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位於,是一組的大型,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綺春園(後改稱萬春園)、熙春園和春熙院組成,而較大的三園通稱為「圓明三園」 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約合5,200畝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規模宏偉,融會了各式風格,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再現詩畫意境,被大多數中國園林學家認為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被當作是中國古典園林平地造園、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範。時一些在中國的外國參觀圓明園之後將其稱作「萬園之園」。
1860年,圓明園在中被英軍洗劫破壞後放火焚毀,歷經戰亂劫掠,現時僅存遺址。在成立圓明圓管理處後開始實施保護與利用。於1979年將其列入為文物保護單位,於1988年,圓明園遺址被公布為第三批之一。圓明園遺址中部和東部成立了圓明園遺址公園。2008年7月29日,圓明園管理局宣布,開放九州景區。
同時,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圓明園一景 正門
圓明園集中了中國園林藝術的精粹,融會了東西各種建築風格,大量運用對景、障景、借景、透景等空間處理技巧,匯聚各種造園手法,堪稱是中國園林藝術之集大成者和頂峰傑作,被西方國家稱作「萬園之園」或「東方」。
整個圓明園的規模宏大,三園的總平面呈倒「品」字形,佔地面積約350萬平方米,周長10餘公裡。三園共有園景123處,其中圓明園69處,長春園24處,綺春園30處,總建築面積超過16萬平方米。三園設園門19座,水閘5座。園內有殿堂樓閣、軒館廊等各種建築140多組,木製和石制橋梁100多座,各種風景點100多處,還收藏了大量珍貴的圖書、字畫和文房珍寶,如《》、《》和《》摹版等。
圓明園是一座以水為主題的水景園,水面佔全園面積的一半以上。它的水主要來自,通過的和支流萬泉河,由西馬廠鐵閘從西北注入圓明園的紫碧山房,然後散布於各園。這種將水源布置在西北角的布局參考了中國神話中天下之水發源於的傳說。年間大規模修整了水道,將全園的湖泊相連,形成了整座園林的脈絡。這些河道、湖泊和遍布全園的、島嶼等相互烘託映襯,具有山水寫意畫般的意境。
圓明園的景觀大量取材於中國的和詩畫意境,如勝境、蓬島瑤臺(仙島)、武陵春色()、上下天光()、杏花春館(仿杜牧杏花村詩意)等。園內仿建了許多江南名勝,稱為「縮景」,如取自的「」(西湖十景全部仿建,其中一些被計入圓明園四十景)、取自的西峰秀色、取自的四宜書屋、取自的茹園、取自的獅子林、取自杭州的小有天園等。此外長春園北部還有歐式建築群——,這是首次在皇家園林中大規模仿建西洋建築。
圓明園一景 大水法殘跡
大水法在遠瀛觀前平臺之南。北為西洋式石龕,石龕緊靠遠瀛觀平臺,正中有銅雕西洋式獅子頭,口中噴水,落入下面的半圓形七級水臺,七層水臺亦層層噴水,落入池旁兩岸洩水溝(今石龕獅子頭和水臺已無存,殘存部分形為類似門樓的空心石牌坊)。水池為半圓形,左右岸上,洩水溝盡頭各有翻尾石魚一座,池中左右亦有石魚各一。西洋來水自洩水溝自上魚口中流出,落入下魚口中,復將水勢激回,反射噴入池中。池正中有一銅,南向似跑,其角分為八杈,由各角尖上噴水八道。鹿東西各有銅五隻,水由口噴出,射向銅鹿。池沿岸用白玉石精雕花紋,安放帶座石花盆,內植三層線法松(按西洋方式修剪的松樹)。此噴泉俗稱十犬噴鹿。水池東西石魚北側,又有翻尾大海豬各一,水自口中噴出,射出三丈餘。大水池外,東西各有十三層方形噴水塔一座,塔在水池中,池底有大噴水管八根,塔身上有小噴水管八十根,水射高六尺。塔頂有銅蒺藜十六角,噴水十六道,落入池中。
圓明園一景 遠瀛觀遺址
遠瀛觀坐落於高臺之上,全部為漢白玉雕刻築成。主樓五楹,二十五間,乾隆時為寢宮,內設寢具。陳放法國路易式家具、座鐘、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法王所贈送之名貴哥白林掛毯、,又有造辦處打造之赤金大澡盆,西洋式金銅床及帳幃,所陳珍寶無數,手工雕品如名師杜士元在象牙與琥珀之極小圓鏡上刻五千字之詩賦及其故事之透雕,又如在一尺五寸見方之水晶內又天然華美之動物等。其他、珍玩寶物陳設無數。樓為三層,正中之大寶頂用紅、紫、孔雀藍、粉、天青五色琉璃圓光瓦。第二層用魚鱗金瓦。樓頂為五色琉璃番草捲雲花紋屋脊。正門兩旁漢白玉石柱刻西洋番花下垂葡萄葉,深雕三寸餘。樓門前石獅子一對。遠瀛觀樓前為大平臺,樓臺基座東西有弧形石梯兩座,環抱臺基下面噴水池。樓前平臺以精美太湖石及花木填空。
圓明園一景 遠瀛觀殘跡
遠瀛觀、大水法建築群東西皆為花牆,廣場地面用磚石琉璃鋪砌。再向東即為線法山正門,門為西洋牌樓,南北為矮籬。入門為線法山,四面有盤旋馬道,護以黃綠琉璃磚矮牆,可馳馬上山。山頂為八角四券石亭。山東為線法山東門,所謂螺絲牌樓。牌樓正門門券上刻蛤蜊、番草、軍鼓、交叉軍旗,左右側門上為石刻花瓶、番花、長蛇。門柱俱刻西洋番花葡萄藤葉,繞柱爬牆,枝葉翻卷,果攢下垂。門內外兩側有月形荷花池,中植白蓮,路兩旁百花齊放,萬紫千紅,形成鮮明對比。
圓明園一景
圓明園一景 圓明園遺址公園西洋樓諧奇趣殘跡
圓明園一景 遺址公園現僅存的單孔石拱殘橋,在鑑碧亭北側
圓明園一景 圓明園福海及蓬島瑤臺現狀
圓明園一景 重新修復的萬花陣迷宮
圓明園一景 2020.10攝
圓明園一景 萬花陣迷宮 2020.10攝
圓明園一景 大水法殘跡 2020.10攝
圓明園一景 2020.10攝 圓明園一景 2020.10攝
圓明園一景 2020.10攝
圓明園一景 2020.10攝
圓明園一景 2020.10攝
2020.10.25