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有計劃一段出遊的想法,第一是比較糾結去哪裡,美國那邊不怎麼有興趣,首先pass了,歐洲最近也不太安全,對那裡的國家還沒有太大的執念,在紐西蘭和日本猶疑,最終選擇了在文化上比較好奇在動漫上有些許執念又想去近距離接觸的國家霓虹。
一般頭一次去大多會選擇在東京和關西地區,為了降低第一次的難度,也不想行程太複雜反而導致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就定在了關西,大阪是因為關西地區必須的關西機場(就這麼簡單),京都是必去的,神戶和奈良間選擇了奈良。
時間上本來想定在9月底和朋友一塊出遊,但是自己遲遲沒開始攻略,9月又和事情有衝突,所以改在10月底,差點又衝突,險險的避開了。
第二糾結是跟團還是自由行,跟團的好處是可以無腦旅行,所有的行程已經安排妥當,酒店景點已經定好,有大巴車接送無需糾結交通,但考慮到想儘量自己去體驗日本當地的風土,好奇日本的微笑服務,帶一點考察自己能否靠自己完成旅行的心思,內心更偏向自由行一些。在一個地方無外乎衣食住行,衣不說,食也不必擔心,同是亞洲國家,飲食也豐富多彩,除了太生的食物避開,對日料還是很嚮往的。住可以自己搞定,最擔心的還是行的問題,日本公共運輸發達,在哪裡都可以依賴完善的交通體系,但是完善導致頭次接觸的外國遊客有點頭大,做攻略時我就被弄暈了N次,可是一旦理順並體驗過,你就會覺得十分方便,關於交通也是自由行教學中的重點,後面會細細講到。
我希望能把自己的感受摻雜進遊記,也希望不光是做攻略,而是記錄自己的一次旅行,所以儘量先把一些教學和攻略提前寫,也會一邊講遊記行程,一邊的說一些我覺得有用的點。
【特別注意:去的地方很多,也想儘量講的細一些,所以多圖文章很長,介意的話請不要用流量打開。】
出行前的準備:
籤證:
日本領事館不接受個人的籤證申請,本市區也可能沒有日本領事館,所以一般自由行都是通過淘寶上的旅行社代理籤證事宜。杭州申請歸上海領事館管理,一般旅行社會要求提供護照原件,身份證複印件,戶口複印件,在職證明,資產證明,證件照,結婚證複印件等相關資料,根據提供資料的多少和時間快慢進行收費,我在淘寶上選了上海中青旅的套餐,199/人,材料寄出加收到籤證一共13天,可以跟蹤辦理進度,挺方便的。材料齊全沒有特殊原因一般不會拒籤,我是放心的先定了機票再辦的籤證。注意的是單次籤證是90天有效期,允許在日本最多呆14天,也不用過早辦理籤證,旅行時間涵蓋在籤證時間內。
Tips:
近期中日關係向好,從2019年起,日本籤證提供資料比之前更少了,取得籤證也會更容易。
日元兌換:
在日本有遇到可以支付寶的店鋪,但多數還是更習慣用現金。兩個人出發前去中國銀行兌換了1W人民幣的日元,主要總在吃飯上(吃貨屬性),後面發現太多了,帶了些東西最後剩2000多日元的樣子,下次可以記得少兌換一些。
Tips:
1. 大阪大型商業街也有外幣自助兌換機,可以帶一些人民幣,不夠的話現場兌換,京都沒太留意。
2. 簡單的換算:日元價格去掉後兩個零再乘6基本等於人民幣價格,可以方便快捷的換算出價格。比如100日元大概是6塊錢。
用到的App:
用到的App主要是圖裡的幾個,酒店和機票還是在攜程上訂的,沒有嘗試booking,兩個人也沒有考慮用Airbnb訂民宿,覺得不太安全。機票是春秋航空上海浦東機場~大阪關西機場往返,杭州直飛時間上不太合適,價格偏貴。
