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炫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

2020-12-25 澎湃新聞

【城事】炫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

2018-09-29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城事】炫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發布,設計靈感竟然是這樣的...》

近日

我市第五屆「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動之一

市民走進青果巷系列活動第一場日前舉行

30多名高校及中小學教師代表參加

青果巷街區修繕已歷時6年。目前,陽湖縣城隍廟戲樓,唐荊川宅中的松健堂、禮和堂、貞和堂、筠星堂,以及周有光宅、史良故居等文物修繕工程已經完成;趙元任故居修繕也已接近尾聲;惲鴻儀宅等一批文物修繕工程仍在推進中。

據了解,青果巷部分街區及展館年底將向廣大市民開放。

蘊匠心與筆劃,

融古今為一脈。

在靜待開街的同時

青果巷logo評選落下帷幕,

經過全城投票及多次雕琢優化後,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現已正式發布。

一起來看看青果巷logo的設計演變過程,

以及設計師賦予Logo的寓意和期待吧。

01

源起

-左書右文

黑體字,整齊劃一,簡潔利落,是現代漢字體系中最重要的字體之一;

宋體字,橫細豎粗,遒勁平直,傳承古代輝煌的雕版印刷文化。

象徵現代文明的黑體字,與源自宋代的宋體字神形結合,一如五百年青果巷,歷史在此積澱、交融、變遷。

02

形似

水陸雙行

黑體字部分變形為江南特色的屋簷形態;

宋體字部分簡略橫劃,神似巷陌,影影綽綽;

下方波點,筆斷意連,宛如建築臨水的倒影,把江南特色的水岸建築融入筆劃之中。

03

暗涵

九巷八宅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阡陌縱橫,素有「九巷八宅」之稱。

九巷:自東向西有觀子巷、正素巷(司徒廟巷)、天井巷、茭蒲巷、西廟溝、雪洞巷、馬元巷、正陽裡、蛤蜊灘等。

八宅:即唐氏八宅,筠星堂、貞和堂、易書堂、四並堂、八桂堂、復始堂、松健堂、禮和堂。

設計師將九巷八宅的特點,通過抽象圖形融於Logo之中。

04

傳承

古意今心

青果巷,因川流不息的古運河而生,因璨若星河的名仕大家而興。

三條象徵著古、今、未來的軸線,隱與漢字筆畫之中,暗喻悠揚古韻邂逅現代文明,龍城文脈方能傳承發揚。

(logo多種運用方式)

(logo在不同環境下運用與延伸)

用最具辨識度的漢字之形,

刻畫了九巷八宅的街巷肌理,

致敬了悠久燦爛的龍城文化,

承載了向史而新的美好願景。

這樣的青果巷logo,是你所期待的麼?

