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攝影遊」雖則僅為小概率事件,卻反映出中國出境遊不僅呈現出人數增長快的趨勢,且有個性化、深度化和冒險化的傾向。數據顯示,中國出境遊人數和旅遊消費均列世界第一。《環球》雜誌近日採訪了多個權威部門,繪製出2018年出境遊風險地圖。
文/《環球》雜誌記者 劉娟娟
「2017年11月21日,中國外交部和駐敘利亞使館根據敘利亞安全局勢狀況發布暫勿前往敘利亞的安全提醒,有效期至2018年6月30日。2017年12月8日,中國外交部和駐伊拉克使館根據伊拉克安全局勢狀況發布暫勿前往伊拉克的安全提醒,有效期至2018年5月5日。但是,近期國內仍有個別人組織赴敘利亞、伊拉克旅遊。」
1月9日,外交部領事司公眾號「領事直通車」發布的上述提醒,讓人聯想到「戰地攝影遊」這種鋌而走險的旅行方式。「戰地攝影遊」雖則僅為小概率事件,卻反映出中國出境遊不僅呈現出人數增長快的趨勢,且有個性化、深度化和冒險化的傾向。
數據顯示,中國出境遊人數和旅遊消費均列世界第一。《環球》雜誌近日採訪了多個權威部門,繪製出2018年出境遊風險地圖。
風險地圖素描
國際SOS聯合化險諮詢不久前發布「2018年全球差旅風險地圖」,推出了全球範圍內涉及「差旅安全風險」、「道路安全風險」和「醫療風險」的多方面風險評估報告。國際SOS專注於醫療及差旅風險服務,其客戶來自90個國家的1000多個地點。
國際SOS中國與化險集團客戶聯絡總監馬寧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地圖中的「差旅安全風險」評級,是基於以下方面制定的:政治暴力(包括恐怖主義、叛亂、政治動亂和戰爭)、社會騷亂(包括教派、社區和民族)以及暴力和輕微犯罪對國際差旅人員構成的威脅。此外,交通基礎設施狀況、勞資關係、安全力量和應急服務的有效性以及該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也是評估一國或一個地區風險環境的重要因素。
地圖顯示,「極低差旅安全風險」國家或地區包括芬蘭、挪威、丹麥、冰島、瑞士、摩納哥、斯洛維尼亞、塞席爾、開曼群島、帛琉群島、馬紹爾群島等。在這些國家或地區,基本沒有政治和內亂的風險,宗派、社群、族群對立衝突及針對外籍人士的暴力事件較為罕見;當地的安保、應急服務機制和基礎設施完善;具備高質量和安全的交通運輸服務系統,且交通中斷的情況較為少見;勞資關係影響基礎服務的情況亦少見。
「低度差旅安全風險」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智利、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捷克共和國、希臘、摩洛哥、納米比亞、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這些國家或地區暴力犯罪率低,即便可能存在恐怖襲擊的風險,恐怖組織在當地運作的能力也極其有限,且極少發生恐怖襲擊。
「中度差旅安全風險」國家或地區包括俄羅斯、印度大部分地區、斯裡蘭卡、尼泊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部分地區、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南非、肯亞大部分地區、衣索比亞大部分地區、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巴西、牙買加、墨西哥大部分地區等。去這些地方旅行,需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因為周期性政治動蕩、暴力抗議、動亂及零星的恐怖襲擊事件時有發生,還可能遇到族群、宗派或種族衝突所引發的暴力犯罪,而當地的安保、應急響應以及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存在差異。
「高度差旅安全風險」國家或地區包括菲律賓部分地區、印度尼西亞部分地區、緬甸部分地區、泰國部分地區、印度部分地區、塔吉克斯坦部分地區、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肯亞部分地區、衣索比亞部分地區、埃及部分地區、奈及利亞、墨西哥部分地區、海地、哥倫比亞部分地區、委內瑞拉等。