Google地圖是出國必用,建議更新至最高版本,有條件的話註冊一個帳號方便使用。但是有時候定位不是特別準,我的iOS系統和燦哥的安卓系統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有時候走在路上定位會偏離,但是公交地鐵的細節都做的比較好,攻略中會細說。
極簡匯率方便換算,如果要帶東西還是有用的,平時就用上文說到的簡單換算方式。
海豚VPN是我在國內用Google地圖查地點時用的,可以忽略。
Google翻譯其實沒怎麼用到,可能聽不懂當地人具體講什麼,但是可以大概知道意思,也可以互相用不太流利的英文交流,哈哈。
WIFI:
解決上網問題有兩種方式:WiFi租賃或者docomo卡。WiFi租賃是淘寶上租移動WiFi,docomo卡是淘寶買日本電話卡docomo卡用於4G流量上網。我這次租的移動WiFi,提前下單後浦東機場安檢後候機樓裡櫃檯取,手機一半的大小,有充電線,網速還不錯,電量可以滿足一天的行程,晚上回酒店充電,除了偶爾地鐵上有掉線其他體驗都不錯。
另外,小米有自己的海外流量套餐,直接購買後網速也挺好,一天1.5G以內不限速,導航+遊戲都夠用,十分方便,小米用戶可以考慮。
注意:如果租WiFi的話最好提前檢查機器的充電口是否完好,最好租新點的機器,保證續航。
行李準備:
行李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準備一支筆,方便填寫入境表以及海關申告書等。
最好準備一個零錢包,消費會產生很多零錢,1,5,10,50,100,500面額的日元都是硬幣,1000,3000,5000,10000都是紙幣。
準備幾個大小適中的塑膠袋,日本街上基本沒有公共垃圾桶,每天出行最好帶一個袋子,產生垃圾方便收拾。
自由行每天基本20000+步數,穿最舒適的鞋子方便暴走。
我去的這幾天日本天氣都很好,只有一天有陣雨,天氣好的時候日照充足。提前查好天氣準備衣物。
時差:
東京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例如北京時間8:00,東京時間是9:00。
其他:
非常非常非常有用的日本交通介紹網站(重要的事情講三遍):懶遊日本,是臺灣人做的一個網站(臺灣人特別喜歡去日本旅遊)事無巨細都寫的很清楚,前期了解日本交通幫了大忙:https://lazyjapan.com
非常有用的日本美食網站(可以理解為日本版的大眾點評):tabelog,據說多是當地人打分,分數都很中肯,4星以上的餐廳少,屬於特別好,但我不太推薦,因為大多是米其林餐廳,另外是貴。3星以上就挺好了,3.5以上非常棒。我也參考選擇了很多餐廳,基本沒有踩雷:https://tabelog.com
2018年10月20日,周六,Day1
原安排:杭州至上海,上海至大阪 酒店入住
實際:杭州至上海,上海至大阪 酒店入住
到達浦東機場,辦理登機牌,工作人員直接給了入境卡以及海關申告書。出境檢查後去取了移動WiFi,就準備上飛機了。
飛機上恰好坐窗邊,非常激動的拍拍拍。
同時也抽空填了入境表以及海關申告書。如果沒有發,可以下機後到入境檢查處在附近的桌子或柱子旁自行拿取和填寫。
入境卡 圖片來自 https://lazyjapan.com
Tips:
每人填一張入境卡
姓氏及「現住所」用英文填寫
生日用日日‧月月‧年年年年(西元)的格式填寫
「航空機便名‧船名」填寫航班編號(登機牌上會註明)
(日本的連絡方式)用全日文或全英文填上日本的旅館住址及名稱,若入住一間以上可選一個填寫,