來源:常州青果巷

【常州發布綜合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覺得有用就點個讚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調研紀實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作為常州珍貴文化遺產的青果巷目前的發展狀況,就讀於蘭州大學的常州學子們,決定趁暑期實踐的機會,對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做一次調研。(圖:青果巷掠影來源:網絡)蘭州大學萃英學院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暑期實踐團隊對青果巷的調研自7月25日起至8月29日結束,歷時35天,通過包括問卷調查、實地調研、隨機採訪、專項採訪等途徑,對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過去、現狀及未來規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調研項目結束之際,團隊成員們想將我們的調研成果給大家做如下三部分的分享。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丨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是常州市區保存最為完好、最負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體歷史風貌的精華所在。不僅保留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部分歷史遺蹟,還保留有純樸秀麗的傳統建築和名人故居,再加上古運河的毗鄰而居,一派江南水鄉之風韻。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2018-2020)獲批
    常報全媒體訊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發布《常州市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2018-2020)》批後公告。青果巷東入口節點(效果圖)。旨在通過系統的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傳承與利用,實現「運河之魂、名城之窗」的規劃目標。其中,核心保護範圍為東至史良故居和陽湖縣城隍廟戲樓,南至東下塘路、劉氏宗祠院落南邊界以及東下塘沿街建築,西至晉陵中路規劃道路紅線,北至現狀古村巷和約園,用地面積約124.5畝。
  • 常州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開放首日現場實況
    歷史文化街區 承載著一座城市的靈魂 它既是一個城市的過去 也是無法割裂的現在甚至未來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 在闊別多年後,終於煥新歸來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今起恢復開放
    本報訊 今天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恢復開放,街巷內商鋪也將遵循相關規定陸續恢復營業。為方便特殊時期的管理,目前街區只開放和平路出入口和晉陵路出入口,其他出入口暫時封閉。同時,街區內各展館暫不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待定。街區餐飲店鋪仍然遵循有關規定,僅限外賣配送,不提供堂食,力求最大限度減少在餐飲飲食環節交叉感染的風險。
  • 常州青果古巷,歷史文化街區
    常州青果巷,是龍城古老的街道。青果巷始建於明代,東西走向,位於城區古運河旁,明清時,這裡是南北果品的集散地,又名千果巷。常州歷史文化街區青果巷,是2019年5月才正式開放的景點,不收門票。自景區開放以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遊覽古城常州這個保存完好、頗負盛名的古老街巷。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4個展館今起恢復開放
    常報全媒體訊 今天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內史良故居、唐荊川紀念館、周有光圖書館、常州盟史館等4個展館恢復開放。各館開放參觀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半,下午1點至5點,下午4點半後停止入館,周一閉館。街區也將確保展館內嚴格落實消毒、清潔工作。展館暫不接受團隊參觀預約、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同時各館嚴控參觀人員流量。其中,史良故居最大瞬時承載20人,常州盟史館15人,唐荊川紀念館30人,周有光圖書館30人。 (王楊 周茜)
  • 江蘇常州:走進「江南名人第一巷」 青果巷歷史街區
    青果巷始建於明萬曆年(公元1581年)前,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後出東水關蜿蜒向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船舶雲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備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青果巷面臨城區運河段,當時船舶雲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開設備類果品店鋪,舊有"千果巷"之稱。《常州賦》雲:"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陳。"後運河改道,巷名仍保留至今。
  • 帶你去看看修葺中的常州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就在青果巷對面
    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內建築遺存與其他歷史文化遺存具有典型江南水鄉特色,延續了常州城市空間歷史形態,記錄著運河人家發展變化過程,是常州傳統民居文化、運河文化的組成部分。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微改造工程通過沿街沿河建築街面的整治、街區內部建築的保護性修繕、街區文化的建設,恢復古纖道與江南水鄉民居的歷史文化風貌,再現歷史文化記憶。
  • 網聚常州歷史文化街區,預覽千年古巷"神仙顏值"
    常報全媒體訊 本月底,已全封閉施工4年的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即將部分開放,作為常州市區保存最為完整、最負盛名的古街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修繕工作自啟動以來就備受關注。我們眼裡的青果巷,如今到底是什麼模樣?
  • 【策論】一條街巷,半部歷史,歷史文化街區與新城市的「共生模式」
    居住性、商業性的歷史文化街區對地域歷史文化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現代社會生活和歷史人文環境的和諧共生,是對保護建築景觀的新發展模式。讓我們看看常州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發展帶來的影響。青果巷是常州市保存最為完整、最負盛名的一片歷史文化街區,雖不足千米,卻湧現出了無數名家大師,堪稱常州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 「策論」一條街巷,半部歷史,歷史文化街區與新城市的共生模式
    居住性、商業性的歷史文化街區對地域歷史文化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現代社會生活和歷史人文環境的和諧共生,是對保護建築景觀的新發展模式。讓我們看看常州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發展帶來的影響。隨著時代的變遷,街區開始衰退,雖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現狀卻不容樂觀,面臨著基礎設施嚴重老化和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人口過於密集,房屋建造不合理;交通雜亂,人車混行;歷史文化風貌衰退,外觀老舊等現象和問題,如何將這片歷史街區合理的規劃,妥善的保護,並挖掘當時的生活習俗、社會結構、傳統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將街區與城市相互融合,
  • ...都市報總編輯看常州」大型採訪活動正式啟動,首站走進青果巷...
    9 月 24 日,常州市委宣傳部、現代快報社聯合開展的 " 全國都市報總編輯看常州 " 大型採訪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首站走進了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來自全國各地 20 多家都市報的負責人一起觸摸常州老城廂的歷史印記,感受龍城夜未央的精彩!
  • 青果巷未來這個樣!
    昨天下午,天寧區召開文旅經濟發展塈青果巷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新聞發布會,青果巷文旅消費集聚區未來三年(2020-2022)建設計劃正式出爐。區委常委、副區長鄭亞出席。以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為核心,以大運河天寧段為脈絡,串聯常州購物中心、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天寧寺、紅梅公園、東坡公園等文商旅載體,重點打造「一圈兩軸四區」:結合軌道交通樞紐中心建設,深化文化宮廣場地上、地下雙層空間利用,全力建設常州獨一無二的軌道交通商業商務商貿綜合服務中心,打造以金融商務、現代購物、旅遊休閒為重點的新型中央商務圈。
  • 青果巷文化記憶館5月1日起試開放
    如果說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人快速了解青果巷身世,讀懂古運河和老城廂故事,那這個地方非青果巷文化記憶館莫屬。記者昨天獲悉,五一長假起,該館將迎來試開放。  青果巷文化記憶館位於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東端,靠近遊客中心,是街區博物館群落中的中心館,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分為四進。
  • 青果巷:闊別多年,煥然歸來!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 東起和平中路 西至晉陵中路 12.6公頃範圍內有11處各級文保單位 17處歷史建築
  • 位於市區的青果巷,緊鄰京杭大運河,是常州歷史人文的「活化石」
    在舊時候,水路就是最發達的交通,所以也滋生了青果巷的發展。青果巷東起新坊橋,西至天禧橋,早在2014年就被評為歷史文化街區,經過一番修整之後就有了現在的景區與遊客見面。街區內的老建築以明、清、民國時期的為主,因此也被稱為常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甚至有「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
  • 常州青果巷到底出過哪些名人?讓我們一起跟隨歷史的足跡前去探訪
    青果巷是常州的著名街巷,也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年(1581年)前,歷史十分悠久。當時大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後出東水關蜿蜒向東。青果巷青果巷有一座百年歷史的故居:八桂堂。青果巷也因為這座八桂堂而聞名天下。百年故居八桂堂坐落在青果巷82號,這裡乃人文薈萃,臥虎藏龍之地,留下了歷代英雄的足跡和名流儒雅之士的書聲琅琅,真可謂是歷史文化重地。這座八桂堂的歷史淵源也十分悠久,值得大家慢慢品味。
  • 青果巷一期部分開放,參與者、參觀者都有話要說
    昨天,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修復總設計師朱光亞說。朱光亞是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住建部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專家。朱光亞說,介入青果巷保護修繕項目7年間,團隊做了調查、歷史價值和現狀評估,制定了針對常州歷史建築的修繕導則,為提升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品質,以及安全加固、防火性能提升、未來靈活轉換功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遺產院副院長胡石參與制訂方案。
  • 500年繁華老巷求新變,實拍常州青果巷
    承載著歷史文化,記錄著常州發展。青果巷是常州市碩果僅存的歷史文化街區,它記載著常州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圖為民國時期建成的「中新橋」河道的左邊為「李伯元」故居,又名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是其代表作。圖為青果巷民居,以前是大戶人家居住,現在住八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