而「極高差旅安全風險」國家和地區則包括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巴勒斯坦領土加薩走廊、葉門、利比亞、索馬利亞、南蘇丹、馬裡部分地區等。在這些地方,暴力武裝分子針對外國人的暴力威脅風險極高。
除恐怖襲擊等問題外,自然災害也是構成差旅目的地安全風險的重要因素。2017年夏天,加勒比海區域發生了多場大型颶風災害,對當地民眾造成嚴重生命、生活及財產損害,也對當地旅遊資源造成嚴重損害。
馬寧表示,2017年全球差旅安全風險的熱點因素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航空運營屢受地緣政治和安全因素幹擾;地區熱點和國內議程加劇差旅安全環境的不確定性;暴恐襲擊事件凸顯差旅人員所面臨的極端風險;自然災害頻發影響差旅出行和商業持續;網絡安全事件暴露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緊迫性。「企業和員工在2018年必須繼續關注這些複雜的因素,並將更多的因素納入防控計劃。」馬寧說。
被「點名」的涉險旅行
被外交部「領事直通車」點名的「個別人」組織的「戰地攝影遊」,其目的地敘利亞、伊拉克均屬於「極高差旅安全風險」國家。
實際上,除了旅行社組織的攝影團,這兩年冒著戰火前往敘利亞的還有一些自助遊背包客。在網上,可以看到他們寫的遊記、拍的照片,跟帖中不乏豔羨崇拜之詞。
上一次受到外交部點名的旅行安全事件是峇里島阿貢火山爆發導致中國遊客滯留。
2017年11月底,位於印尼峇里島東北部的阿貢火山持續噴發,導致當地機場關閉,上萬名中國遊客滯留。在我駐登巴薩領館的全力調配下,東航、廈航、南航等緊急調派客機,「空機來,滿機走」。安全回國的遊客也紛紛表示,看到五星紅旗的時候,「超有安全感」。
從2017年9月到12月,阿貢火山危機爆發前後,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針對中國遊客發布的「暫勿前往旅遊」的提醒多達十幾條。但在社交網站上,至今仍可看到網友當時發出的帖子:「我想去峇里島看火山噴發,求攻略……」
除了恐怖襲擊和自然災害,在更多旅行目的地需要注意的是社會治安、道路設施、風俗禁忌等方面的風險。
在美國,除了少數富人區,在多數城市,很多女性不敢在深夜孤身外出。即便在白天,人們也不輕易涉足治安案件高發的街區。熟悉紐約情況的人告誡,不要一個人深夜去紐約中央公園遛彎。
2017年6月,幾名中國攝影師在美國舊金山市區用餐後回到停車場,發現車窗被砸碎,留在車內價值6萬多美元的專業攝影器材和大量現金財物被洗劫一空。
在法國、印尼、柬埔寨等國,遊客遭「飛車黨」等不法之徒搶劫的案件屢見不鮮。
而在日本、泰國、越南等國,需防範「黑導遊」。在日本,「黑導遊」花言巧語在大巴車上向遊客兜售所謂的「健康食品」和「高科技產品」,忽悠遊客到非日本大商業公司開辦的「免稅店」購物,而價格往往是同類商品市價的數倍。
2017年7月,3名中國遊客在泰國普吉島不顧風浪警示下海遊泳,其中兩人溺亡。
2015年,因在柬埔寨吳哥景區內拍攝不雅照片,5名外國人被驅逐出境。柬埔寨官員指出,外國遊客需要理解並尊重當地民眾的感受,尤其是作為柬埔寨國家象徵的吳哥遺址,被視為高棉民族的神聖古蹟,在那裡任何不文明行為都會成為敏感問題。
在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肯亞,不少保護區推出新的旅遊線路,遊客可近距離觀察野生動物習性。但遊客必須坐在保護區提供的車輛裡,嚴格遵守陪同巡邏員提出的安全注意事項,如不能隨意下車走動、給動物餵食或拍照等。
領事保護中心的提醒
外交部領保中心負責人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始終堅持24小時、全天候地監測世界各地安全風險,及時、慎重地發布各類安全提醒,幫助大家最大限度規避風險。2017年,我們就發布了1000餘條提醒。」
領保中心會根據有關國家的安全形勢和社會治安狀況,設定相應的常規性安全提醒。如今每個中國公民出國進入其他國家的第一時間,都會收到一條來自領保中心的提醒簡訊,內容包括日常注意事項及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電話。當有關國家可能或已經發生武裝衝突、恐怖襲擊、自然災害、疾病疫情和社會動蕩等突發情況時,領保中心會在深入分析後,根據相關事態對我公民威脅程度,發布相應的風險預警信息,再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適時進行相應調整。