「Tel」填寫旅店電話或自己手機(加國碼)
最下方的三個問題:
1.是否曾被日本拒絕入境 → 請勾選右邊的「No」或據實回答
2.是否有前科(不限日本) → 請勾選右邊的「No」或據實回答
3.是否持有毒品或槍炮彈藥 → 請勾選右邊的「No」或據實回答
底部的署名(籤名)用英文填寫
海關申告書 圖片來自 https://lazyjapan.com
Tips:
海關申告書有中文版
與朋友同行,每人單獨填寫一張
與家人同行,全家共用一張,由一名代表填寫
A面問題皆回答否,B面不須填寫
關西機場建在海上,機場周圍就是大海,降落時有一段就像慢慢靠近海面。下飛機後回頭補拍一張。
進入T2航站樓,到入境檢查櫃檯,將護照及入境卡交給入境檢察官,有可能會詢問訪日原因、天數或行程等問題,用英文或日文據實回答。我沒被問問題,燦哥被問到填寫的地址是哪裡,答說是網上訂的酒店的地址。回答完問題後,櫃檯旁有臺熒幕,在熒幕下方的指紋識別器按指紋,按指紋的同時雙眼看向熒幕上方的鏡頭拍攝臉部照片。
入境檢查官交還護照,往前走就會看到行李轉盤,根據熒幕上的航班諮詢,尋找搭乘航班的行李轉盤,取行李。取完行李後,將護照和海關申告書交給海關人員。可能會詢問訪日原因、天數或行程等問題,並要求檢查行李、背包或進行搜身。我們沒有遇到。結束後,交還護照,離開海關前往入境大廳,就可以去搭乘巴士或電車了。
由於關西機場鐵路車站及售票處都在第一航廈,依航廈內的「連絡バス」(接駁巴士)、「T1」(第一航廈)等標識,搭乘接駁巴士到T1。
圖片來自 https://lazyjapan.com
下車後,依循「T1」(第一航廈)及「鐵道」標識穿越日航酒店大廳(Aero Plaza),就會進入關西機場車站大廳。在大廳的右手邊,會看到藍底黃字的「JR Ticket Office」看板,就是 JR 西日本售票處。
圖片來自 https://lazyjapan.com
日本公共運輸網十分方便且複雜,不像我們這邊只有政府負責的公共運輸,日本很多民營交通。關西地區的交通這次旅行有關的有JR、公交、地鐵、近鐵等。
從關西機場到大阪市區的方式有很多,具體根據選擇的酒店所在地以及搭乘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根據具體需要查看 懶遊日本網站。
根據第一站酒店所在地天王寺附近,我們這次選擇了購買ICOCA+HARUKA套票的形式。一是ICOCA相當於關西地區交通IC卡,不僅大阪可以用,京都,奈良等關西地區都可以使用,自由行必須買一張。HARUKA可以快速從機場進入大阪市區,可以理解為機場快速電車,往返的車票可以一次性買好,返程14天內使用有效。排隊買票的人很多,分為本國人和外國遊客,也有會中文的工作人員幫助填寫表格,以及說明乘車地點、發車時間和站臺。ICOCA 2000日元,內有1500日元以及500日元押金,卡可以退回也可以不退,有效期10年,我們反覆充值使用到最後卡裡剩了160日元,沒有退卡。
我的ICOCA選了一張普通卡,醜萌醜萌的吉祥物,一張日本風格的風神雷神卡給燦哥。
注意買的HARUKA車票為沒有指定座位(no reserved seats)的自由席車票,4~6號車廂為自由席,車廂連接處自動門的右上方會標有「自由席」車廂標識,如果不確定可以提前問好工作人員。
夕陽西下,暮色四合
車上的工作人員驗票,非常客氣
