年09月19日 00: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她表示,之所以考慮「金華興」在灣仔旅遊碼頭安家,除了這裡是珠海最好的避風港,另外離中富船廠近,同時與它的「出生地」澳門隔水相望(有研究者認為該船是澳門建造)。  秦天帆透露,給「金華興」找個「安樂窩」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將則希望能圍繞著「金華興」建海洋博物館。
  • 香料趣史(中國篇):優雅的香文化代言人
    比如劉表,漢末「八俊」、群雄之一,他的兒子將各種珍貴的香料搗碎,有數十斛之多, 放入棺槨之中,後來墓葬被人挖開時「香聞數十裡」。唉,奢侈成這樣,我都看不下去。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內、外香料貿易更加繁榮,我們還有專門的「香市」、「香戶」,用香也就更為普及。聽說曹操臨終時,還留下遺囑將自己留下的香分給諸位夫人。這也太寒磣了,我就不同了,我用香來裝飾廁所。
  • 聽說它可以讓你身臨其境感受海洋
    港口科學探索館,該館從港口時空變化與人物角色變化的角度入手,形成「穿越時空、穿越自我、穿越快樂」的三大主題脈絡。圍繞港口科技、航海航運、海洋地理、海上安全等主題,設計巧妙,別出心裁。其中港口裝卸、貨物檢測、浪湧體驗、風力發電、樂高玩具等相關展項,全方位刻畫出參觀者對港口及海洋知識的感官體驗,身在其中,妙趣橫生。
  • 韓國海域撈出900年前中國古船碇石 還有宋代錢幣(圖)
    打撈瓷器碎片現場報導說,韓國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和國立濟州博物館參與了這次調查,據其介紹,碇石被發現時已斷成兩塊。石體呈菱形,正中部厚,左右兩端漸細。中間有一條22公分的淺槽,還有一條用於安裝固定錨銷的寬約7公分的槽。
  • 科學家發現500年前文藝復興時期古船!
    前不久,科學家們宣布在波羅的海找到了沉沒500年的古船,該船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並且保存完好,而這艘船也將會帶領世人重新回到那個黑暗與復興交織的時代。7月22日,科學家突然宣布,在波羅的海找到沉沒500年的古船。
  • 水下探古船 「泡湯」食海鮮
    其矗立於陽江市海陵島十裡銀灘宋康路,由五個不規則的大小橢圓體連環相扣,外形猶如古船的龍骨,是世界上首個可觀水下考古全景的博物館。而「南海一號」古船,就存放於館內的巨型玻璃缸「水晶宮」裡,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古船,水晶宮內的水質、溫度等外部環境,與沉船所在的海底情況完全一樣。  電影《鐵達尼號》書寫了一段關於沉船的浪漫故事,南海一號雖無添加浪漫的本意,卻也蘊藏著神秘動人的故事。
  • 「關於香」一些安神助眠的香料配方
    「關於香」香囊,香料配方與製作,有朋友說,冬夜太長,睡不好太難熬,問能不能補充幾個安神助眠的配方,青麟髓沉香、檀香、龍腦香、麝香、玫瑰花、細辛、蜂蜜。【製法】沉香、檀香加入麝香水中浸泡。麝香水是取麝香仁若干,溶於清水中,久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嚴封置冰箱中(此法為使用麝香重要手段,除標明使用麝香粉之處外,皆如此)。
  • 小小船模承載著海洋文化夢
    不久,梁二平與本書的另一位作者、好友張巖鑫博士聊起尋訪和複製中國古船模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計劃先在國內沿海尋訪業內人士,了解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的情況,然後再到國外重要的海洋博物館考察,此項考察2018年更是入選了「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研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 生活|這是一篇有香氣的文章:中國古代經常用的香料都是本土產的嗎?
    南越國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交通條件,除了本地的香料植物比較豐富,還可以從南方的南洋輸入香料,因此,這一地區的人較早地形成了燃香的習慣。考古工作者在南越王墓中發掘出土了5件精美的四連體銅燻爐,爐體由四個互不連通的小盒組成,可以燃燒四種不同的香料。廣西貴縣羅泊灣2號墓出土的南越國時期的銅燻爐內,還殘存著兩塊白色橢圓形粉末塊狀物,研究者認為可能是龍腦香或沉香之類的香料。
  • 古船航海技術大PK,你最pick哪一個?
    讓我們穿越到古代,來一場古船航海技術的大PK吧!前方高能,神船入海,各顯神通! 我國古船從先秦時期的木筏、獨木舟一路發展,到宋元時期已成為世界航海領域一大重要流派。1996年幾個漁民在西沙群島華光礁環礁發現的這艘南宋古船「華光礁Ⅰ號」是中國古船典型代表之一——福船。
  • 12種常見用來燻燒的天然香薰香料
    在中國,天然香料的使用由來已久,早在先夏時期,就已有作為生活用品的陶壎爐,與國外相比,中國更傾向於直接燻燒天然香料,而國外則更傾向於使用由天然香料提取出來的精油等香品。中國香道裡,燻燒天然香料是主要的品香形式,或直接取天然香料置於香爐燻燒,或將天然香料切片、研磨成粉、捏揉成團、製成線香等進行燻燒,常見的用於燻燒的天然香料有如下12種:一、沉香1、來源:某些香樹在特殊的環境下經過千百年「結」出來的,混合了樹脂、樹膠、揮髮油
  • 關於的古船木的嬗變與室內藝術
    所謂「古船木」並非一種木材,是製造木質海船多種材料的統稱。其源自退役的海船,被遺棄海域埋葬多年的古船而得名。經過對廢棄船身的回收、拆解、加工,進行木材的二次利用,促使古船木自身的內涵得到嬗變,其自身價值得到多元化發展。
  • 汕頭南澳島將打造明代古船城市名片
    作為全省唯一的海島縣,汕頭市南澳島在《規劃》中多次被提及,提出以海洋貿易文化為主題,打造南澳島明代古船城市名片。同時,南澳島還與陽江市海陵島、臺山市川山群島列為全省三點聚力,被視為重點發展海島之一。這番利好將如何推動南澳島未來的發展?作為廣東十大最美海島之一,南澳島近期又有何「大動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