2017年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會同各有關部門,妥善處置領事保護和協助案件約7萬起。其中,涉及人數最多、社會反響最大的是協助中國公民從印尼峇里島回國。
對此,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在近日召開的2017年度領事工作國內媒體吹風會上表示,「感到欣慰的同時,我們也有些許遺憾。2017年9月至當地機場臨時關閉的不到3個月時間裡,外交部和駐印尼使領館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先後發布了10次安全提醒,但仍有大批中國遊客前往峇里島。如果這些提醒能引起大家更多的重視、覆蓋範圍能更廣一些,或許不會有這麼多人陷入困境。」
領保中心負責人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因此,進一步擴大安全提醒的受眾面,是我們始終為之努力並將長期致力、不斷改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這方面,領保中心已積累了一定經驗:比如利用新媒體拓寬信息發布渠道,如公眾網站「中國領事服務網」、官方微信平臺「領事直通車」以及近日剛剛開通的官方微博「領事之聲」,利用這三個平臺實時發布最新的旅行風險預警信息;比如拓展全天候、零時差、無障礙的12308熱線求助通道,民眾可以用微信實時諮詢涉及領事協助的信息,查詢各類有效的安全提醒,緊急情況下還可以一鍵撥打12308熱線求助。
一旦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我駐外使領館會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主要包括:當中國公民在國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使領館可敦促有關當局依法公正、妥善處理;當中國公民在國外遇到生計困難時,協助當事人與國內親屬聯繫尋求資助;為中國公民補發、換發旅行證件,籤發回國證件,依法辦理公證、認證,推薦律師、翻譯、醫生,提供相關諮詢等。有關具體事宜,外交部2015年發布的《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中有詳細的說明和規定。
旅遊產品的風險防範
除關注外交部的安全提醒信息,在制定出境遊計劃時,還可多參考旅行網站上的相關信息。
螞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告訴《環球》雜誌記者,「螞蜂窩建立了系統監測、人工篩查、用戶舉報等一整套嚴密的監察機制,力求讓旅客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如遇突發情況,螞蜂窩於第一時間通過螞蜂窩自由行App、螞蜂窩自由行官方微信、微博等渠道,向即將前往或正在當地的旅行者推送安全提醒和實用信息,幫助旅行者提前防範風險,合理規划行程。」
同時,螞蜂窩用戶在網上社區中分享的遊記、攻略、嗡嗡、問答等真實原創內容,可以幫助更多旅行者做出正確決策,提高旅行效率,規避旅行風險。
中青旅遨遊網首席品牌官徐曉磊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從專業接待的角度,中青旅遨遊網對某些安全風險會形成一定的預判。以2017年峇里島火山噴發事件為例,中青旅遨遊網年初即得到信息——該火山處於活躍期,有可能在年內噴發。「獲知消息後,我們對此火山的活躍情況給予高度關注,並進行預案準備,火山噴發後,我們的相關應急處置就顯得從容很多。」
徐曉磊介紹,為維護旅行者安全,其他方面的保障也十分必要,如要求旅行車壽命不超過3年,座位空置率不低於30%,以儘可能降低交通事故率;為消費者贈送常規的旅遊意外險,提醒參與特殊戶外項目的遊客購買附加旅遊保險;推出「安全承諾」等保障性兜底服務。
來源:2018年1月24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