乘坐HARUKA一站到天王寺站,約37分鐘的樣子,非常方便。酒店就在天王寺站附近,步行就可以到。這裡說一下大阪可以選擇的酒店地點,我看了不少攻略,一般選擇心齋橋/道頓堀附近,方便購物;或者梅田附近,交通非常方便;或者選擇天王寺附近也非常好,不像商業區那麼吵鬧,交通也方便。我這次綜合了景點安排和交通安排,剛到日本不想太多換乘增加難度,選擇了天王寺附近的酒店,HARUKA一站到達,第二天的第一個景點通天閣步行就能到。
過了天橋,酒店在照片的右邊,大堂不太好找,在三樓,從二樓找了電梯上三樓,和酒店前臺英文交流確定訂單後順利入住啦。酒店服務人員也超客氣,態度非常溫和。
關西第一個酒店叫Hotel Trusty Osaka Abeno(信賴酒店—大阪阿倍野)
日本土地寸土寸金,酒店房間都比較小,想住大的可能需要上4位數的房費。各種攻略上大多抱怨房間小床小,所以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還算驚喜,住起來也不覺得侷促,床也不覺得小,一應設施都有,小房間還有個小小的沙發座也是很可愛。
Tips:
最好能充分了解酒店的周邊,能看到附近照片最好,這樣方便尋找酒店。也可以看看住過的人對酒店的描述。像這個酒店,不看評論都不知道大堂在三樓而不是一樓,即使這樣兩個人也找了一陣酒店電梯(結果根據標牌找到了小門裡的電梯)。
日本酒店一般上午11點之前退房,超出時間有可能會收服務費;一般下午2點入住,有的酒店是3點,提前到的話可以先把行李寄存在酒店大堂。
稍作收拾後出門找吃的。一致同意到了大阪就試試大阪燒,但根據地圖始終找不到做大阪燒的鶴橋風月,導航指示近鐵百貨裡某處,大概在室內定位又不準,沒有順利找到。問了近鐵百貨裡的一個小姐姐工作人員,我們提出問題,姐姐很認真的還拿地圖給我們指路,說是穿過無印良品,但我們從大門走還是沒找到,無奈又請教了一個眼鏡店的小哥,小哥很認真負責的帶著我們找到了無印良品的小門,原來是走小門上樓就到了,反覆和我們確認已經聽懂了,比劃著手勢告訴我們怎麼走,真的到異國一來就被這麼真誠的幫助,一下子就被感動了,覺得人們超級好。
出發之前看動漫《異世界的居酒屋》,被裡面越後的秋這款噸噸噸啤酒饞的不行,當然現實裡沒有越後的秋,看到了生啤是要來一杯的,滿足了好奇心。
不管冬天夏天,日本餐廳都是先上一杯加冰的白水。點了一份芝士土豆燒,一份炒麵,一份排名第一的大阪燒。有店員過來負責燒,比劃著手勢告訴我們再等等,已經好了,可以吃了。炒麵裡放了些蔬菜海鮮豬肉雜燴,大阪燒味道不錯。
吃飽後在附近走了一陣,看了看夜景。夜晚的風還是有點涼的。
2018年10月21日,周日,Day2
原安排:通天閣,大阪城天守閣,梅田空中庭院展望臺
實際:通天閣,大阪城天守閣,梅田空中庭院展望臺
鑑於安排的幾個景點,第二天沒有使用ICOCA,而是用了提前在淘寶買的大阪週遊卡一日券。
大阪週遊卡是為遊客特意做的,能免費進入通天閣(門票 700 日元)、大阪城天守閣(門票600 日元)、梅田空中庭院展望臺(門票 800 日元)等 50 處需付費的大阪著名景點,還可在一天內不限次數搭乘大阪地鐵、大阪公交,以及阪急電鐵、阪神電車、京阪電車、南海電鐵、近鐵的大阪市區內鐵路路線。大阪地鐵的基本票價為 180 日元,並依照裡程計費。所以計算後感覺使用一日券比較划算,也省去了買門票的麻煩,所以提前在淘寶買了一日券,一日遊大阪就用它了。
Tips:
使用時間為當日始發至末班車(2日券為次日末班車)並不是開始使用後的24小時(1日券)、48小時(2日券)。
乘車卡一旦通過電車或巴士檢票機,背面會自動印上使用日期,先進入設施,工作人員會在背面填上使用日期。
注意JR不能使用一日券。
早晨的大阪,無雲的時候日照充足,難怪他們的學生都是一個個被曬的古銅色樣子。
在酒店附近天王寺地鐵站裡的551買了日本包子和燒賣(有點類似杭州的甘其食),711便利店買了鮮奶。沒有看到拿著早飯邊走邊吃的人,不會在公共場合吃東西,都是打包好匆匆進入地鐵站,找了一圈附近也沒有公共座椅。兩個人回酒店吃了早飯,包子和燒賣餡料很足,蘸著黃芥末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Tips:
在日本早飯一般都在便利店買早餐:豆奶、鮮奶,飯糰、麵包、面、飯等。日本便利店很多,Family,711等,種類豐富,每天都有新體驗。
在小店買了東西都是站著吃完再走或者打包帶走,沒有一邊走路一邊吃東西的。
吃飽早飯後再次出發,步行過城市公園前往第一站通天閣,遠遠看到通天閣。
通天閣附近的新世界
新世界旁邊的一排扭蛋機,日本真是到處都可以看到扭蛋機,走過去都看了一遍,無奈沒有零錢,否則就要扭第一個了。
新世界街上很誇張的招牌
天守閣總高103m,依次排隊進電梯上樓,5層是展望臺,俯瞰大阪城。
遠處紅色的大阪港橋
建房子的吊車很有動漫裡的感覺
大阪最高的建築,阿倍野大樓
俯瞰天王寺動物園
通天閣五層展望臺有福神塑像,每個都有一個印章。都印在攻略本上了,也是個紀念。
下層各個資料館中有通天閣的歷史,也有著名漫畫的展示,格力高的pocky,買了一盒抹茶的pocky,休息中吃完了。
Tips:
最好提前查好景點或設施的開放關閉時間,日本店鋪一般10點左右開門,餐廳也許會有不定期打烊,晚上關門也挺早,路過一家百貨商場門口標識是8點30就關門,一些景點關門更早,所以要查好時間避免到的過早或者過晚。餐廳可以先看Google地圖上是否打烊,避免撲空。
通天閣後找了附近一家日本拉麵店無鐵砲吃午飯。一家有名的拉麵店,門口已經排隊了,有個老大爺幫忙維持秩序,等了大概20分鐘。
等待途中看了看周圍,日本的路面上很乾淨,雖然垃圾桶很少但也沒隨地亂扔的垃圾。日本是靠左行駛的國家,駕駛員是靠右駕駛的。計程車都是鋥光瓦亮的老式車型,內飾一律是白色的座墊罩,顯得很統一整潔,司機多是老年人,穿著也很職業,偶爾看見年輕人開計程車。計程車收費很貴很貴,一般不建議坐。
輪到我們點餐,拉麵店一般是半自助的點餐模式,在自助點餐機上選擇要吃的拉麵,都看不懂就隨便選了個前三的,有工作人員會來詢問湯,面,蔥的款式,要了medium的湯,medium的面,多多的蔥。
上來是一碗中規中矩的拉麵啦,有雞蛋,日式叉燒,海苔片。
medium的湯也挺稠的,不是想像中那麼鹹,還可以接受。
這種蛋特別喜歡。
吃一份已經飽了,我兩對面的兩個日本小哥又加了一份面,連湯都喝乾淨了,也是佩服。
吃完按導航線路去大阪城天守閣。路上看見有人撒了麵包餵鴿子和烏鴉。動漫裡也經常了解到日本特別多烏鴉,長得也挺大的,時常看到烏鴉飛過,聽到烏鴉叫聲,感覺就像是打破次元壁了。
地鐵裡行色匆匆的人們
這裡做一個簡單的交通教學。
Google地圖顯示的路線一般是下面的形式:比如步行-地鐵-JR
M標誌是大阪地鐵的標誌。
不同的路線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和實際的地鐵站裡的顏色對應,例如下面的路線是御堂筋線轉JR HARUKA。
某些線路會標明普通、通勤、凖急、特急等,意思是行駛線路相同,但停靠站不一樣,需注意所乘坐的車輛停靠站是否可以選擇凖急或者特急,有的特急車要補車票,後面會說到。
注意列車的行駛方向,是否坐反。
地圖上會標明列車到站時間,一般誤差不會超過兩分鐘,比如圖上御堂筋線是上午8:50到心齋橋站,可以和站臺上的時刻表對應來確認。
日本地鐵站往往多種列車共用,為避免走錯站臺,地圖上會標明列車停靠站臺。時刻表上也會寫明站臺,可以和地圖互相對應
點擊列車就會看到未來同樣線路列車的到站時間,比如HARUKA時間間隔是半小時,錯過了9點03的車要9點33才有下一班。
一般閘口都是開放的,有IC卡標識的地方刷卡通過,如果不可通過,閘機會關閉,我用週遊卡一日券刷JR站閘機就遇到不能使用,閘機關閉,後改用ICOCA,順利通過。
圖片來自 https://lazyjapan.com
出站後一般有充值機,可以根據剩餘車資充值。
圖片來自 https://lazyjapan.com
如果剩餘車資不夠出站,站內一般有精算機,可以補差額也可以充值。一看就懂,十分方便
圖片來自 https://lazyjapan.com
Tips:
一般閘機附近都有工作人員,遇到問題可以詢問列車停靠站臺和入口。
在地鐵站這種人多的地方,看到日本人上下手扶梯都是靠一邊的,後面的人跟著前面的人只站一側,另一側給急著通過的人留出通道。這一點也是挺佩服他們的。往往在細節處做的很用心。有時候看到別人好的地方要學習,體會到差距,並不是一種崇洋媚外,一味地只說自己好反而是一種粗陋。
出車站後步行去天守閣
天守閣附近的豐國神社
神社裡看到可以寫御朱印,迫不及待的把本子給了巫女小姐姐,然後去參拜了。
回來拿本子,已經寫好了。
Tips:
御朱印是指授予寺院參拜者的憑證。可以說既是一種宗教性質的憑證,也是一種有紀念意義的收藏品。有的書法很喜歡。
一般寺廟或者神社門口都有寫御朱印的地方,會有「御朱印」或「朱印」等標識,有的會有禁止拍照的標誌。
御朱印幾乎都是收費的,一般300日元一個,有的寺廟或神社有多個不同的御朱印。
御朱印一般不寫在普通本子上而是朱印帳上。大家可以想像唐僧西天取經的文牒,就是那個樣子的本子。我這次做攻略專門買了個空白紙的本子想著把攻略和朱印放一起,有的通情達理的可以寫,有的還是拒絕了。
神社和寺廟的御朱印一般不寫在同一本朱印帳上。
正式進入通天閣。
天守閣有電梯,但是排隊的人太多,我們選擇了爬樓梯到頂再一層一層觀看。
天守閣遠眺,屋簷末端是虎頭魚身的金鯱。
天守閣內展示了關於豐臣秀吉以及大阪城的歷史,有的只有日文和英文,沒有中文介紹。
天守閣出來覺得很熱很曬不太舒服,正好旁邊坐坐歇腳
有小攤賣炸雞和啤酒,one chicken,one beer的買了一份。很多歐美遊客也在歇腳,還有一些周末來遊玩的日本人,也是很熱鬧。
坐地鐵準備去梅田空中展望庭院看夜景。出站後發現還早,於是和當地人一樣席地而坐,廣場右側有個日本小哥彈吉他唱歌,非常好聽。遠處的高樓就是梅田大廈,看太陽慢慢西沉。
照片右邊的小朋友特別好玩,來來回回的走樓梯,有時候不好好走要倒下臉貼地,嘻嘻哈哈,他爸爸懷裡還有一個,也嘻嘻哈哈的看著他不管他,磨蹭夠了也就跟著大人走了。
快日暮時起身,步行到梅田大廈,仰望梅田空中庭院展望臺。這個展望臺是兩邊的高樓修好後整體吊裝上去的,地上高約170m,展望臺裡有短片介紹整個過程,在當時也是矚目的大工程。
由於之前21號颱風「飛燕」的影響,最高層360度全開放式展望臺暫時封閉修整,只能退而求其次隔著玻璃看大阪夜景。
看完夜景後步行去地魚屋臺吃晚飯。這家是某個攻略上看到的推薦,類似居酒屋屬性的一家店,晚餐開門營業到10點30的樣子。菜單很貼心的有中文版的。別看外貌很接地氣,東西還挺不錯。
裡面很喧鬧,很多當地人也在吃飯。
燒飯的小哥自己也很嗨,給自己準備了一杯啤酒,燒著燒著還不忘喝一口。
菜單主要分為刺身,烤物,天婦羅,煮物等等。點了生啤和波子汽水,三文魚。
海鮮丼,搭配生薑、芥末、紫蘇,淋上點醬油,滿足了我吃海鮮丼的願望。
炸大蝦,蛋黃沙拉醬
天婦羅不油膩,吃天婦羅都配上蘿蔔泥,清甜的蘿蔔十分解膩。
明太子天婦羅,八爪魚天婦羅,滿足了我對明太子的好奇。
香菇天婦羅,山藥天婦羅
金槍魚
這盤菜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自己點的燒鯛魚,吃的津津有味,我還覺得做的特別好,外型像雞腿,但味道又特別鮮美,肉嫩。
直到傻愣愣的鯛魚上來後我們也變的傻愣愣了。最後結帳後也不知道吃的是什麼。
在回酒店的地鐵上查小票上的菜名,也沒找到有關係的。後來我翻大眾點評裡對比關於這家的推薦菜照片才發現原來是炸河豚。天吶!錯上給我們了一道河豚!!!不敢吃河豚的我們不知不覺吃了一次,頓時感覺喉嚨發緊,也是一次奇遇了。
2018年10月22日,周一,Day3
原安排:四天王寺,到京都
實際:四天王寺,到京都,晴明神社,下鴨神社
早上安排去四天王寺,就在酒店附近,吃過早飯後步行10多分鐘就到。
四天王寺大門。裡面空地上有很多擺攤的集市,大概逛了逛。
四天王寺手水舍
這裡做一個祈福參拜禮儀的小教學:
在每個可以祈福的地方都會有照片上那種水池子,叫手水舍。傳說古時候參拜要在瀑布下泡七天七夜淨身,現在基本是簡化的洗手漱口的淨身方式。
下面介紹一下步驟,可以參看圖:
圖片來自網絡
右手拿起水舀,舀水清洗左手;
換手,左手拿水舀清洗右手;
然後倒水到左手,含水漱口(不要用水舀直接喝,也不要吞下漱口水,不是用來喝的水)
立起水舀,讓水流下清洗手柄,然後放回原位
淨身後就可以參拜了:
手上不拿東西,先向前行一次。然後上臺階在錢箱裡投錢,不用太多,一般放5日元,因為日語中5日元與「結緣」的發音相似,意在與神結緣。如果前面有鈴鐺,就稍微搖兩下,意在引起神明的注意。然後對殿內鞠躬兩下,拍手兩下,然後合掌低頭感謝神明以往的照顧,並想著接下來要努力做的事情。參拜完再鞠一躬離開。如果是神社,走出最後的鳥居,要轉身對神社方向再鞠一躬。還是挺複雜的,動漫上經常看見參拜的動作,能夠想像出來。
四天王寺裡感覺挺像唐朝的建築,看來日本對大唐真的是有無限嚮往的。
四天王寺御朱印。寫御朱印的地方在一個小屋子裡,門是關著的,差點錯過了。屋內不允許拍照,有幾個師傅負責御朱印事務,選了樣版本裡其中一個寫,很喜歡這種流暢的筆法。
回酒店簡單收拾後就退房,去京都。
大阪去京都需要乘坐京阪電車:
可以考慮兩種方式,一是京阪本線,二是阪急線,互相之間路程時間差10多分鐘左右,費用上也就差幾十日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我們從天王寺站出發,坐地鐵前往澱屋橋站,換站臺剛好可以坐京阪本線。京阪本線行駛的車種非常多,由慢到快分別是「普通」、「區間急行」、「準急」、「急行」、「快速急行」、「特急」和「快速特急 洛樂」。前面也說到,行駛路徑相同,只是停靠站不同,省時間當然選擇特急。
京阪本線車廂內部,車程大約50分鐘,就從大阪去京都啦。
這篇暫時講到這裡,下篇我會講在京都的攻略,歡迎喜歡的繼續關注。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